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功勋著 星光耀闽东

学院词人

<p class="ql-block">闽东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主席、《红旗报》主编、独立师政治部主任</p> <p class="ql-block">  (续)1934年4月,由于时任宁德县委书记叶觉登和临时省委书记陈之枢相继被捕叛变,福州中心市委遭到极大破坏。在此关头福安中心县委急调叶秀藩同志到中心县委工作,担任中心县委机关报《红旗报》主编。5月初为了打击福鼎的反动势力,恢复太姥苏区,叶秀藩向福安中心县委提议派闽东红军独立二团攻打秦屿,中心县委考虑到叶秀藩在福鼎有很高的威望,遂任命叶秀藩为红二团政治部主任,引导红二团奇袭秦屿镇。5月12 日叶飞、任铁锋、叶秀藩、陈挺等人率领红二团主力二百多人从斗面进发,5月14 日叶秀藩率领福鼎游击队(长枪队),掩护陈挺率领的短枪队攻下秦屿。指派陈宝鼎、黄心耕、黄丹诚等接管镇公所,成立苏维埃政权。5月18日叶秀藩带领福鼎游击队跟随红二团从秦屿撤出,沿途打下柘洋城(柘荣)。敌军立即反攻,马立峰、赖金标、范式人率红十六连从柏洋赶来增援,打退敌人的两次进攻。柘洋区苏维埃政府快速地建立起来。叶秀藩和范式人两位寿宁籍老战友分别一年多终于在柘洋见面。5月20日许威派人告急,寿宁县岗垅地区一些反动保长对抗革命,杀害干部群众。叶秀藩闻讯立即带领福鼎游击队赶往福寿地区增援许威。在一、二、三区镇压了18名反动保长,沉重地打击了反动分子的嚣张气焰,岗垅地区的工作开始恢复。6月下旬闽东临时特委成立,由苏达任书记。苏达对叶秀藩开展福鼎革命、创建太姥新区的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时特委将原《红旗报》升为特委的机关报《闽东红旗报》,任命叶秀藩兼任闽东《红旗报》主编。6月底特委召开包括连江、罗源在内的全闽东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闽东苏维埃政府,马立峰当选主席,叶秀藩当选副主席。8月1日红二团从三个连扩展成三个营十个连,特委任命原在寿宁创建闽东北工农游击第七支队的三营营长赖金标为新团长、叶飞留任政委,叶秀藩继续兼任政治部主任,范式人任参谋长。由于苏维埃政府工作和军队作战任务繁重,叶秀藩无暇继续兼管闽东《红旗报》,将报社主编的工作移交给陈铁民同志。8月20 日团长赖金彪、政委叶飞、政治部主任叶秀藩、参谋长范式人率领红二团到宁德赤溪与北上抗日的中央红军七军团会师, 8月22日闽东红军独立二团配合红七军团一部攻占了福安穆阳镇,缴获一批银元、鸦片等,根据七军团首长要求,叶秀藩带领政治部人员开展宣传工作,并在街头设立征兵报名处,招募新兵,一共招募四千多名闽东子弟参军,挑选一千五百名由范式人等带往穆阳交接。但由于军情紧急,红七军团已经提前离开,新兵没交接成功,这批人员一部分充实各县独立营,部分加入后来成立的闽东红军独立师。 8月底叶秀藩得了胃肠炎,转到福寿县委所在地太逢养病。将红二团政治部主任一职移交给参谋长范式人兼任。9月初,叶秀藩病愈,特委任命叶秀藩兼任福寿县委书记。9月30 日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在宁德支提山成立,特委任命:师长冯品泰、政委叶飞、副师长赖金标,后来又补充叶秀藩任政治部主任。 10月15日蒋介石调集10万大军大举进攻闽东苏区,叶秀藩副主席配合马立峰主席组织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转移。10月中旬,临时特委书记苏达离开闽东去上海找党中央汇报工作,鉴于叶秀藩在闽东地区特别是寿宁和福鼎两县群众中的崇高威望和个人能力,临时特委讨论决定,补充叶秀藩进入闽东临时特委。11月,叶秀藩带领苏维埃部分工作机构坚持在白色恐怖下的福寿边界工作,维护福寿县委的正常运作。11月底 为加强独立师的政治思想工作,稳定战士情绪、增强对敌作战的勇气和信心,特别是对寿宁籍将士的政治工作和思想交流,特委调詹嫩弟接任福寿县委书记,叶秀藩回独立师履行政治部主任的职责。12月叶秀藩与独立师行动,周旋于福安、宁德、周敦、寿宁等边界地区。</p><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13 日特委在福安洋面山召开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临时特委代理书记詹如柏、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马立峰、独立师师长冯品泰、独立师政委叶飞、独立师副师长赖金彪、闽东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独立师政治部主任叶秀藩等。