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松口古镇已有千年历史,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因为紧邻梅江而成为商贸重镇,建制比“梅州”还早。松口是广东内河港第二大港口,从这里出发,顺着梅江航道一路向东向南,可以直通大海。明末以后,客家人兴起几次下南洋风潮,清末民初时期下南洋的总人数最多,松口正是第一站。一个松口镇,半部客家人迁居史。如今,客家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b></p><p class="ql-block"><b> 松口古镇的火船码头是当年客家人登船出南洋的地方,周边区域在鼎盛时期有1千多家商铺,停泊于此的船只超过300条,旅客人次超过6000名。</b></p><p class="ql-block"><b> 走进松口古镇,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南洋时代。走在松口的古旧街道上,仿佛在和历史对话,外墙略显斑驳的骑楼告诉途人过去的辉煌。</b></p> <p class="ql-block"><b>松口至世界上名城距离里程标识牌</b></p> <p class="ql-block"><b>松口梅江晨曦</b></p> <p class="ql-block"><b> 为了纪念19、20世纪离开中国前往印度洋群岛的中国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此建了中国唯一的移民纪念广场。 2013年移民纪念广场落成。</b></p> <p class="ql-block"><b>松口旧街楼房</b></p> <p class="ql-block"><b> 松口火船码头:旧时粤、闽、赣一带人们出洋谋生的第一站。自古松口有着“松口不认州”,华侨从海外写信回来,只写“中国松口”就可以收到。松江大酒店:建于1932年,五层楼中西建筑,是当时最豪华的旅馆,也是华侨回到松口投宿第一站。</b></p> <p class="ql-block"><b> 松口古镇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华侨迁徙史诗。走进华侨文史实物馆,了解那些勇敢追梦的客家人如何在南洋闯出一片天地,又如何反哺家乡,让人感慨万千。</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在松口住的酒店</b></p> <p class="ql-block"><b> 元魁塔,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铜琶村,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于崇祯二年(1629年)竣工。元魁塔高41米,塔门坐东南朝西北,为八角形平面布局的仿楼阁式九层砖石塔。塔底层以方块花岗石作基础,其余各层全为青砖砌筑。塔的最顶端嵌有底径约1.5米、重达万余斤的铁铸宝葫芦。游人欲登塔顶,可沿塔内154级螺旋形石级盘旋而上。</b></p><p class="ql-block"><b> 松口古镇是南洋古道第一站,是客家人背井离乡、远涉重洋的必经之地。而松江河畔高耸挺拔的元魁塔,在客家人心中被赋予了另一个具有浓浓乡愁意味的名字——望乡塔。</b></p><p class="ql-block"><b> 1987年11月,元魁塔被定为梅县区第二批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元魁塔定为广东省第三批省级</b></p> <p class="ql-block"><b>沿此路登高进入塔顶</b></p> <p class="ql-block"><b> 为了体会一下游子登高望乡的心情,也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腿力,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着窄小的塔里154级台阶(越往上空间越小台阶越陡峭)登上了塔顶,极目远眺,心旷神怡。</b></p> <p class="ql-block"><b> 塔顶上已经长出了绿植</b></p> <p class="ql-block"><b> 谢谢观看</b></p><p class="ql-block"><b> 二0二五年一月拍摄</b></p><p class="ql-block"><b> 二0二五年一月制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