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鲁迅故里有感,走过半生,归来仍是润土

雅馨

<p class="ql-block">提到绍兴你会想起什么?鲁迅、阿Q、闰土、水生、孔乙己、祥林嫂、鲁四老爷、鲁镇、茴香豆、三味书屋、百草堂……这一切来自我们从小学过的中小学课本。</p><p class="ql-block"><br>这一切都和鲁迅有关,鲁迅当然就是绍兴最适合的代言人了。</p> <div>绍兴唯一的AAAAA景点就是“鲁迅故里·沈园景区”,这个景区一共51.57公顷,沈园占5.7公顷,只占九分之一。景区另外的部分全部都是鲁迅的IP,包括鲁迅故居、鲁迅祖居、鲁迅笔下风情园、鲁迅纪念馆、百草园、三味书屋、土谷祠、长庆寺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div> 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就诞生在这里,著名的百草园就在其中。鲁迅先生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踪迹。 鲁迅故居是鲁迅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院落,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鲁迅的祖父分家后新建的院落,就是所谓的另立门户,建筑共分三进,由台门斗、大厅、侧厢及杂屋等组成。周家老宅称为周家老台门,而这个新院落称周家新台门。 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内一所私塾。鲁迅12岁开始到这里读书,前后长达约五年的时间。 鲁迅祖居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它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由门厅、大厅、香火堂、座楼等组成,是目前绍兴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德寿堂”系周家接待来访宾客及举行婚丧、祭祀等大型活动的场所。 鲁迅故里不仅包括了周家老台门、新台门两处宅子,也包括反映那个时期绍兴风貌的陈设,比如一般有钱人家的客厅、少爷书房、小姐闺房、淋浴间等。还搭建了一些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场景,称为“风情园”,比如“绍俗祝福”就再现了《祝福》中的场景。 景区的小河、石桥应该就是一百多年前的风貌,乌篷船、旧毡帽、水榭戏台,这些场景看起来都似曾相识,因为我们都读过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 到鲁迅故里,是真正的“跟着书本旅行”,这里也是游客最多的地方。孩子们到百草园、三味书屋时,都会惊呼起来。 参观鲁迅故里,从院落布置、建筑风格来看,就是江南水乡富裕人家的院落,鲁迅小时候虽说家道中落,家中仅能请临时帮忙的人,称为短月,闰土的父亲就是鲁迅家中唯一的短月,而且那是30年轮值一次的祭月期间。 小时候的鲁迅和闰土两小无猜,鲁迅称闰土为闰土哥,闰土也叫他迅哥儿,虽然迅哥儿对闰土哥满是崇拜,他会在雪地里捕鸟,会在西瓜地里扎猹,但几十年后再见,闰土第一句话就是“老爷……”鲁迅感觉到了两人之间的鸿沟和疏离。 <p class="ql-block">小学课本读过甚至背过的课文,当时并不觉得什么,顺势接受就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到中年翻出原文再读,第一觉得鲁迅先生的叙事真是简洁高妙、灵动传神,文字中的情绪都能让人明显感受到,再看<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很多知名人士的文字,不仅索然无味,甚至倒人胃口,太缺乏真和美,他们的心中和笔下更没有善。</b></p> 第二觉得,人与人的阶级差别一直都很大,过去是,如今还是。人人都是相对而言的“老爷”和“闰土”。 昨天和美篇结识喜爱的铃儿姐交流,她女儿和我都出生于1971年,也在同一年上大学,人家20岁出国,后来嫁入美国豪门,如今经营着全球化的企业,这源于她的优秀、美丽,也有自身的高贵,与她相比,我就是“中年女闰土”。<div><br></div><div>她出生在上海,我出生在河南乡下,彼时父亲被兰州的工作单位遣返回乡好几年了。父母的期望是四个孩子都能长大,别饿肚子或饿死病死。</div> <p class="ql-block">感谢时代,感谢政策,父亲在我4岁时恢复工作,母亲和我们在我13岁时“农转非”迁入城市。父亲是一名教师,母亲没有工作,他们的希望变成我们都能上大学、有份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当时,在我们的阶层,这就是“宏大”的愿望,我们也都如父母所愿。在当时,在我们的阶层,我家也是被父亲的同事们称道的。</p> 1989年,父兄为我选择报考石油大学“石油加工”专业,原因是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是全国同类最好的专业,父亲任教的学校,这个专业分配的工作也最好。<div><br></div><div>至今在高校任教30余年,越来越感觉到自己与同龄人的差距,中学成绩不如我的同学上大学学财经,毕业后娶了天津某银行行长的女儿。他的妈妈与我的父亲是同事,后来和我又成同事,这位前辈退休后我去家中探望闲谈,她正在为女儿写论文,这样无论女儿读研究生或入职工作都是加分项。</div> 工作不久刚成家的我惊愕不已,为子女择业、择偶、打造学术之路,父母的意志和行为原来可以有这么大的影响。<div><br></div><div>虽然父亲和那位前辈是同事,但他们的出身和见识差别甚大。<font color="#167efb"><b>成绩让我能够考上重点大学,但是门第、处境、眼界和思维、魄力,更是决定命运走向的隐形力量,这个力量巨大得无法扭转,如同时代大潮的漩涡。</b></font></div> 今天重读鲁迅先生的《故乡》,重新品味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那个脸庞红润的少年变成了脸如黄土沟壑纵横的中年,有六个孩子需要养活…… 突然从同情怜悯中反思,闰土一生在海边种地,我一生在西部一个学校教书,我们都没有能力和魄力打破固定的局面。<font color="#167efb"><b>他养六个孩子不容易,我养一个孩子也很费劲。<br><br></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走过半生,原来我就是一“中年女闰土”。</b></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