会议经一夜激烈讨论,最后决定把苏区变为游击区,确定了坚持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1 月中旬叶秀藩胃炎复发,肠出血严重,不能跟独立师行动,他向特委提议将独立师政治部主任交由范式人担任。自己带苏维埃政府工作机构人员在许威率游击队护送下撤到福寿交界的岗垅。1935年2月间,叶秀藩写了一封信,让交通员吴进信送至柏柱洋联络点找马立峰。吴进信刚至黄柏,便听闻马立峰主席因叛徒出卖在柘荣凤凰坝遇害的消息。他急忙携信返回,向叶秀藩报告,闻此噩讯,叶秀藩极为震惊与悲愤,他竭力稳定情绪,挥笔含泪写下“遍地红花悲宿雨,满腔热血诉东流”诗句,倾诉了对战友牺牲、革命受挫的痛惜,也表达了前赴后继、坚持战斗的悲壮心境。他勉励身旁的范义生、许威、警卫员叶阿盏、交通员吴进信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和游击队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即便仅剩下一人,也要坚持斗争,最终胜利必定属于我们!”。在他的感召下,众多同志都重新树立起对革命的信心。鉴于马立峰主席的不幸牺牲,叶秀藩作为闽东苏维埃政府唯一的副主席,顿感自己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他肩负起领导与恢复闽东苏区的重任。尽管环境恶劣、斗争残酷,且敌人处心积虑地要剿灭残余的革命力量,叶秀藩依然义无反顾,在官宅山设立并主持闽东苏维埃政府机关工作。为了恢复苏区的工作、激励同志们的斗志,叶秀藩还创作了革命歌曲,如《新红军歌》、《我说太阳西边升》等,让同志们传唱。1935年3月初,闽东代理临时特委书记詹如柏和独立师副师长赖金彪均在反“围剿” 斗争中牺牲,恢复苏区工作需要人手,叶秀藩一直挂念在福安养病的范式人,他与范义生商量后,决定派许威前往福安北区寻找范式人。许威不负重托,在福安坑口找到尚未痊愈的范式人,并将其辗转带回郑家坑。肩负使命的叶秀藩与范式人不顾身体未愈,便投入紧张工作。此时,叶秀藩和范式人从《福建民报》刊发的消息中,惊喜得知叶飞和独立师仍在活动。便立即派出交通员阿缺前往寻找。阿缺不负重托,在宁德虎贝找到叶飞。得知叶秀藩和范式人在险恶的处境下依然坚持斗争,叶飞非常高兴,他当即把在反“围剿”战斗中幸存下来的独立师红二团余部一百四五十人枪的队伍,交由交通员带回寿宁岗垅。此时范式人向叶秀藩推荐由范义生来带领这支队伍,叶秀藩表示同意。这支红军团队原是以寿宁红十六连为基础组建的,当时只剩下百来人。战士们经历了许多磨难和坎坷后,情绪有些低落,叶秀藩和范式人通过思想教育,使指战员们重新恢复斗志。他们寻机打了几个胜仗后,战斗力和自信心都得到增强。为了保护叶秀藩和临时政府机关的安全,范式人从红二团和游击队中抽调部分身手敏捷、有战斗经验的战士,组成福寿游击队第七支队,由阿盏任政委,驻扎在官宅化竹冈附近,担任警戒任务。</p><p class="ql-block"> 1935年4月。刘英和粟裕率领的挺进师从浙南向闽东一带移动,希望与闽东特委和独立师取得联系。同时,国民党新十师也在极力围堵。正当挺进师试图向闽东靠近时,叶秀藩与范式人也决定向闽浙边方向拓展游击区。他们派叶藩(即叶贞福)带领游击队到寿宁西区和浙江庆元、景宁一带活动。虽然敌人层层围堵,挺进师第四纵队的侦察员还是寻找机会越过敌军封锁线来到寿宁岗垅,带来挺进师政委刘英、师长粟裕写给闽东特委的信。叶秀藩接到挺进师的来信十分高兴,他知道了闽东党组织和红军并非孤军奋战,友军就在附近!由于临时特委代理书记詹如柏已牺牲,而其他特委的成员不是牺牲就是失联,如今坚守在岗垅地区的特委委员只有叶秀藩一人,他随即代表闽东临时特委给挺进师首长刘英、粟裕写了回信,汇报了目前闽东党组织、苏维埃政府和红军独立师的现状,也表达了开辟闽浙边游击区的想法。这封信让挺进师的首长们了解到闽东现阶段的革命状况,也知晓了闽东党组织尽管遭受重大挫折,却依然坚定地与敌人进行着顽强斗争。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挺进师对闽东党组织和独立师的信心,为之后双方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础。此时,在霞鼎边界西胜山一带坚持斗争的霞鼎县委书记许旺,得知叶秀藩、范式人在寿宁岗垅一带坚持斗争,便急派交通员前往寿宁汇报请示工作。