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丨中医养生好书《黄帝内经》

心如莲花🌸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言:空腹而眠,去肥气而养胃气。因此,想要获得良好的睡眠,就要适当减少进食。适度的饥饿感能让我们睡得更安稳,激发身体的自愈力和免疫力,焕发更多活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阳气启动人体大药《黄帝内经》</p><p class="ql-block">阳气不足,湿邪不去,吃再多药品补品都如同隔山打牛。绝大多数疾病都可以从养护阳气、驱除湿邪的角度防治,培固自身阳气,就是开启人体自愈大药、抵御病邪的不二法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山学泰斗著名中医临床家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针灸大师胡海牙</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谈到温度,大家并不陌生。虽然温度无处不在,而且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只是一个气象学上的概念,只在天气预报时才会去关注。至于温度在维持我们的健康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温度怎样决定我们的生老病死,我们又该怎样利用温度来预防和治疗疾病,恐怕就很少有人去思考、去探究了。那么就让我带你踏上神奇的生命探索之旅,去发现温度的决定性作用,去运用温度来保证健康、应对疾病、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类生存的地球,有着常年平均17℃的温度,给万物生长提供了最好的生长条件。因为有了适宜的温度,才有了美丽的山、河流……才有了生命的诞生,所以温度决定了地球上万物的存在。而太阳系其他行星没有生命迹象,并不仅仅是缺水,缺的还有适宜的温度。像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00多度,水都蒸发了;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等,因温度在零下100多度,水结成了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有适官的温度才能使毫无生机的冰块变成充满活力、滋养万物、源源不断流动的水,又是温度使水变成了水蒸气,从而使我们的空气更加清新、滋润。温度不但使水的外形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使它的功能发生了改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医补气血有顺序,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步:先化瘀,第二步:健脾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三步:去湿气,第四步:补气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的第一句话叫:“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在古汉语当中,神是神,是指我们的心神,灵是灵,是心神的一种状态。古代的灵字,它是繁体字的灵,它是三部分,最上面是个雨,最下面是个巫,中间,是三个口。灵,它代表是沟通顺畅,是一种精神层次的沟通,也就是神的沟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黄帝内经》记载,黄帝“弱而能言”。那么弱,其实指的是弱冠之年,在古代有峨冠博带的说法,峨冠,就是一座大山很巍峨的那个峨,是高的意思。峨冠,就是很高的帽子,博带,就是那种很宽的束腰,腰带,在古代,一个成年人在出席正式场合的时候必须是峨冠博带,这是很重要的礼仪规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按照现代科学来讲,脑子要灵活,脑细胞要健康,神经系统要敏锐,需要很多的营养来支持。而营养,靠脾运化,肾收藏。从根本上来说,西医说的营养,中医说的气血,都是来源于脾,但直接的供应者,是肾。肾气足,而且,上下的气血运行通道,也就是经络,都是畅通的,才能实现敦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