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瓣心香诉流年·探访洧川古镇(2025年1月20日)3/2025(总第77期)

似水流年·旭

<p class="ql-block">农历腊月十九,正值春节前夕,文友几人慕名驱车前往开封市尉氏县的中原名镇—洧川镇,来到洧川,第一眼看到的历史古迹便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洧川镇(古称洧川县)的南城门—</span>洧阳门,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span>东西宽7米,进深13.5米,高10米,历经500多年的风雨历史沧桑,至今保存完整,依然非常雄伟壮观。随着摩肩接踵的人群,踏着脚下的灰色方砖拾阶而上,登上古老的城门,沿着宽阔的城墙向东漫步,但见视野开阔,清风徐徐,仿佛历史的风烟扑面而来,为我推开了两扇厚重的洧川之门。</p> <p class="ql-block">洧阳门上的上方生长着一棵古老神奇的古柏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其实走近细细观赏,它是两棵柏树的合体,历经岁月风霜的洗礼,已经合二为一不分彼此。这两棵柏树被当地老百姓尊称为柏树爷爷和柏树奶奶,郁郁葱葱的树旁还有供奉的牌位供老百姓来恭敬叩拜祈求阖家平安。如今洧阳门上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柏成了远近驰名的一大著名景观,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观瞻。无独有偶。有趣的是</span>据当地老百姓介绍,以前北城门有一棵天然生长的榆树,洧川老百姓喜欢用“柏里有榆”来形容洧川地域面积的大小。</p> <p class="ql-block">历史悠久的洧川城隍庙始建于明初,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洧川古庙会,就是起源于洧川镇城隍庙里城隍爷爷和城隍奶奶的传说故事。只是我还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故事呢?有待日后进一步去探寻吧。</p> <p class="ql-block">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无论你走得多远,离开得多久,故乡最让人留恋的永远是它温暖的缕缕炊烟,是它恒久不变的人间烟火。来到洧川,得知当地有句古老的俗语:三六九,洧川走!这是什么意思呢?经了解得知,原来每逢农历的三、六、九即初三、十三、二十三;初六、十六、二十六;初九、十九、二十九便是洧川乡村大集的日子。而且如今由于网络的迅速传播,拥有500多年历史的洧川镇乡村大集已经火遍全国,恰逢<span style="font-size:18px;">农历腊月十九,</span>我和朋友慕名而来,想身临其境感受一番乡村集市的火热魅力,真实感受一下浓浓的烟火气息,浓浓的新春年味。还未到大集我已经感受到了人潮的汹涌,看到了一条流光溢彩的集市大街,已经看到了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人潮,感受到了乡村大集的浓烈气氛了,多么亲切熟悉的味道,洋溢着最纯真质朴、最热烈的乡土气息、乡土方言、乡土风貌,一张张陌生又熟悉的乡亲面孔,这是一条多么亲切的河流啊,像一股清澈的暖流已经流进了我的心窝里……</p> <p class="ql-block">随着如织的游人踏进乡村大集,放眼望去,长长的摊位一溜排开,陈列着各色传统、特色美食,引人目不暇接,可谓名吃荟萃,美食云集。洧川牛肉羊肉、洧川豆腐、锅盔、老式爆米花、米糕、炒花生、丸子汤、水煎包,麻酱羊肉馅汤烩面、炒凉粉、油条豆腐脑、生煎豆腐、吊炉烧饼……飘荡着浓郁的香味,挑战着人们的食欲。来自全省甚至全国不同地域、不同年龄、说着不同方言的人们,走出家门,自驾,乘旅游大巴专程奔赴而来,带着大包小包,拉着大车小车,在繁华的集市上流连忘返,闲逛、采购、品美食,在浓浓的年味中追寻着醉人的往日情怀,回味着难忘的童年记忆。带着乡土美食满载而归之时,也满载着生活的热爱与憧憬,满载着对平安与喜乐的幸福愿望。</p> <p class="ql-block">哪一种乡村传统美食勾起了美好的童年记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