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宁德军分区司令员兼宁德地委书记,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 (三)叶克守:从挑夫到司令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叶克守,1912年3月24日出生于福鼎市点头镇翁溪村,从小父母双失,叶克守成为孤儿,小时候靠帮助别人种田、放牛、打短工、挑担为生,生活极其穷苦。1935年在区委书记的引领下,叶克守参加刘英、粟裕领导的浙南游击队,当年8月转入闽东红军独立师,1936年入党。他是从闽东走出去又回到闽东的革命军人,在军旅生涯度过不平凡的一生。2024年12月,福鼎叶氏宗亲联谊会乡亲在福鼎举办纪念叶克守司令诞辰113周年和《闽东赤子》新书发行与翁溪红色纪念园奠基仪式,我和蕉城区新四军研究会同志应邀参加了红色活动过程。</p><p class="ql-block"> 在闽东革命斗争时期,记载叶克守参加战斗的是亲母岭战斗,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闽东特委主动与国民党福建当局提出“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主张,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拖延、敷衍,国民党军队借谈判开始前,想削弱闽东红军力量,派出一支加强连紧盯闽东红军去向,叶飞、阮英平、陈挺在蕉城区洋中镇邑堡村亲母岭的乡间古道设伏,围歼了从宁德过来的国民党保安旅加强连,全歼这股敌人,当时师部派叶克守带领一个班红军战士,在中心战场附近的十字路山边埋伏,预防战斗打响后敌人从这个方向逃闯,叶克守不负重望,在设伏地点捕获10名敌军。</p><p class="ql-block"> 闽东红军亲母岭战斗和浙南久住坪战斗胜利,为“国共和谈”创造了条件,1937年底,国共双方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协议,1938年2月,叶飞、阮英平率领闽东红军独立师改编的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奔赴皖苏抗战前线。1939年5月,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令叶飞率领六团一营、二营执行“向东作战”计划,叶飞率领从闽东走出的这支队伍化名“江南抗日义勇军”实行东进,此时叶克守担任六团排长在东进队伍中。这支队伍一路打胜仗,著名的黄土塘战斗、夜袭击浒墅关火车站、火烧日军虹桥机场都是东进的战斗片断,其中在廖政国支队长带领下,追歼汉奸部队途中,偶然撞到上海虹桥机场,廖政国临机处置,布置部队对机场发起攻击,烧毁4架日本军机,缴获不少军用物资,闽东北上抗日的蓝阿嫩、张锡能、叶克守都是连、排长,其中蓝阿嫩负责攻入机场,叶克守负责外围打援。这次战斗虽为偶然撞上,但影响巨大,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两次攻击机场战例中,闽东战士参加的就有一次。</p><p class="ql-block"> 1939年8月,叶克守参加嘉兴固战斗,当时日伪军派出大股力量进行扫荡,叶克守带领战士们坚守阵地,突然一颗子弹射穿他的腰部,身受重伤并摔下水塘的叶克守仍坚持战斗,由于敌人进攻迅猛,部队后撤时叶克守无法撤出,受伤的身体隐蔽泡在水塘草丛中,直待十多小时后,战友们前来搜寻,叶克守被救出时只余微小气息,战士们紧急送后方医院抢救,保住了叶克守的生命,因此,在9月底部队奉命回撤时,叶克守和其他35名伤病员留在常熟阳澄湖养伤,这批36名伤病员中有12名是闽东北上抗日的战士,解放后根据当时同在养伤的六团政治主任、时任20军军长刘飞的建议,军旅作家将他们的故事写了一篇报道《血染的姓名——36位伤病员的故事》,后被编成沪剧《芦荡火种》,风靡上海,1964年剧组晋京演出,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到场观看,后来,毛主席亲自修改剧本内容,将沪剧改为京剧,并命名《沙家浜》。叶克守和战友们的战斗故事在全国传播。</p><p class="ql-block"> 1940年6月,叶飞率领新四军挺进纵队在苏北地区对日作战后移师郭村休整,此时,不与日军发生摩擦的国民党苏鲁皖边游击纵队副司令李长江认为新四军占据了他的地盘,要求叶飞部队撤出,叶飞等挺纵领导认为国民党地方杂牌军的要求没有道理。于是,李长江便组织13个支队(团)包围郭村,而此时叶飞部队只有挺进纵队机关和教导队,兵力悬殊巨大。叶克守此时任挺进纵队连长,无惧强敌,英勇作战。在地下党紧急报告情报,李长江军中一个支队和另一个大队起义,新四军陶勇、卢胜率团驰援下,打败国民党游击军的围攻,叶克守与战友们的战斗故事后被拍成电影《东进序曲》。1940年10月,叶克守又参加黄桥决战,他虽身上有伤,但作为一线指挥员总是身先士卒,英勇顽强。</p><p class="ql-block"> 叶飞东进归来后,党中央从新四军军部报告中知悉叶飞部队战绩,因此,毛泽东主席电令叶飞在苏北放手发展,并建立地方抗日政权。为了贯彻中央电令指示,军部成立苏中军区,由粟裕任司令员,叶飞任副司令员兼三分区司令员,此时叶克守担任二分区台北独立团副团长、四团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4月叶克守奉命护送新四军军长陈毅先后到济南、徐州与国民党进行停战谈判,途中几次遇到突发情况,叶克守始终以高度警觉和责任担当,确保陈毅军长安全,受到陈毅的表扬。陈毅在军中爱称闽东战士为“闽东佬”,就是从叶克守和众多北上抗日的闽东同志身上看到他们的朴实、忠诚和果敢。