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马耳他共和国首都瓦莱塔(Valletta),<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马耳他本岛东北端一个狭长半岛上,</span>建于16世纪<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长期以来,马耳他三岛在地中海的重要战略地位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它先后被腓尼基、希腊、迦太基、罗马、拜占庭、阿拉伯以及圣约翰会骑士团所控制。其中,骑士团在马耳他的统治长达 268年,首都瓦莱塔与圣约翰骑士团的军事、慈善历史有着必然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1096~1291年,在全欧洲范围内兴起了长达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运动,其中有一支非常特殊的军队“圣约翰骑士团”,骑士由来自欧洲八个国家的男士组成,直属教皇指挥。后来这支军队发展成一支独立的作战部队,十字军东征结束后继续活跃在地中海各岛屿,成为海上一霸。</p> <p class="ql-block">1530年,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的查理五世(Charles Ⅴ)将马耳他赐封给圣约翰骑士团,从此马耳他岛成为圣约翰骑士团的基地。整个马耳他的行政管理也分别由各国骑士管理,每个国家的骑士选举一名该国骑士的首领(大团长),然后各国共同选一名终身制的马耳他大公。直到1798年,拿破仑大军占领了马耳他岛,将圣约翰骑士团驱逐出境。</p> <p class="ql-block">1565年,马耳他岛遭到土耳其的入侵,大公让•德拉•瓦莱塔(Jean Ransot de Valettee,法国,也是骑士团第六任大团长) 率领骑士和士兵英勇作战击退入侵者,这就是著名的“马耳他大突围”。次年,瓦莱塔出自安全考虑,决定修建一座新要塞。“<span style="font-size:18px;">马耳他大突围”的胜利决定了马耳他的命运,一时间,骑士团成为了全欧洲的英雄,各国纷纷提供财富和技术。1566年3月28日举行奠基仪式,</span>花费5年时间,就在欧陆各国艺术家的携手合作下完成了这座坚不可摧堡垒城市的建设,<span style="font-size:18px;">并以大公瓦莱塔的名字为城市命名,</span>也被称为圣约翰骑士团之城。</p> <p class="ql-block">瓦莱塔可能是现今欧洲最小的首都之一,面积只有0.8平方公里,却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城市,它可能没有现代首都的城市设施,但是它的建筑和历史遗产却美仑美奂,拥有大量令人难以置信的完美建筑精品。</p> <p class="ql-block">1980年,瓦莱塔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道:在总面积仅0.5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耸立的326座历史遗迹,使瓦莱塔成为世界上古迹最集中的历史文化区。</p> <p class="ql-block">瓦莱塔市的设计属于文艺复兴欧洲晚期的风格,整座城市结构为矩形。以大公宫为中心,周围是广场地带,一条主干路贯穿城市中心的广场区,主干路周边形成的街道网格呈矩形。在城市周边,人们又修建了城防工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令人称奇的是,自1798年骑士团离开之后,这里几乎没有经过重大翻修。</span>如今,市内的教堂、宫殿、博物馆、剧院、花园、露天市场几乎都保留着最初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瓦莱塔的326处古迹,分布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中,最著名的是圣约翰副主座教堂、大公宫,还有圣保罗教堂、维多利亚圣母教堂、圣卡塔利娜教堂,国家图书馆、罗诺埃尔剧院、骑士团医院等。其中,大公宫内的卡斯蒂利亚-莱昂营房、普罗旺斯营房、意大利营房、巴伐利亚营房等建筑,现在分别是总统府、考古博物馆、邮政局、国土部等政府机构、文化设施所在地(网图)。</p> 进入城区 <p class="ql-block">瓦莱塔城门前的三海神喷泉(Triton Fountain),由三位海神和他们共同托举的一个大圆盘构成。马耳他是岛国,四面环海,海神崇拜根深蒂固。</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城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city gate)</span>始建于1596年,分别于1633、1853、1964和2011年四次重建。