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你让你小孩在两岁时以游戏方式认了字,然后以游戏方式对她进行了并非粗疏的阅读训练,底下怎么办?这是一个开了头就不会有终结的游戏。你的一个重要任务,不是让小孩多读几本书,而是让他仍以游戏的方式,保持对阅读的兴趣并越发浓厚。习得阅读的本事,是更多更好地运用阅读技能扩展小孩的知识面,从小建立他的常识体系,使他具备独立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如果,小孩只是认了几字,会读几页书,可炫耀于亲戚朋友间,满足你自己的虚荣心,这就没啥意思,不必如此折腾。到了这个阶段,如果没想好小孩底下要读什么书,你就会糟蹋了前面一年两年的辛苦。三岁四岁的小孩,最好多读哪几个方面的书,少读哪些书,其方向由你来定;他的阅读兴趣,也由你来引导。你不能让小孩长久停留在一个低级水平上。同是游戏,小孩喜欢玩滑滑梯或跷跷板,现在呢,他更喜欢读一本她喜欢的书。同是读书,读绘本是读,读科学实验也是读,而后者,可能小孩更喜欢。</p><p class="ql-block">一日,老家伙从图书馆里借来一年级的《美国科学:生命科学》,感觉这套书非常好,字也大,内容也好,也比较深,这就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可能。上网得知,这套书是每一年级都有生命、地球、物理、太空与技术四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于是,老家伙给小女孩买了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合计八册。这女孩已经具备的阅读能力,使她能够读懂这些书。你现在把它作为后阅读训练的阅读书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p><p class="ql-block">拿到一年级的物理科学,小女孩要老家伙给她讲,老家伙说阿公生病了,讲不动。这女孩恳求道,讲一点点。同时坐到你身上,拿屁股蹾你的肚子,不依不饶。你给她讲这套书里面的食物链,小孩要你写狐鼬。原以为很难给小孩建立科学概念,结果因小孩阅读能力的提升,全迎刃而解,且轻而易举。</p><p class="ql-block">这时候,你得挑一些经典之作给小孩读。起初是你读得多,后来是小孩读得多。既然我家小女孩去过佛罗伦萨的匹诺曹礼品店,在那里买了匹诺曹陀螺及冰箱贴,那么,给她买一本讲匹诺曹的《木偶奇遇记》,作为她读到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插到她的书架上,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本书有多种中文译本,你最好去图书馆和书店,把它们都找到,挑一本文字最好的给小孩买。哪一种最好你不知道?同是头一章的开头,一本一本读一遍,你觉得哪一本读得最顺,它就是你心目中最好的。</p><p class="ql-block">同一类书,挑最好的给小孩读,这是一条原则。就跟买水果一样,不用费口舌多讲。通常经典的都不错。所谓经典,就是这个东西经受了时间考验,大家都认可它的品质。当然不是经典的就好,非经典的就不好,而是小孩现在还小,不必过于讲究,认识非经典中的好作品,是他将来的事。格林童话经典,安徒生童话经典,伊索寓言经典,父与子漫画经典,不妨一本一本买来插到小孩的书架上,成为她最早一批藏书。</p><p class="ql-block">如今我家小女孩声称:我更喜欢字多的书而不是图多的。字多图少的《儿童百科全书》,是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专为孩子编写的,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87年翻译,其译笔相当过硬,以英文字母排序,全四册,全是一篇篇一千字左右的文章,介绍全球知识的方方面面,虽然年代比较早,虽然字体不算大,但对已经受过阅读训练的三岁半小孩来说,是最好的一部百科全书。</p><p class="ql-block">这时候,北岛选编的《给孩子的诗》,也落入老家伙的视野里;该书外国诗人有海涅、普希金、荷尔德林、茨维塔耶娃和诺德布兰德等等,中国诗人有废名、卞之琳、痖弦、昌耀、食指、张枣、海子等等。李陀、北岛选编的《给孩子的散文》也不错,其作者有鲁迅、夏丐尊、丰子恺、梁实秋、陈从周、高尔泰、莫言、贾平凹、顾城、苏童、李娟等等。另一本好书是俞平伯的父亲俞陛云为孩子编著的《诗境浅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从中挑了150首中国唐诗,编为《陪孩子品诗》。</p><p class="ql-block">虽说游戏一般,闹着玩的,但识字、阅读、复述三项的训练,在暗地里是不露声色地带点强迫性质的,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这要讲效率,不能过于随意。现在,你给孩子买这些书,不是一次次去图书馆借,是让小孩自己从书架上拿来看,高兴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高兴看几页就看几页,没有规定,没有任务;顶多,你自己偶尔拿起一本,饶有兴致地读一会,让小孩被你吸引,跟你一起读。有的书,哪怕到了中学甚至大学才会有兴趣看,也无所谓。</p><p class="ql-block">写到这里,老家伙又要讲到DK图书了。它的《科学家在做什么》《工程师在做什么》,都是小孩后阅读时期最好的科学类图书。一天,我家小女孩捧来《科学家在做什么》,要老家伙讲伽利略。这个伽利略,是人类第一位拿望远镜观察并记录太阳系活动规律的科学家。他用自己的观察,证明哥白尼日心说是正确的。佛罗伦萨的伽利略博物馆跟我们住过的一间民宿仅一箭之地,穿过一条小巷子就到了。</p><p class="ql-block">小女孩哭起来:为什么我没去圣十字教堂?老家伙说,当时你跟你爸爸在广场上喂鸽子玩得开心。你当时哪会想到,这个刚到三周岁的小女孩,半年后会对伽利略感兴趣?幸好老家伙自己在这间教堂里买了一本中文《圣十字教堂》,能让这女孩看到图片上的伽利略石棺墓及其文字讲解。这时候,她兴致勃勃地拨起地球仪来,嘴里说转转转,美国天黑了,中国天亮了;一歇哭,一歇笑,半分钟就破涕为笑了。</p> <p class="ql-block"><i>(题图为网络撷取)</i></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