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语文(部编)阅读写作(其八)

青觅

<p class="ql-block">  现阶段,我们阅读理解分几大块:写人、写事、写景、国学积累(含文言和古诗词)、非连续性文本等。本讲主要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和人物评价题型突破;</p><p class="ql-block"> 首先,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方法有必要提一下。</p><p class="ql-block"> 第一种,<b>四或六要素串联法;</b>(备注:多见写一件事文章)这个技巧在低年段写事的看图写话中已运用。一般安排于文章开头处,略写。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部分的起因、经过、结果。参见文字《军神》《刷子李》等。</p><p class="ql-block"> 第二种,<b>段意合并法;</b>多见于写景状物类文字概括。内容明显可分块,以小标题或关键词列出然后“连词成句”即可。参见文字《观潮》《火烧云》等。</p><p class="ql-block"> 第三种,<b>事件组合法;</b>多见于多典型事例写人文字,先把小事件提交扼要概括再串联理文脉。参见《梅兰芳蓄须》等文字。</p><p class="ql-block"> 第四种,<b>心理线索法;</b>这种方法多见于写事文字内容概括,能明显找到心理或心情线索。以“人物做什么心情怎样”来串联概括。</p><p class="ql-block"> 第五种,<b>小标题或关键词串联法;</b>这个不赘述。</p><p class="ql-block"> 第六种,<b>中心句串联法</b>概括文字内容。此法需要找出段中心句然后串联。参加《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等文字。</p><p class="ql-block"> 人物评价一般会结合文本<b>针对</b>人物细节或事件来贴标签,做这样的题型一是找内容二是上升高度写出人物特点或性格特征。</p><p class="ql-block"> 以上六种概括文章内容方法,一定量练习就会灵活掌握。所以,作业安排上紧跟教学,布置学霸阅读训练上《我的母亲》《美丽的空位》和《仲夏之夜》《海上日出》四篇阅读训练。希望本文对迷津中孩子有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