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闽东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主席、《红旗报》主编、独立师政治部主任</p> <p class="ql-block"> (二)叶秀藩:闽东职业革命领导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叶秀藩,寿宁县鳌阳镇人,小学校长,闽东党的创建人之一,2024年11月7日是他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他的年龄比叶飞大10岁,因此,闽东党史上人们习惯称叶飞为“小叶”,叶秀藩为“大叶”、“老叶”、“阿大”。中共寿宁县委于2024年11月,结合《叶秀藩传》新书发行,举行了系列的纪念活动,县里特别邀请叶秀藩的至亲孙子和近亲族人以及范式人、范浚、许威等革命先辈的后人参加活动,我作为党史研究的撰稿人,也荣幸得到县里热情邀请,光荣参加了这次纪念活动。 </p><p class="ql-block"> 我是寿宁人,从小就爱听叶秀藩的革命故事,叶秀藩也一直是我心中最崇敬的革命者之一。11月27日一早,我从宁德驾车百余公里来到寿宁,然后转乘县里准备的中巴接待车,向叶秀藩牺牲地南阳镇院洋村驶去。院洋是一个行政村,叶秀藩同志当年就在这里的官宅山工作草寮与敌人战斗中牺牲,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在院洋村西北面山坡上建了一个纪念碑,近年来又作了修葺。参加活动的同志沿路参观了叶秀藩烈士纪念园、岗垅革命历史纪念馆、含溪会议旧址。寿宁的革命往事,很多都在这些红色地标中得到印记,一程走下来,我对叶秀藩、范浚、范式人、许威等寿宁革命先驱的奋斗故事又有了新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叶秀藩是闽东革命人物中比较典型的革命者,他是职业革命家。他虽然出身在比较富庶的家庭,家有田产、店铺、营生,但也许是叶秀藩天生对旧社会的叛逆,他从小就崇尚正义良善,疾恶如仇。他先后在福州、福安高级中学就读,并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1926年2月考取福州白水井私立政法学校附中,后转入福安扆山中学。这时期,“五四运动”的新思想在闽东传播,叶秀藩参加福安学生进步运动,他加入焚毁日货、拔除大土豪的罂粟苗等反帝爱国活动。在进步教师的引导下,阅读了《新青年》、《向导》、《马克思主义浅说》、《共产主义 ABC》、《唯物史观》等进步书刊,并在活动中认识了马立峰、张志坚等人。1929年考取“福建省立福州高级中学”师范科,与同乡在读的范浚结为挚友。1929年3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日他在《唐司空图诗品》的诗册之空白页,记下了“生生世世勿忘这十八年三月 叶准舟记”。</p><p class="ql-block"> 1931年6月,叶秀藩在省城毕业后,受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派遣回到寿宁县家乡创建党组织。当时的省教育厅根据叶秀藩的优异毕业成绩,建议寿宁县任命他为鳌阳小学校长。叶秀藩任校长后立即安排范浚到鳌阳中心小学任教导主任。他们以校长和教师身份为掩护,并以学校为基地,传播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陆续引导范式人、叶秀荃、叶少琴、吴祖武、吴祖洲、魏乃妃、李烈如、徐应拾、范铁民、范义生等参加革命工作。为了开展秘密活动,他在学校修建密室,用于刻版、印刷传单和召开秘密会议。以城关为基地,向农村发展,建立秘密农会和交通站。10月,福州中心市委派巡视员到寿宁,成立“中共寿宁县特别支部”,直属福州中心市委领导,叶秀藩任书记兼组织委员,范浚任宣传委员,范式人任交通委员。至年底,寿宁特支下辖的基层党支部10多个,党员100多人。12月在桐山庵再次举行特支扩大会,会议决定加速发展“红带会”,建立武装,准备秋收暴动。为了筹集经费,叶秀藩卖掉大部分田产和妻子的嫁妆,换来二百多元大洋,还拿出部分校长薪金来做党的活动经费。1933年2月,叶秀藩主持寿宁特支会议,策划半村起义,派范式人去半村核实情报。3月上旬再派范义生带他的亲笔信给徐应拾,协助镇压禾溪乡的恶霸许海南、攻打乡公所,打响寿宁农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并建立半村党支部,任命徐应拾为书记,然后公开选举产生半村苏维埃政府。4月从半村回县城后在三峰寺召开紧急特支扩大会,决定城内已暴露的人员迅速撤离。