2015年最新的“城市之门”落成,献礼瓦莱塔建城450周年庆典。<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市之门是两块敞开的梯形巨石,造型独特,城门砖为新旧混合。</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瓦莱塔独一无二的防御城墙,固若金汤,成为防止异教徒进犯的绝佳屏障,如今它依然巍然屹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进城门,最显眼的是一处只剩下几根立柱的遗迹,这是马耳他皇家歌剧院和表演场地。歌剧院建造于1866年,1873年遭遇大火建筑严重受损,1877年歌剧院得到重建。1942年二战期间,歌剧院遭到了空袭的破坏被摧毁。</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19世纪歌剧院未被摧毁时华丽丽的原貌。</p> <p class="ql-block">被摧毁的歌剧院,令人唏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令人悲伤的黑暗战争岁月,既然并不能完全从回忆中抹去,就把一块记忆碎片放在这里,时时警醒。设计者</span>Renzo选择了保留废墟,而不是新建一个现代化的歌剧院,他大费周章地使用高成本的声光电技术,让观众在星光下照样可以获得室内音乐厅一样的音响享受。<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在的皇家歌剧院,依然是瓦莱塔最美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城门右侧有座造型现代的建筑为议会大厦,几个巨大的石头垒筑成的“大盒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凹窗,灵感似乎源自刨丝器。议会大厦不向公众开放,是一座用尖端技术加持的环保节能建筑,大大减少了常规空调产生的碳排放,利用清洁能源带动了社会的环境责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像每个大城市都有自己的著名街道一样,</span>再往前走,就是瓦莱塔城中最宽阔最繁华的共和国大街,主街的两边是一条条宽窄不一的通向海边的大小街,放眼望去,地中海与人如影随行。</p> <p class="ql-block">瓦莱塔城处处透着古朴与艺术之美,不愧是由米开朗其罗的助手弗朗西斯科·拉帕莱利设计的。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可以从瓦莱塔保存完好的市容遥想当年的风华。</p> <p class="ql-block">大公宫(Grand Master's Palace,也称之为大团长宫)位于市区中心,建于1571年,是马耳他骑士团的最高领袖大公的官邸和骑士团的权力中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拿破仑战争之后的1815年马耳他成为英国的领地,这里成为了英国总督府。马耳他独立之后,现在这里也是马耳他总统府和马耳他国会所在地,公众只能参观一小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大公宫内富丽堂皇,馆内收藏部分骑士团首领的画像,还有法国路易十四赠给骑士团首领的大壁毯,以及中世纪骑士穿戴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身甲胄</span>。宫内除了部分地方供总统办公和居住外,展览的精华部分就是武器装备室,房间里密密麻麻放置了很多的盔甲、武器,还有很多士兵雕塑,<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其中一个不起眼的玻璃柜中藏有大公德拉•瓦莱塔的盔甲,胸甲上刻着圣约翰和族徽,大围城期间他就是身着此盔甲指挥战斗的。</span></p> <p class="ql-block">瓦莱塔大公雕塑。</p> <p class="ql-block">总理府由卡斯蒂利亚骑士的旅馆改建而成。该旅馆建于1574年,坐落于瓦莱塔的最高处,当时可俯瞰全城。旅馆在法军占领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遭到过严重损坏,后修复,现为18世纪巴洛克风格,正面虽有所装饰,但基本保持原貌。1972年旅馆成为马耳他总理府所在地,马耳他总理在此接待来访的外国政要。</p> <p class="ql-block">马耳他证券交易所。</p> 著名的圣约翰副主教堂 <p class="ql-block">圣约翰副主教堂 (St.John’s Co-Cathedral)是以圣约翰骑士团的守护神命名,由设计大公宫的著名建筑师卡萨尔设计的。教堂始建于1573年,是骑士团首领德拉·卡西埃尔为了使瓦莱塔能够完全取代当时的据点比尔古,并由其本人出资兴建的。