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有辆偏三轮

蓝天绿水山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我的长江750偏三轮摩托车情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昨天晚上莫事干,便打开电视消遣,或许是因为打仗的影视节目能够激发我们这代人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认同感的缘故,我与那个年代的人一样喜欢观看战争题材的电视节目。‌于是我翻到动作电影台,也恰好正在演打日本鬼子的战争片。又一次看到镜头里日本鬼子骑着偏三轮(也叫边三轮),进村扫荡时的情景。行进途中,鬼子的偏三轮摩托车上插的膏药旗,标识特别明显,那摩托车的引擎声轰鸣,犹如野兽的咆哮,震得大地都微微颤动。偏三轮的车轮在崎岖的山路上飞速滚动,扬起阵阵尘土,尘土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黄色,仿佛是死亡的阴影在蔓延。他们在偏斗上架的有机枪,机枪的枪管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寒光,仿佛是一条条毒蛇,随时准备吐出致命的毒液。与此同时,杀气腾腾的音乐响起,那音乐节奏急促,如同战鼓在敲打,又似狼嚎在山谷间回荡,充满了侵略者的凶残与狂妄,让人不禁心生恐惧与愤慨,也更加坚定了人们抗击侵略者的决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样的影片看得多了,下边的故事情节可想而知。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这时想起我自己曾骑过的那辆偏三轮摩托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是60后,从农村走出来的,八一年师范毕业、上班。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啥都没有,当时比较时髦的三转一响一件都没得,穷日子里想要买其中一样,都得靠慢慢攒。不要说摩托车,买辆自行车也是攒到工作后的第二年底才买的。直到80年代末,家属承包了服务公司的一个小食堂,以卖卖扯面、饺子为主,顺便卖点小吃伙,到夏天还卖冰棍。小吃伙和冰棍都是到县上进的,只要是进的有冰棍,那都要在县运司快要发班车的前几分钟才买到手,然后迅速赶上车往回运,不然冰棍就化了。一次我下县又进货,遇到了一个熟人说起进冰棍抢时间的事,他顺便说经销公司的老李有辆半新旧的偏三轮要卖,你可以考虑把它买来自己方便进货。我眼睛一亮便直接就去找到老李问情况,结果一谈即成,于是很快东拼西凑了2000块当下就买了下来。我老挑会骑偏三轮,也会修理摩托车,于是在他的指导下,我用了不到半天时间就学会了驾驶。从此,都是我骑偏三轮给自家的小食堂、商店进货。从龙草坪到县城,从县城到龙草坪,一跑就是上十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骑的那辆偏三轮是长江750三轮摩托,是中国当时经典的摩托车之一。最高车速可达100km/h。有五个挡位,包括四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因为是大排量的发动机,被人们称为是油老虎,其耗油量快赶上当时的吉普车了,但动力性能强,适合长途和复杂路况的驾驶需求‌。我有一次装了1000斤大米,还带一个人,没怎么费力就回龙草坪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我骑的那种老式的长江750偏三轮摩托车,与日本鬼子并无直接联系。当时,凭借苏军与我国的战友关系,我国在获得了相关技术后自己生产出来的。而日本在二战期间有他们自己的偏三轮摩托,如“陆王97式军用侧三轮摩托车”,它与我国的长江750不一样。陆王97式是仿哈雷,发动机为V型双缸,偏斗在左侧,车头为弹簧头设计;长江750仿苏联M-72,源自德国BMW R71,发动机为水平对置双缸,边斗在右侧。所以日本的偏三轮与长江750并无直接渊源。很多人误以为长江750是日本鬼子骑的“鬼子车”,主要是由于大量抗战影视剧中,为了拍摄方便,常用长江750来代替真正的日本偏三轮摩托,才导致观众产生了错误的认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至于,为什么在抗日战争的影片中,常常出现偏三轮摩托车的摆式,还要配上杀气腾腾的音乐,说真的,其实不懂艺术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或许是历史真实再现的需要吧,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确实使用了偏三轮摩托车作为交通和作战工具,想通过在电影中使用偏三轮摩托车摆式,能够在视觉上较为真实地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让观众对战争时期日军的装备和作战方式有更直观地了解。