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地重游 2022年3月5日,我曾经跟陈哥的组织去爬过南园尖,印象比较深的是山比较高,跟东白山的太白峰也就伯仲之间,在南园尖山顶看太白峰,太清晰了,近在咫尺,但实际上直线距离近,走过去却要好几公里路。爬南园尖的强度绝不亚于东白山,因为后来我从诸暨廖宅村那边登东白山之后就感觉了,因为廖宅村的海拔明显比南园尖山脚的金竹坞村要高,所以海拔上升的数据应该是差不多的,再说登山的路况东白山明显要比南园尖要成熟,要好走得多。印象还比较深的是南园尖山脚的开化村,由金竹坞村、下吴村、岭后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这个村子的村民以金姓为主,与我们是同宗同族,都是东阳刘金氏三居后裔,所以和那里的村民聊天就有一种亲切感,漫步在这片土地上,我仿佛看见了六百多年前我们祖先的足迹。<div> 2025年1月18日,我又是跟随陈哥的队伍再次来南园尖登山,也算是故地重游吧。</div> “环”大了一点 我们早上8点从铜材大厦准时出发。这次又是从金竹坞村这边是上山,上山的线路如果是春季来的话风景肯定 很美,因为都是瀑布,如果天气冷有冰瀑的话也会很漂亮,可惜都不是。与上次不同的是同样是走环线,这次的环比上次要大一点大约多了两公里的样子。花的时间更多一点,这次整个环线走下来耗时6小时30分钟左右,全程12.82公里,海拔累计上升964米。不过还好,不感觉到累。 吸取教训 上次等南园尖其实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吃中饭的地方太冷,风太大,冻死了。所以一上车我就和陈哥谈起了这件事,今天陈哥吸取了教训,还没登上南园尖山顶,在离开南园尖山顶海拔高度大约还有160多米的一块平地里(这里也正好是一个岔路口)吃中饭,这里太阳和煦,没有冷风,地上正好还有天然的石凳石桌,大家在这里一起喝酒聊天,其乐融融。 “武功山”的感觉 上次登山的美篇里我写了,没有武功山的感觉,因为我是去过两次武功山的人,我在说陈哥夸大了南园尖芦苇的程度。也许上次是在山顶喝酒吃饭,被冷风冻得涕泗横流,瑟瑟发抖,根本没有心思去欣赏这里的芦苇,今天是吃了中饭后再上来的,有了这份闲心,又或许离开去武功山的时间越来越远了,对比的心理弱了不知道多少,所以这次倒是真的感觉到这里有种武功山的味道了。 寻寻觅觅 上次来等南园尖,我主要是关注了金竹坞村,在金竹坞村看了一幢老房子,与一个村民聊了几句天。这次我又重点关注了下吴村,在下吴村看了一幢历史建筑和刘氏宗祠的大门,与以为年老的村民聊了几句,话虽不多,但我自己总觉得我是再寻找什么。或许我下次再来这里还是会再这样,一直寻寻觅觅,不知这个下次要到什么时候。 <p class="ql-block">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刘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开化寺</p> <p class="ql-block">东北二哥,童心未泯。</p> <p class="ql-block">开心一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