1578年教堂建成,18世纪时进行了扩建,教堂日臻完美。圣约翰大教堂是骑士团自己的教堂,也是马耳他岛上最主要的教堂,因旧都姆迪那建立的早,已经有了圣保罗主座教堂,所以瓦莱塔的该教堂只能为副主教堂了。</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早期为巴洛克建筑风格,部分模仿了哥特式建筑风格。从外表看,教堂洁白简朴,并没有多少过人之处。但它内部的建筑却极尽华奢华,丰富多彩。教堂几乎所有空间,都被天庭的壁画、金色的壁刻和绚烂的壁毯所覆盖,各种夺人眼球的装饰令人叹为观止,可能是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之外最瑰丽、最奇妙和最吸引人的教堂之一了。</p> <p class="ql-block">教堂整个圆顶是一副大壁画,<span style="font-size:18px;">拱形穹顶上布满了《施洗约翰的一生》绘画,</span>由意大利画家马迪亚·布雷迪所画。施洗约翰是耶稣的表哥,以曾在约旦河里为耶稣洗礼而得名,是骑士团的守护神。绘画表现了圣约翰的生平故事,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和精美的构图,演绎了骑士团守护神的辉煌业绩。</p> <p class="ql-block">祭坛正中的白色雕塑是圣约翰为耶稣施洗。两侧有巨大的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主祭坛正下方还有一个地下墓室,安葬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一任大公亚当和第六任大公瓦莱塔的遗体,</span>从1530年的第44任到1623年的第55任大团长也安葬于此,一共11位,还有一位不是大团长,他是瓦莱塔的拉丁语秘书,英国骑士奥利弗·斯塔基爵士。</p> <p class="ql-block">教堂中殿两侧有九座小礼拜堂,其中八座分别代表来自八个不同语区的骑士团成员,包括三个法语区、意大利语区、德语区、英语区、西班牙语区、葡萄牙语区。每个小堂内都有一个主祭坛,供奉着主保圣人,此外还有数位相应籍贯<span style="font-size:18px;">骑士团大团长的</span>墓葬。</p> <p class="ql-block">八座小礼拜堂和教堂中殿的装饰风格保持一致,但在细节上各有特色,个个流光溢彩,争奇斗艳。每个小堂里都有一幅装饰华丽的传世名画,演绎骑士团守护神遥远而神奇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语区祭坛上画的是《圣凯瑟琳的神秘婚姻》,大龄单身学术女青年凯瑟琳穿着盛装,和还是婴儿的耶稣举行婚礼,因为神谕说凯瑟琳将会嫁给世界上最美、最聪明、最具有社会地位的人,耶稣似乎最理想。</p> <p class="ql-block">而意大利小礼拜堂最让人惊艳的不仅是它的画,更是四面的墙。宝蓝色的墙壁上交替装饰着皇冠、八角十字、铃兰花和双头鹰。花押字RC、NC,应该是大团长拉斐尔•科托纳 Raphael Cotoner名字缩写之类的。</p> <p class="ql-block">法语区之一的普罗旺斯小礼拜堂的柱子引人瞩目。自从贝尔尼尼(Bernini)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做出了所罗门柱青铜华盖,这种古老的柱形在巴洛克时代风靡一时。普罗旺斯小堂也跟风做了所罗门柱,四根柱子扭曲着盘旋上升,它们立在巨幅祭坛画《大天使圣米迦勒斗败撒旦》两侧,总让人想起扭动不安的巨龙,米迦勒脚下的撒旦,就经常幻化成恶龙形状。</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语区小礼拜堂献给主保圣人圣乔治,里面有4位大团长墓葬。</p> <p class="ql-block">第九座小礼拜堂在正殿主祭坛右侧,里面原本有一尊叫做菲勒莫斯圣母(Philermos)的雕像。从十字军东征时起,骑士团去哪儿都带着这尊圣母像,每次战斗之前,骑士们都要在圣母像前祈求圣母保佑胜利,胜利后还把战利品(比如城池的钥匙)献给圣母。骑士团被拿破仑逐走时也随身带上了这尊圣像,他们去了俄罗斯,圣像保存在一座修道院里。不知为何现在真品保存在黑山国家博物馆里,小堂里只好放了一尊17世纪的复制品代替,银栅栏门是18世纪两位骑士捐献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意大利大团长Marc'Antonio Zondadari的墓葬,这位大团长的叔叔是教皇亚历山大七世。本来这尊雕塑是要放在意大利小礼拜堂内的,可是体积太大超标了,就只好放在中殿底部。</p> <p class="ql-block">还有其他语区小礼拜堂,都太精彩了,把人看的眼花缭乱,如痴如醉。</p> <p class="ql-block">骑士们的墓脚下,一块块彩色拼绘大理石板铺展开去,覆盖了正厅、小礼拜堂、祈祷室的地面,这正是骑士们的墓。我们每走一步,都会踩在一块几百年前的骑士墓碑上,下面是他们的骸骨。