从交通员带来的鼎平、霞鼎的消息中得知,许旺率领的霞鼎独立营和游击队在敌人的疯狂进攻之下,依然在顽强战斗,同时得知郑宗玉等人正在福鼎与平阳交界地区坚持斗争,这让叶秀藩和范式人喜出望外。叶秀藩、范式人对许旺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交通员回到门大湾村后,传达了叶秀藩和范式人的指示,以及对霞鼎工作的赞扬和鼓励,霞鼎地区的干部战士备受鼓舞。1935年4月30日,根据叶秀藩和范式人的指示,许旺在柘洋东源乡完店村的悬藤坑,召集在霞鼎各地坚持斗争的各县负责人开会,成立霞鼎中心县委,许旺任书记,史称“完店会议”。</p><p class="ql-block"> 1935年4月,敌人自以为闽东革命力量已被消灭,便逐渐将“围剿”的主力部队撤出苏区。叶秀藩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始秘密筹划让独立师返回苏区,展开反攻。他与范式人商议后,决定由范式人亲自走一趟,把叶飞接至寿宁岗垅,共商大计。怎料,范式人在摸黑赶路行至含溪村附近山上时,脚底被竹尖刺伤,鲜血直流没法再走。于是,范式人只好带一个连回岗垅,让范义生带队去宁德接叶飞,并报告已联系上霞鼎地区的许旺和红四团,还汇报了挺进师曾经在前不久进入闽东寿宁境内活动并希望与闽东红军会合等重要消息。一个时期以来,叶飞所听到的几乎是坏消息,战友接连牺牲、一批败类投敌叛变、各地苏区沦陷、群众惨遭涂炭…… 而此时范义生带来的这些消息,着实令人热血沸腾,精神振奋!正在此时,一道极为棘手的问题摆在叶飞面前,令他纠结犯难。在闽东革命最为艰难严峻的日子里,闽东独立师遭遇接连重创后仅余三百余人,队伍斗志低落,处境极为艰难。再加上得知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江西怀玉山被敌人击溃,方志敏被捕,又目睹马立峰、詹如柏、赖金彪等闽东革命领导人先后牺牲,师长冯品泰对革命失去信心,企图叛变投敌。他在宁德县委所在地坑头给霍童的敌人写了一封信,然后交给原十九路军起义过来的王子清连长送达。王连长却将信交给了宁德县委书记郭秀山。叶飞得知此报告后,十分惊愕,感到很难单独处理。但他不动声色,率领保卫队与冯品泰一同离开宁德,1935年5月8日,叶飞、冯品泰随范义生的队伍来到寿宁岗垅的官宅,在叶秀藩的竹寮里,叶飞公布了冯品泰企图叛变这一惊天秘密。叶秀藩与范式人皆惊愕不已。面对“亲笔信”铁证,冯品泰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请求给予改过机会,但面对严重敌情,必须执行果断措施,以绝后患,经叶飞、叶秀藩、范式人“三堂会审”,叶飞警卫员当场处置了冯品泰。次日,叶飞、范式人分别带队伍往霞鼎闽浙江交界地区活动,开辟新区,叶秀藩则继续留守在化竹岗丛林中的竹寮里,在其他干部、机关人员和警卫部队的随同下,处理闽东苏维埃政府及特委机关事务。谁也没有料到,此番暂别竟成永诀! 1935年5月中旬,国民党保安三团二营营长卢建勋率“剿共便衣队”,佯装刘英、粟裕所部,诱使福寿、霞鼎交通员道出寿宁游击队活动之所。其后于福安八斗洋村捕获原福寿游击队队长缪矮擂。遭敌人威吓利诱,缪矮擂竟可耻地背叛了革命,向敌人招供:原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马立峰牺牲后,副主席叶秀藩继任主席,并于院洋官宅附近设立临时政府机关,继续领导闽东地区的革命。卢建勋的便衣队旋即全力“剿捕”。1935年5月23日,便衣队在缪矮擂带路下,突袭化竹岗,包围了叶秀藩等居住和工作的山坳。激战中,叶秀藩与多名工作人员以及二十余名在周边担任警戒的游击队员当场牺牲,游击队第七支队政委兼警卫队长阿盏、后勤兼宣传员金凤娇及交通员阿华三人被捕。敌人捣毁政府机关后搜走诸多宣传文件、公章及各类军用品,又将叶秀藩的遗体运至福安县城示众并拍照制作布告。福建“剿共”总指挥、驻闽绥靖公署主任蒋鼎文于1935年5月30 日获悉此“战果” 后,立即将这一情况发电报禀告蒋介石。</p><p class="ql-block"> 虽然叶秀藩的躯体倒下了,但他“社会尚未安宁,家庭何须建立,人生义在奋斗,观念应抱牺牲”的舍己奉献精神,却巍然挺立、傲视苍穹,激励着战友们英勇战斗。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闽东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不仅继续存在,而且队伍也在发展壮大。(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