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寒雪未至,光辉照四方</p><p class="ql-block"> 听闻雪延期,自是会寒凉</p><p class="ql-block"> 扫尘洁物时,思懿话感想</p><p class="ql-block"> 儿科故事有,但愿暖心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礼记·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中医儿科故事的日常里,这句话有着深刻的映照。</p> <p class="ql-block"> “知止而后有定”,对于中医儿科医生而言,面对孩子复杂多变的病症,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目标,那就是治愈疾病、守护孩子健康。这是一种笃定的信念,也是行医的基础。譬如面对一个高热惊厥的孩子,你需要清楚自己的“止”是迅速控制惊厥、降低体温,保障孩子生命安全,在这种信念下,你才能迅速进入状态,有条不紊地展开救治。</p><p class="ql-block"> 有了“定”,便能“静”。在嘈杂的诊疗环境中,哭闹声、询问声交织,医生只有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才能不被外界干扰,专注于病情。面对诸多“哑科”的就诊者,你要在众多信息中不慌乱,静下心来仔细分析每一个症状细节,舌象、脉象、饮食起居等,从复杂表象中梳理出关键线索。</p><p class="ql-block"> 内心平静,才能“安”。医生内心安定,才能让患儿和家长也感到安心。记得那次孩子“失语”,家长惆怅满怀,孩子断然不言,无欲无求,家长奈何不得,你作为医者,用沉稳的态度和专业的讲解,让家长情绪稳定下来,后续治疗也才能开展。</p><p class="ql-block"> “安而后能虑”,在安定的状态下,医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思考病情。针对疑难杂症,组织多学科会诊,从中医的整体观念、西医的精准诊断等多维度考量,制定最适合孩子的治疗方案。正如前段时间高平市中医医院院部组织的一场交流会,由内科、心脑科、针灸康复科及五官科联合举办的主题为“整合诊疗模式,推动眩晕疾病诊疗最优化和个性化管理”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党总支书记、院长王骏“传承创新、推动高质量学科合作”为中心句的开场讲话中切入了主题,会议中大家各自从自身诊疗特点出发,拓展思路,紧紧围绕会议主题进行分享交流。王院长在会后提倡在今后的工作中开展更多这种形式的交流,如眩晕、咳嗽、感冒等常见病多发病专病特色诊疗模式,指导大家结合临床实际,拓展诊疗思路,更精准的服务于每一位患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经过深思熟虑,最终“能得”。当医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结合科学思考,精准用药、恰当治疗,看到孩子病情好转、康复痊愈,这便是最大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中医儿科故事,在每一位因痛苦而来、痊愈而归的小朋友的笑脸里,在每一位期待宝宝快乐安康、愉悦成长的家长的期盼里,在每一位医者仁心仁术不断创新发展的医术里,在高平市中医医院王骏院长为引领的核心团队中绵延开去……寒冷有尽,花开有期,天人相应,顺应天时,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p><p class="ql-block"> 年终岁尾,百事从欢!</p> <p class="ql-block"> 岁末虽寒,愿流年安暖!愿万事顺遂!愿诸君康健!幸福延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