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安阳殷墟出土的刻辞龟甲。</p> <p class="ql-block"> 模型: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坑。</p> <p class="ql-block"> 甲骨文。</p> <p class="ql-block"> 殷墟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 河南博物院第三件镇馆之宝——妇好鸮尊。商代晚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鸮型酒器。妇好鸮尊通高46.3厘米,口长16.4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4厘米,重16千克,是妇好墓所出468件青铜器中的精品。它造型新颖,各部位纹饰和谐,头部羽纹动感尤烈,呈现出商文化刻意创新、追求完美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商代玉器。</p> <p class="ql-block"> 商代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 西周时期展览。</p> <p class="ql-block"> 河南博物院第四件镇馆之宝——玉柄铁剑。玉柄铁剑所处时代为西周晚期,通长34.2厘米,柄长12.2厘米,剑身长22厘米,叶宽3.8厘米,玉剑茎最大直径1.8厘米,于1990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号墓(虢季墓)出土。虢季墓是“1990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出土的玉柄铜芯铁剑(即玉柄铁剑),集铁、铜、玉三种材质为一体,制作精美,是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将中国人工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两个世纪,被誉为“中华第一剑”。</p> <p class="ql-block"> 东周时期展览,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展览。</p> <p class="ql-block"> 河南博物院第五件镇馆之宝——莲鹤方壶。莲鹤方壶所处时代为春秋时期,通高117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于1923年在河南省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莲鹤方壶的出土,证明早于孔子100多年,它从真实自然界取材,不但有跃跃欲动的龙和螭,而且还出现了植物:莲花瓣,表现了春秋之际造型艺术要从装饰艺术独立出来的倾向。尤其顶上站着一只展翅的仙鹤,象征着就已从“错彩镂金、雕缋满眼”中突出一个活泼、生动、自然的形象,成为一种独立的表现,把装饰、花纹、图案丢在脚下了。</p> <p class="ql-block"> 从不同角度欣赏莲鹤方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