</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后,解放战争爆发,国民党集中主力对苏北进行重点进攻,粟裕领导的苏中军区对国民党作战,取得“七战七捷”,第六次战役邵伯保卫战就是叶克守在一线与国民党25军108师的战斗,国民党调动飞机、船艇、陆上部队实行立体攻击,粟裕司令员亲赴四团阵地,命令叶克守带领部队与敌人正面交战,叶克守带领四团浴血奋战四天三夜,在战斗中叶克守指挥部被敌机炸塌,他双脚被埋入土堆里无法拔出,身体再次负伤,仍然指挥作战。此战歼灭国民党精锐2000余人,史称粟裕“七战七捷”的第六捷。</p><p class="ql-block"> 渡江战役前,叶克守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9军87师参谋长,先后参加淮海、渡江、解放上海战役。在解放上海战役中,28、29军奉命攻占宝山、吴淞,断敌退路,接任叶克守担任259团团长胡文杰在攻击月浦暗堡群战斗中英勇牺牲,成为上海战役我军牺牲7600余名烈士中的最高指挥员,叶克守为失去昔日的好搭档感到无比悲伤。</p><p class="ql-block"> 上海解放后,叶克守随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挥师福建,1949年8月17日解放福州,随后继续南下,9月19日,兵团发起漳厦战役,叶克守带领部队攻占大嶝岛,为解放厦门扫清了外围残敌。10月10日,国民党胡琏兵团派11师向大嶝岛进攻,叶克守派侦查科长带领部队事先进入观察阵地,及时掌握敌军情况,沉着指挥部队反击,迫使敌军退回海上返航金门,此战,歼灭国民党1200余人。</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叶克守担任福建第五(晋江)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52年5月调任福安军分区司令员,无论在晋江还是在福安,叶克守把剿匪工作放在第一位,剿灭了流窜闽南和闽东的多股由残余国民党军转变成的土匪势力和海上国民党军的袭扰,为新中国的海防和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创造了安宁环境。</p><p class="ql-block"> 在抗战时期叶克守的那次穿腰子弹负伤,留下了小尿失禁的终生伤疾,一路军旅作战,他隐忍了自己痛苦,而且不让警卫人员帮助打理卫生,每到宿营地,他自己到河里清洗尿湿的裤子,有时作战来不及晾干,他就把裤子披在马背上风干,腰肾受伤不能过度劳累,但战事紧张,他连续作战行军,从不以伤痛影响战斗,不少战友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转入福安工作后,在十年内乱期间,他以福安军分区司令员兼福安专区革命会主任的身份,始终负起稳定作用,弹压了一些造反派的过激行为和武斗冲突。不久前一位当时亲历现场的同志告诉我,文革时有人要把拦水闸关闸,而洋头地区如果关闸,河流水位就会直接淹了群众房屋,两派正在争论吵闹之际,叶克守腰间别着手枪走到现场,严令操作手离开,并告诉大家,关闸的后果,起初还有人乘着派性团体力量起哄,叶司令立即拔出手枪,对天鸣枪警告。由于叶司令员的威严和解放军的正义,原来可能发生的严重冲突,被他一声喝令得到化解。1971年7月福安专区机构迁往宁德,叶克守在担任军分区司令员的同时又兼任宁德地委书记,1969年11月叶克守升任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但仍留在闽东工作,直到1974年9月才离开闽东到省军区任职,1982年叶克守享受正军职待遇,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1990年11月13日在福州病逝,终年78岁。</p><p class="ql-block"> 叶克守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无论他在军旅生涯还是在地方兼职,他都克尽职守,严于律己,他对家人严格,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家庭、子女谋利和安排工作,但他对烈士后代、对困难群众、对普通工作人员却如春天般的温暖。2024年11月,在纪念叶克守同志座谈会上,当年曾在地委办公室工作的林思翔同志深情回忆,跟叶书记下乡,当地拿出水果接待,叶书记自己没怎么吃,却会把水果端到埋头作记录的同志身旁。几位秘书人员在地委办公室夜间加班写材料,叶书记看在眼里,他自己走很远的路到街上买回光饼给同志们做点心。一位当年曾受到叶司令关怀上了大学的老同志,在参加叶克守司令员逝世告别仪式后,偷偷珍藏起手臂上的那条黑纱,那天他流着眼泪掏出那条珍藏多年的黑纱,引起全场参会同志的共鸣。我有一位前辈亲戚,每年都回寿宁故乡探望一次家乡亲戚,他每次回来都是由叶克守司令员派北京吉普车送达,四十多年前,他在闲聊中总是提到叶飞、叶克守、陈挺、伍洪祥这些老战友老同志,这位亲戚从红军到新四军,最后跟随叶飞回到福建,身上有数不尽的伤疤,一双手只留下2个手指,如今他们都已经作古归去。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贡献却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为我们打下了江山,让我们享受太平盛世,作为生长在新中国的人们应当知恩图报,时刻牢记我们的路是从哪里走来,如今应当如何继续走下去,让他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永葆生机,不断向前。</p><p class="ql-block"> 2024年纪念“三叶”行程是一个新的开端,闽东“三叶”是我们的骄傲,是闽东之光在中国大地的光辉闪耀,我们应当永远珍爱这份光荣,用这份革命资源教育我们的后人,不忘初心使命,争做新时代建设祖国家园的接班人。(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5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