叶秀藩辞去鳌小校长职务,公开共产党人身份。5月接到留守县城的范式人探到敌军将袭击大安的情报,即刻派人通知范浚。范浚等人立即率领大安“红带会“会员在桥头垄设伏,大败敌军。寿宁东、西区农民暴动迅速展开。当时,福安、寿宁、宁德三县革命斗争走在福宁地区前列。</p><p class="ql-block"> 1933年6月,叶秀藩回到福州中心市委,全面汇报寿宁党组织创建和革命斗争发展情况。之后,中心市委认为,叶秀藩身份已经暴露,于是将叶秀藩调出寿宁,派到福鼎开辟新区、领导革命斗争。叶秀藩不辱使命,到福鼎后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在麟江小学找到黄丹岩、黄心耕,通过黄淑琮联系到陈宝鼎、谢作霖、王勤聪等人。7月初在斗门后山竹林里秘密召开会议,与会的有黄丹岩、黄昌缄、林振昌、李龙鼎、黄金蝉等。会上,宣传抗租抗息抗税、分田地等项革命道理,并进行思想动员。7月下旬在箩山墩召集二十多人开会,着重研究发展党员、组织肃反队事宜,介绍黄昌缄等人入党。接着,和黄淑琮一起在筼筜村及周边进行秘密串联,发展党的力量。吸收蔡家城、蔡其择、许阿杰、陈宝鼎等数十名中共党员。7月底,叶秀藩化装成阴阳先生、药商等,与当地同志频繁活动,先后发展黄心耕、谢作霖、郑一成、林瑞元、林瑞成、林则亮,以及流落福鼎做工的浙江平阳籍的林辉山等人入党。8月初在斗门、筼筜等地相继建立抗租委员会、肃反队等群众组织,并建立起“以叶秀藩为核心的福鼎早期党组织“,革命斗争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叶秀藩成了福鼎农民运动的领袖,人们都尊称他为“阿大”。 8月中旬在筼筜村组织贫农团、青年团、儿童团、妇女会,挑选二十多名身强力壮的青年,组成一支游击队,由罗列生担任队长。8月底,以“不完粮、不纳税、不还债”为口号,领导福鼎各乡农民打土豪、分粮食。又在筼筜土地宫成立福鼎赤卫队独立营,任命陈宝鼎为营长。9月在店下筼筜西山成立沿海区苏维埃政府。10 月与黄丹岩、黄淑琮等人在斗门、紫阳山、外宅等地召集会议,讨论筹备武器、补充游击队、举行武装暴动等问题。11月在筼筜的葫芦湾主持召开有几百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发动群众抓土豪、分田地,布置年关斗争,提出“五抗”,把沿海作为革命根据地。12月初在柴头山外宅石笼召开区以上干部50人会议,研究保卫秋收斗争和加紧武装暴动等问题。会议期间,叶秀藩领导赤卫队严惩国民党征收员周红猴、阮吓七。会后亲自部署诱捕并镇压鱼肉乡里、为非作歹、仗势欺人、群众叫做“第二县长”的秦屿恶霸林步蝉。12月中旬组织罗列生、陈宝鼎等带队伍到后坪的章坑、岚亭的海田搞减租减息、进行肃反,抓杀了筼筜地痞黄赞堂,福鼎的“五抗”斗争初具规模。1934年1月初国民政府福鼎县长林文杰惊闻农民暴动、林步蝉被杀,立即派县保安中队到店下沿海一带,还从浙江搬来保安团一个连,“两次会商兜剿” 。1 月 10 日福鼎革命先驱、早期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黄丹岩在岚亭被捕,1月25 日黄丹岩在桐山被敌人杀害。叶秀藩集中罗烈生和陈宝鼎两支游击队在马山村为黄丹岩召开追悼会。午夜,派罗烈生带领游击队十多人,夜袭岚亭大帝宫民团,获得成功,缴来枪支弹药扩充游击队。黄丹岩牺牲后家中的妻儿生活陷入困境,由于敌人严密搜查,叶秀藩无法亲自登门安慰探望,临近春节,派老交通员林端勇送去钱、粮、肉、菜聊补急用。2月初为了组织暴动,布置黄淑琮、陈宝鼎、王勤聪等分别深入冷城、彭坑、才堡、筼筜、后坪、屯头、斗门、日奥,马山、古坪等乡村秘密发动、组织农民群众。2 月19日 叶秀藩和黄淑琮、陈宝鼎等人在店下田头村召开会议,部署武装暴动。晚上,黄淑琮带游击队员驻扎在安福寺,由于寺里和尚告密,黄淑琮被捕,被押送到秦屿行刑,壮烈牺牲。2月底叶秀藩到筼筜慰问黄淑琮家属,挥毫写下一首悲壮的悼词,悼念这位福鼎革命的先驱者、早期革命领导人。3月初在岭头岗召开干部会议分析革命形势,叶秀藩声情并茂地说:“淑琮同志的牺牲是个大损失,但革命如潮水一落一起。要坚持斗争,为淑琮同志报仇!”他坚定地指出:“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会议决定按计划举行冷城农民暴动。3月19 日叶秀藩在冷城召集1000多人,带着轻武器,高举苏维埃红旗,编为 18 支队,由于反动分子告密,敌人已有防备,国民党军分三路“进剿”,暴动队伍和游击队只好撤离,分散隐蔽。冷城暴动虽未获得胜利,但显示了福鼎农民运动的伟大力量。叶秀藩被福州中心市委派到福鼎不到8个月的时间,将福鼎革命推向高潮,叶秀藩在党内和群众中也树立了很高的政治威望。(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