基督教合法化后,墓地上面盖起了教堂,再后来,教堂越来越豪华精美,国王、大主教、著名人物、皇亲国戚都埋葬在教堂豪华的殿堂或者地下室里。教堂附近也辟出墓地给教众。总之,基督教信徒们把墓地看做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教堂也是,墓地和教堂密不可分。</p> <p class="ql-block">教堂里一共有405个骑士团成员埋葬于此,他们大多出身16~18世纪的欧洲贵族家庭。骑士团900年,到现在一共有80任大团长,而这座教堂里就有26位大团长的陵墓。每一块墓碑刻着他们的名字,讲述着骑士们的胜利和荣誉,上面的图案多以家族徽章、冠冕、天使、骷髅组成,还有用战旗、刀戟、头盔和胸甲来表现英勇善战的。另一个流行的象征是天使吹着小号,以纪念死者的荣名。</p> <p class="ql-block">在大教堂的墙上挂有许多历史名画真迹,如今它最珍贵的收藏,就是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da Caravaggio,1571~1610)的油画《被斩首的施洗约翰》,也称《约翰被砍头》,作品于1608年完成,陈列在大教堂侧翼祈祷室里。作品宽5.2米,高3.7米,像电影屏幕占满一整堵墙,是卡拉瓦乔单幅尺寸最大的作品,更是巴洛克艺术流派中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基督的使徒约翰被杀的故事本源于《马可福音》之6:14-29,后来被艺术家们演化成一幕非常著名的爱情悲剧。传说圣约翰的美貌吸引了希律王的继女美莎罗,由于不能得逞,由爱生恨。在一次舞会上,以优美的舞姿深得希律王喜爱的美莎罗,任性的要求得到圣约翰的头颅。希律王为了讨好继女与她的母亲,下令把圣约翰斩了,然后把头放在盘子里,献给母女。</p> <p class="ql-block">《被斩首的施洗约翰》描绘的是约翰被杀的一瞬间:刽子手一刀下去,没想到没有把约翰的头全部砍下,于是再取出一把小刀,想把剩余未砍断的部分割断。最左侧是由爱而产生恨的公主美莎罗,她拿着银盆准备装约翰的头颅;公主身边的老妇人举着双手,悲愤和绝望地看着已经无力地躺在地上的约翰;边上的看守长已经麻木地看着这血淋淋的场面。这五个人刚好形成一个半圆,从左上角透过一束光线照着这惨不忍睹的一幕,使刽子手和约翰刚好处于画面的中心。右侧灰暗的监狱窗口上,有两个囚犯在观望着这一血腥场面。</p> <p class="ql-block">约翰的头颅下流了一滩鲜血。艺术家画笔至此,已经被这样的画面给震撼了,于是沾着画面上的血,在血滩下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是卡拉瓦乔惟一签名的作品,签名的位置就在画的最下方,圣约翰流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卡拉瓦乔是伦布朗之前最重要的巴洛克艺术家,作品中所描述的戏剧性的紧张场面,以及对光线的明暗用法,是典型的巴洛克油画风格。这幅作品是他的代表作,他因此而获得骑士勋章。然而,卡拉瓦乔生前是个非常高傲和好斗的画家,1607年,卡拉瓦乔在罗马杀人后,为了躲避追杀,来到马耳他寻求骑士团的庇护,成为骑士团成员和官方画家,为教堂创作了这幅《被斩首的施洗约翰》。后来,卡拉瓦乔因将一位骑士团成员打成重伤被驱逐出骑士团并被投进监狱,越狱成功后返回西西里,结束了在马耳他的14个月逃亡生活。教堂为卡拉瓦乔制作了10分钟的视频短片,用声光电技术展示了他的作品,使人对这位伟大的画家屡屡争斗而声名狼藉的一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除了《被斩首的施洗约翰》,祈祷室还有一幅《圣哲罗姆》也是卡拉瓦乔所画。哲罗姆(st. Jerome, 公元342~420)为中古时代教会四大学者之一,以博学和雄辩著称。卡拉瓦乔选择了书房这个场景,把哲罗姆画成骑士团大团长Wignacourt的样子,略精瘦,直着身子在奋笔疾书,桌子上放着一颗代表静修苦行和信仰的骷髅头。<span style="font-size:18px;">毕竟是骑士团大团长收留了他,并给予他骑士称号,这样画说是拍马屁也好,报恩也好,</span>体现了卡拉瓦乔性格的多面性。</p> 瓦莱塔的大街小巷 <p class="ql-block">继续徜徉在瓦莱塔的大街小巷。</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侧门有一座纪念马耳他大围攻的青铜雕塑,基座上摆满了一位名叫Daphne Caruana Galizia的马耳他女记者的照片,英法德意四国语言传单上写着:“2017年10月16日,53岁的Galizia在寓所附近遭到汽车炸弹袭击遇难。Galizia生前致力于金融和政治腐败的调查。”Galizia一直在博客中对马耳他富商和政府高官勾结贪腐的事穷追猛打,结果招来杀身之祸,激起民愤,这个只有40万人的国家一下子聚了2万多人在瓦莱塔游行抗议,他们把女记者的照片放在游客如潮的圣约翰大教堂前,要让全世界都看到。