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为我的中学同学赵毅、孟宪起的部分作品</p> <p class="ql-block"> 我是在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上的小学和中学。那是一个嵌在科尔沁草原上的小镇,号称“九十一条街,七十一栋楼”(“就是一条街,其实一栋楼”的谐音)。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她的面貌,现在成了松原市的首府。全国闻名的“查干湖冬捕”,就发生在她的身边。</p><p class="ql-block"> 由于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我们班的同学很多都没上过大学,在中、小学任教和在基层工作的居多。真正以舞文弄墨为生的,只有赵毅、孟宪起和我三个人。</p><p class="ql-block"> 赵毅,毕业于东北师大历史系,国内著名的明清史专家,曾任东北师大副校长,著述颇丰。</p><p class="ql-block"> 孟宪起,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公务员,机关“笔杆子”,出版了长篇小说《长路风雨》等。</p><p class="ql-block"> 他们哥俩还合译了“青少年语文版”的《明史》,共同写作、发表了《李香君》等文章。</p><p class="ql-block"> 宪起是我的资深校友,从小学起就在一个班。他学习刻苦,现在不仅从事文学创作,对文艺理论研究也兴趣颇浓。</p><p class="ql-block"> 昨天,他撰文这样谈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塑造: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的巴尔扎克在谈人物塑造时指出:“为了塑造一个美丽的形象,就取这个模特儿的手,取另一个模特儿的脚,取这个的胸,取那个的骨。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所塑造的人体里去,把描绘变成现实。如果他只是想去临摹一个现实的女人,那么他的作品就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读者干脆就会把这未加修饰的真实扔到一边去。” </p><p class="ql-block"> 他还指出: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塑造典型人物时,所运用的方法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曾明确说过:自己“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一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p><p class="ql-block"> 这个话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却又是文学艺术创作实践中一直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有些创作者,热衷于追风赶浪,出一个英模人物便立即一哄而上,对生活没有沉淀,没有深思,没有反刍,匆促上阵,势必在生活的表面兜圈子,且对笔下的人物又缺少艺术概括,缺少“嚼碎了重新排列组合”的“典型化”过程,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冷落那是必然的。</p><p class="ql-block">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文学艺术创作的中心和要义,乃重中之重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