河南博物院(三)

心雨

<p class="ql-block">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展览。</p> <p class="ql-block">  金缕玉衣。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外观和人体形状相同。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汉代人认为玉是“山岳精英”,将金玉置于人的九窍,人的精气不会外泄,就能使尸骨不腐,灵魂不灭,可求来世再生,所以用于丧葬的玉器在汉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玉成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这件金缕玉衣是由从永城僖山汉墓中出土的1000多个玉衣残片修复而成,是继满城汉墓后出土的一件较完整的金缕玉衣。</p> <p class="ql-block">  河南博物院第六件镇馆之宝——四神云气图‌。这是西汉早期的壁画,画面宏大,保存完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四神云气图长5.14米,宽3.27米,于1987年在河南省商丘永城芒砀山柿园汉墓出土。四神云气图的出土,显示了中国神仙世界关于莲花的“联想”,比佛家更为大气磅礴;中国神仙世界里的莲花,与释迦牟尼一步一莲的传说相比,一则落到了实处,二则更大胆、更浪漫。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汉代将“四神”看作与避邪求福有关,广泛用于铜镜、漆器、壁画等装饰上。在四神云气图中,仙鹤演化为朱雀,荷花、云朵是升仙媒介,它们与青龙、白虎、玉璧、灵芝、怪兽等,共同构建起西汉初年一个时代的思想高度——四神云气图是中国神仙世界集大成者,更是西汉初年中国神仙思想的一部史诗。</p> <p class="ql-block">  塞墓石。</p> <p class="ql-block">  建筑画像砖。</p> <p class="ql-block">  汉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  汉代陶俑。</p> <p class="ql-block">  汉代陶器。</p> <p class="ql-block">  汉代铜器。</p> <p class="ql-block">  瓷器。</p> <p class="ql-block">  土俑。</p> <p class="ql-block">  宗教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