</p> <p class="ql-block">共和广场以马耳他国家图书馆为背景,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雕像被安置在这里后,官方更名为共和广场,但通常人们仍习惯称之为皇后广场。广场两侧坐落着马耳他知名的咖啡店Caffe Cordina,它一定会出现在所有关于马耳他的路线图、指南和旅游指南手册上,总是高朋满座。</p> <p class="ql-block">马耳他国家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街上随处可见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和蜿蜒曲折的小巷,充满了古老而神秘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随意进入一座小教堂,都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是骑士团“八语”中的德国贵族投资建立的,供奉的是圣母玛利亚。瓦莱塔处处是古迹,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瓦莱塔古城最具代表性的哥特式尖塔。</p> <p class="ql-block">在旧都姆迪那和首都瓦莱塔,都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在转过街角时,会和各种宗教人像雕塑相遇。原来骑士团当年有一项建筑法令:瓦莱塔每处街区拐角处必须有雕塑装饰。因为那时的马耳他很多人不识字,可90%以上的人信仰天主教,虔诚的信仰使得每个人对宗教人物都很熟悉,这些街角的宗教雕塑也就承载起了宣教的功能,并且兼具路标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走在旧都姆迪那,还是走在首都瓦菜塔的街道上,目光总是被两旁层层叠叠的彩色木质阳台吸引过去。阳台很窄,只从墙壁稍微伸出,用石质支架承托,外面用色彩艳丽的木制窗户包覆,被称之为“半米阳台”。相比其他欧洲城市,色彩缤纷的木阳台是马耳他独有的街道景观。</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种阳台源自7世纪的中东地区,有个阿拉伯名字Muxrabija,意为“窥视孔”。森严的教义不允许女性抛头露面,甚至连被人看见身影都不可以,于是就在墙壁上挖个洞,让不见天日的女人们通过这个小孔打望,后来更人性化一点的,加装一两扇百叶窗。自公元870年~1091年之间,阿拉伯人占领马耳他岛200多年,他们的语言、食物,还有阳台,顽固地植入了马耳他基因之中,成为延续至今的混血印记。</p> <p class="ql-block">主街两侧的木质阳台一般一栋楼只有一种颜色,大多以蓝色为主。高贵的马耳他蓝不但荡漾在宽广的海水中,也晕染在瓦莱塔独特的木制阳台上,更能彰显首都的威严和整齐划一。</p> <p class="ql-block">红色电话亭和邮筒,极具英伦风格。这些电话亭和邮筒是马耳他被英国统治时期兴建的,曾是当时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如今成为点缀街头的一道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马耳他国家邮政局,讨喜的红色让人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小街小巷的民居虽没有那么规整,木制窗户的色彩却是丰富了许多。</p> 巴拉卡花园 <p class="ql-block">巴拉卡(Barrakka)花园是为纪念好几位名人而建的,正如瓦莱塔城的设计和建造者描绘的那样:这是一座由绅士们设计、建造、并专供绅士们居住的城市。巴拉卡花园分为上巴拉卡花园和下巴拉卡花园,上、下花园有电梯连接。</p> <p class="ql-block">上巴拉卡花园<span style="font-size:18px;">(Upper Barrakka Gardens)</span>是原意大利骑士的私人花园,属于城市防御工事的一部分,因此又名意大利瞭望台。</p> <p class="ql-block">在花园宽大的露台可以看到,瓦莱塔背靠圣埃尔莫堡,隔海面对紧密相连的三座城市,它们共同组成了马耳他著名的三姐妹城:比尔古(Birgu,又称维托里奥萨)、锡吉维(Senglea,又称伊斯拉)和博尔米拉(Bormla,又称科斯皮夸)。三座城市历史悠久,其中的比尔古作为圣约翰骑士团在马耳他的第一个据点,见证了马耳他在历史长河中的起伏。放眼望去,沐浴在海风中的三姐妹城,古朴典雅,是马耳他最美的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港(Grand Harbour)是位于瓦莱塔与三姐妹城之间的深水海湾,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马耳他最大的天然良港。</span>港区海岸线长15.56公里,面积为2.2平方公里,港内有多处深水码头及装卸、加油、储粮等设施。