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行】明城墙—历史的印记

金光大道

<p class="ql-block"> 图 文 金光大道</p><p class="ql-block">一直计划着用双脚去丈量南京的明城墙,一步一步沿着城墙去了解南京的历史,特别是中华门城堡至东水关段。</p> <p class="ql-block">因为一个是主城陆路进城的关卡(中华门),一个是水路入城的关隘(东水关)。</p> <p class="ql-block">今天,冬日暖阳,微风和煦,一早乘坐公交专线前往南京,探寻历史的印记—明城墙中华门段。</p> <p class="ql-block">踏上长干桥,巧遇工作人员正在为中华门揭春联。城楼上,十二生肖轮流坐庄,今年换上了“萌蛇”灯展造型,增添了节日喜庆。</p> <p class="ql-block">进入城堡,跟随着一旅游团,蹭了一路导游的详细讲解。</p> <p class="ql-block">中华门,始称聚宝门,因门外有聚宝山而得名,又形似陶瓮,又称瓮城,后于1928年正式更名为中华门。</p> <p class="ql-block">作为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它曾在南唐都城南门的旧址上重建的古老城门,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其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而闻名,被誉为“天下第一瓮城”。</p> <p class="ql-block">它不仅是南京城的交通咽喉,更是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中华门城堡,南北深128米,东西宽118.45米,城墙最高处达21.45米,主城门洞如隧道一般。</p> <p class="ql-block">整个建筑用石灰、桐油和糯米汁作粘合剂,极为坚固,它现已成为研究我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有三道瓮城、四道券门贯通,各券门均有能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遇有敌兵攻入,城门内“千斤闸”迅速降落,切断退路,伏兵四出,分别歼灭,恰入关门打狗,“瓮中捉鳖”便来于此。</p> <p class="ql-block">城堡分为三层,最上层的木结构“镝楼”现已不复存在,东、西两边马道直达城头,整个城共有二十七个藏兵洞,可以藏兵三千、藏粮万担。</p> <p class="ql-block">“藏兵洞”是我国古城堡中独特的建筑,在古代战争中对物资的储备和兵源的设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在第一个瓮城东南角,埋藏着沈万三的传家宝。据说,当年建造聚宝门时,工程屡建屡塌。于是,请来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刘伯温来勘察。经过一番勘察,发现这里是明朝的聚宝之地,需要用宝物来镇压。于是,刘伯温就将江南首富沈万三的传家宝埋在了地下。如今塔基还在,宝塔早已损毁。</p> <p class="ql-block">不经意间,发现有很多城墙砖上都刻有铭文。据说,在烧制时,2000块砖里只有一块会有铭文,这真是对质量的极致追求。</p> <p class="ql-block">这些铭文不仅是质量的保证,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记录了每一块砖的制造过程,从“总甲”、“甲首”到“小甲”,再到“窑匠”和“造砖人夫”,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确保了城墙的质量。如有残次品冒充,将连保追责。</p> <p class="ql-block">在城墙上漫步,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同时欣赏到南京城的美景。这一段城墙宽敞,景色开阔,大半南京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离开城堡,行走在城墙上,右前方不远处有一座宝塔,它是南京城南标志性建筑—大报恩寺宝塔,据说当年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琉璃宝塔彻夜长明,后因战火毁坏。2012年,在大报恩寺琉璃宝塔的原址上建成了一座与原塔形似的“轻质玻璃塔”,每到夜幕降临,灯光五颜六色甚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上,下面是护城河游船码头,可以坐坐游船, 看看外秦淮河的自然风光,远处山顶上的楼阁就是雨花台的雨花阁。</p> <p class="ql-block">左手边城墙下,白墙青瓦,藤蔓雅垂,人间烟火与复古交织,这方天地, 那抹古韵, 尽显金陵风华,这就是老门东。</p> <p class="ql-block">此时,我仿佛穿越到了明朝时期的古金陵了。</p> <p class="ql-block">远处城墙上,还盖了几处“违建”玻璃房子,走下去一看,是一段南唐时期的城墙,墙砖比明朝的墙砖明显小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我买过火腿肠“王中王”,看过电影“碟中谍”,今天见识了“墙中墙”。这段城墙角楼南唐时期叫“伏龟楼”,话说当年朱元璋修这段城墙时,当时就发现了有一段南唐时期的老城墙,保存的还完整,所以就在这老城墙的基础上把明城墙盖了起来,变成了现在的“墙中墙”,才得以保存到现在。也留下了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p> <p class="ql-block">走到城墙拐弯的的地方,记得小时候老师说过“脸皮比城墙拐弯还厚”,今天实地一看,还是老师总结的很精准,真的很厚实。</p> <p class="ql-block">冬日里,阳光还是那么毒辣,晒的头晕,忽见前方不远处的城墙上种着几颗大松树,怕游人走累了好休息,大树底下好乘凉,也算是南京明城墙的特色吧。</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左前方有一片建筑金碧辉煌,原来是白鹭洲公园,也是秦淮水街的一部分,它原先是明朝中山王徐达的私家花园,现免费开放。</p> <p class="ql-block">没走几步,城墙中间立有二块条石,它叫“旗杆石”,在古代的时候,它中间竖着一根大旗杆,上面插着“大王旗”……</p> <p class="ql-block">转眼来到了此行目的地—东水关。它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的入口,也是南京城墙的船闸入口,是古代南京保存最好的水关之一。</p> <p class="ql-block">东水关有三层,每层有11个券,总共33个券。这些券就像“偃月洞”一样,上面两层可以安置守城的将士和储藏物资,最下面一层则是调节内秦淮河水位和防洪用的。中间的铁栅栏则是防止敌军从水路偷袭的。</p> <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最上层的11个券,有十个被拆除了,只留下一个券。</p> <p class="ql-block">东水关的魅力在于,它将水关建筑和城墙建筑完美地融为一体,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出了东水关,“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从这里开始……</p> <p class="ql-block">此次,从中华门城堡出发至东水关,全程约6公里。漫步在城墙上,抚摸城墙砖石,近距离聆听历史的呢喃声,虽经六百年风雨沧桑,仍以其古朴、浑厚的历史风韵和震撼人心的古代辉煌建筑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眺望南京城,在人类迈入新世纪的今天,它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以其独特的景观点缀着金陵大地。</p><p class="ql-block"> 2025.01.18初稿</p> <p class="ql-block">花絮一</p><p class="ql-block">线路:从“小马”集散中心(旅游汽车站)乘坐到南京刘村地铁站的公交专线,全程约80分钟。再从刘村乘坐S3地铁到南京南站转乘1号线到中华门站下,步行10分钟便到了中华门城堡,开始徒步明城墙中华门—东水关段,该段全程约6公里,预计耗时2小时。</p><p class="ql-block">反方向则是在南京南站转3号线武定门下,沿着城墙边的秦淮水街步行几分钟便到了东水关遗址入口,开始徒步城墙至中华门城堡结束。</p> <p class="ql-block">花絮二</p><p class="ql-block">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重城墙,现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内城)城墙,全程约35.5公里。它是中国城垣史上最大的一座砖城,也是世界现存最长、规模最大、真实性最好的砖石构造城市城墙,筑城技术也达到了中国筑城史上的巅峰,是东亚筑城技术的典范,被誉为“高坚甲于天下”,有着杰出的军事防御功能,也是中国明清时期千余座城市城墙所效仿的对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