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精品湿地公园

冬樾

<p class="ql-block">遇见</p><p class="ql-block">​这里号称是全国最富氧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城市,对这里充满着好奇与渴望,于是就来了一次盲盒式逛街:见公交就上,终点站下车。</p><p class="ql-block">坐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终于到达终点。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门楼。这里是七彩云南欢乐世界,外观上看这是一个年轻人的世界,虽然很是向往,可还是被高额的门票和年龄阻挡在门外。</p><p class="ql-block">一位正在散步的大哥见我俩犹豫、踌躇的样子和穿戴(我背了一个小双肩包)主动与老头搭讪,原来他是冬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他俩聊了一阵房价、物价、当地人的生活习惯、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怎么走……大哥给我们推荐了这个湿地公园。</p><p class="ql-block">同时大哥说出一件很遗憾的事,那就是这里曾经修建了一个很美丽的大码头,这段(南部)滇池上也曾经泛起了大轮船和小舟,而后为了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拆除了,现在只保留着码头、船台和候客厅……</p> <p class="ql-block">大门</p> <p class="ql-block">雕塑《神锤神釜》</p><p class="ql-block">一组刻有农耕工具的艺术品,具体地说是一把锄头和一把斧头,它们被雕刻得栩栩如生,充满了力量和生命力。</p><p class="ql-block">这组雕塑不仅代表了当地丰富的农耕文化,也是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安江古渡水运条约碑》</p><p class="ql-block">《安江古渡水运条约碑》现存于晋宁区晋城镇安江古渡码头,为清乾隆十一年(1747年)原呈贡县府所辖安江村船户为整顿水运秩序仝立的水运条约,青石质地,碑高60厘米,宽104厘米,厚6厘米。《安江古渡水运条约碑》碑文详细记录了清乾隆年间安江村船运行业管理,货物、人员乘载费用收取等有关规定。碑文证实了安江自明朝至清乾隆年间古渡码头的延续发展情况,碑刻保存完好,是研究安江及滇池船只管理的重要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9年公布为晋宁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植物</p> <p class="ql-block">鸥遇滇池</p><p class="ql-block">在这里看见的滇池真的有海的模样,广袤无垠,只是比大海温柔、宁静了许多。</p><p class="ql-block">这里也聚集了很多的红嘴鸥,可能是因为临近中午,它们都栖息在桅杆或者是栈道上。好静 好美,为滇池增添了无穷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雕塑《滇人竞渡》</p><p class="ql-block">滇人竞渡雕塑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铜鼓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700年,楚雄市万家坝出土的铜鼓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铜鼓之一,称为万家坝型铜鼓。到了战国晚期,滇池地区演化出了新型铜鼓,称为石寨山型铜鼓,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出现了羽人竞渡图案‌。这些铜鼓大多出土于级别较高的大型墓葬中,所刻画的内容显示每年的某个节日要举行的竞渡活动,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通常不会改变。</p><p class="ql-block">这个雕塑不仅是公园的一大亮点,也是晋宁区乃至云南省的文化象征。它展示了古代滇人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外观公园</p> <p class="ql-block">大码头内景</p> <p class="ql-block">远观喀斯特地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湿地</p> <p class="ql-block">正在整理图片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