三姐妹城和大港区共同诉说着马耳他历史上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大港是马耳他的历史见证和宏伟事件的发生地。1565年,强大的奥斯曼帝国为了寻找进攻欧洲的跳板,派出一支庞大海军进攻当时处在圣约翰骑士团统治下的马耳他。双方在大港展开激烈的战斗,鲜血染红了大港海水。<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约翰骑士团英勇作战,</span>最后奥斯曼军队溃退,夺路从海上逃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马耳他大围攻”,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说过,“没有比‘马耳他大围攻’更著名的战役了”。</p> <p class="ql-block">下巴拉卡花园(Lower Brrakka Gardens)是瓦莱塔的城市大花园,海拔偏低,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城市风光和罗马风格的大理石寺庙。</p> <p class="ql-block">花园有诸多的名人雕像。</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可以走到海边的港口,去往戈佐岛的快艇和去三姐妹城的轮渡都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露台下方的礼炮曾用于向出入港的海军舰艇致敬,如今每天固定的时间都会举行鸣炮仪式,是瓦莱塔的一大特色活动,可惜我们没有赶上。</p> 旧薄荷街 <p class="ql-block">都说瓦莱塔的历史沉淀在每条街道中,旧薄荷街(Old Mint Street)则是瓦莱塔城中最有特色的老街代表。这条街道因其曾是骑士团时期铸造硬币工厂的所在地而得名,其中的“mint”在这里不仅意指薄荷,更代表着铸币历史。旧薄荷街凭借其极具特色的陡坡与浓厚的历史气息,成为了瓦莱塔乃至整座马耳他最为靓丽的风景线之一。</p> <p class="ql-block">旧薄荷街长长的街道,沿着地势形成一个“U”型大陡坡,延绵直落海岸,仿佛整个古城都立体起来。街道两旁的房屋建筑则是用马耳他当地特有的“蜂蜜色”岩石所建,颜色素净清新,质感高级典雅,窗下停放着密集成行的小汽车,真心佩服马耳他人的停车技术。</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旁的建筑大多都有上百年历史,点缀着色彩缤纷的木质阳台,随手一拍都是满满的油画感。街道的尽头,矗立着宏伟的圣保罗圆顶教堂,在远处蓝天碧海的映衬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烘托出旧时代的庄严与辉宏,</span>壮美恢弘中又糅杂着恬淡清丽。远处的地中海则以其无尽的蓝色铺展在街道的背景中,为这幅历史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画卷增添了几分动人心魄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种建筑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使得旧薄荷街成为摄影师和游客梦寐以求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步行在充满小店和咖啡馆的街道上,从街边选一家坐下,点一杯意式咖啡,融入当地人的慢生活,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让人有充足的时间去品味这座古城的每一处细节。</p> <p class="ql-block">密集的历史遗迹、浓重的文化底蕴和宁静祥和的海湾,构成了马耳他的精华区域。从街巷的石板路,到墙壁上攀爬的绿色藤蔓,每一个角落都在讲述着属于这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圣约翰骑士团目前还存在,是联合国观察员实体,具有“准国家”性质,他们没有实体主权和领土,只能租了两栋楼办公,大概是再也回不到马耳他了。但是骑士团在瓦莱塔留下的深深印记并没有湮灭:他们建的城市、宫殿和教堂留了下来,在漫长的时光中变成了美丽的博物馆;骑士们站在大教堂墙上的油画里,躺在脚下精美的大理石棺墓中;他们是城中广场的雕塑群,也是旅游纪念品商店里的纪念品。他们也许在默默的注视着我们,让我们感受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瓦莱塔真的是一个艺术与历史交织的宝藏城市。</span></p> <p class="ql-block">拍摄:又见炊烟</p><p class="ql-block">撰文:又见炊烟</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4年6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