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从绍兴的鉴湖回沪时,鉴湖中那一段古纤道宛如一条飘带蜿蜒盘旋水天极目处的情景,萦绕于我的脑海中。<br> 而今,从东浦古镇出来,抵达昂桑湖时,又被那古纤道所震撼,似乎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后来得知,鉴湖与昂桑湖是相通的,只是地点与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br> 古纤道自东而西穿越绍兴全境,绵延40余公里,是浙东运河绍兴段的重要组成部分。<br> 昂桑湖的古纤道用条石横向垒叠,上面铺有大块石板作为桥面,宽约2米左右。桥由数十座拱桥和石礅梁桥构成,形成水中长桥。<br> 而这条古老而神秘的水上小道,将湖面一分为二,作为避风塘,用于古代船只躲避台风和巨浪,全长约1公里左右,始建于明朝时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br> 古纤道是古代纤夫行走的道路,沿着河流或湖泊建造,便于船只的牵引和运输。<br> 从湖边的入口进入,古纤道两旁绿树成荫,景色宜人,一边行走一边欣赏湖光山色。沿着古纤道漫步,行走,体验古代船只在此躲避台风和巨浪的情景,感受古代纤夫的辛勤劳作。<br> 昂桑湖,水的诗篇,自然的画卷。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在这里,尽情感受古代水利工程的魅力,领略江南水乡的美景,体验一场别样的旅程。 去年游鉴湖时,正赶上青少年学生的春游。一望无际的鉴湖扑面而来,一段很长的古纤道,用石条砌成的一个个石墩,高出水面半米左右。石墩一个接着一个,连绵向前。 而今,踏上了昂桑湖。<br> 名字来源于当地的语言,其方言中“犭央犭茶”发音类似于“昂桑”,故被称作昂桑湖。这个名字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展示了独特的魅力。<br> 昂桑湖古纤道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价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昂桑湖地处江南水乡,四周环绕着清澈的湖水和葱郁的山林,湖水晶莹剔透,空气清新,构成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 水面上波光粼粼、古纤道、渔桩、一叶小舟,中间还有一个石亭供路人休息, 既凝重又古朴,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远远望去,一条弯弯曲曲的青石板桥,形单影只地卧伏于湖水之中。 行走在青条石、青石板叠搭而成的古纤道上,上面覆盖着一块块长石板,中间不时耸起石屋石亭或石桥,错落有致、既朴素又粗狂。<br> 古纤道略呈“S”形,石板之间用榫卯衔接,整体相当稳固,人走在上面如履平地,若长时间低头看两边的湖水时,才偶尔会产生眩晕感。 这条凹凸不平且歪歪扭扭的古纤道。是个不失旖旎,历史底蕴厚重的神秘之地。 在湖的一侧,竖立着一根根渔桩,相连着直到纤道的尽头。湖面碧波荡漾,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镶嵌在大地之上;鱼翔浅底,水草丰茂,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湖岸曲折蜿蜒,绿树成荫,远处的高铁列车呼啸而过,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在夕阳的余晖下,避风塘古纤道宛如一条金色的长龙横卧在湖面上。我忽然觉得,昂桑湖上的一大妙境,在电影里才会出现的镜头,心情一下激动起来,江南水乡一绝,多么美丽的一幅画卷啊。 此外,这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候鸟的到来,为昂桑湖增添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古纤道,从历史的繁华走入今日的祥和,折射出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变化。这世间永不变的,是品读人生、热爱生活的那种美好心境。<br>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br> 《忆江南》,是发自内心的,似曾相识。忽然间,昂桑湖像油画一样呈现在眼前。<br><br>文/摄影 国强<br><br>2025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