也或许偏三轮摩托车的摆式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其快速行驶、灵活机动的特点,能够在画面中形成强烈的动感和冲击力。当多辆偏三轮摩托车摆式成队出现时,会给人一种气势汹汹、来势汹汹的感觉,瞬间营造出紧张、危险的战争氛围,让观众感受到战争的紧迫感和敌人的强大压力。当然,相比真正的日本偏三轮摩托车,国产的长江750偏三轮摩托车更容易获取,且在性能和操控性上也较为可靠。这使得在拍摄过程中,能够更方便地进行各种动作场景的拍摄,如高速追逐、急转弯、穿越复杂地形等,从而丰富影片的动作戏份,增强影片的观赏性等原故。至于说,要同时配上杀气腾腾的音乐,那我想应该是为了烘托战争氛围的原因吧。因为音乐是电影中营造氛围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抗日战争片中,杀气腾腾的音乐能够迅速将观众带入战争的紧张状态。强劲的鼓点、激昂的弦乐、高亢的号角等音乐元素,能够模拟出战场上的硝烟弥漫、枪林弹雨的场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激烈。那种音乐能够引导观众的情绪,使观众与影片中的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当看到日军的侵略行径和我军的英勇抵抗时,激昂的音乐能够激发观众的爱国情绪和正义感,增强观众对影片的代入感和认同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战争的正义与邪恶、勇敢与懦弱的鲜明对比。还有,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变化可以与剧情的发展相呼应,起到推动剧情前进的作用,从而提升影片的吸引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偏三轮已经被社会淘汰了。一般观点认为机动车总是多个轮子多份保障,车轮越多越稳当,所以三轮摩托车的可靠性总会比两轮车高吧。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警察和部队都淘汰了曾经作为主力的偏三轮摩托车,只保留两轮摩托车呢?其实,这个问题,我倒有亲身感受,那就是:偏三轮不稳定、不安全。包括正三轮摩托车在内,它们稳定性其实都不是很高,在转弯的时候很容易侧翻。对正三轮而言,因为前方的止点在正中间,而转弯时产生的侧向力却会指向一侧,所以正三轮也很难控制。我曾借骑别人的正三轮摩托车拉过柴禾,并不好骑,骑行时一定要稳、要慢、要小心才行。而偏三轮的重心偏向右侧,它在转弯的时候更容易侧翻,而且在复杂的道路中行驶的稳定性真的是很差的,一旦侧翻对乘员产生的损伤会大于两轮摩托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在那个物质并不充裕的年代,一辆老式长江750偏三轮摩托车犹如一匹矫健的骏马,承载着我无数的欢声笑语与难忘经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首次把那辆三轮骑到学校操场上的时候,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它静静地停在门前的花坛旁,车身被岁月染上了斑驳的痕迹,但那高大的车身、粗犷的线条,似乎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跟前围上来许多看热闹的师生,我怀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在众人的激励下跨上驾驶座。发动引擎的那一刻,发动机轰鸣声震耳欲聋,车身微微颤动,仿佛在宣告它即将踏上征途。我握紧车把,左脚前点挂上挡,然后轻轻松开离合并同时拧动油门,偏三轮便缓缓驶出,那种掌控机械巨兽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绕操场一圈后,我兴奋地换挡、加速,由于操场不大,结果转弯时由于时速太快差点侧翻,吓出了一身冷汗。一位声称开过大卡车的同事,也上去一试,刚一启动,松离合太快,车猛然仰头往前,不能右转弯,差点撞上篮球架,他下车后说:这方向咋那么重,使劲搬都转不动,也不听指挥。其实骑乘偏三轮时两手双脚四肢都得互动,两个把手管离合、刹车和油门三样,双脚管加挡、换挡和脚刹两样,这正是偏三轮的驾驶难点。或许骑过脚踏三轮车的人会有一些这方面的体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我开熟悉了,骑上它,风在耳边呼啸,道路在脚下延伸,除了进货,也走街串乡,还翻过秦岭梁,满是自由与豪迈。它承载着我的欢声笑语,见证着青春的肆意张扬。当然,其间也撞过山、钻过刺架,还有一次在一个既转大弯又是下坡的地方耍了一回杂技,当时弯急、车速快,突然看见前方两车正错车,刹车已来不急了,情急之中将三轮瞬间右拐侧身,左边两轮着地,右边偏轮自然掀起悬空,从一辆拉木头向北行驶的大卡车和一辆向南行驶的大班车错车时的中间地带侧身穿了过去,因为如果不侧身,两车之间的距离不够,三轮过不去,当时汇车的两辆车都吓得停下来,看着我钻过去后又放下偏斗调整姿势飞驰而去。是自豪,是艰辛,是惊恐,是幸运,还是别的什么,现在回忆起来都不重要了,或许应该看成是那时最惬意的时光,也或许正是那段艰苦岁月与偏三轮相伴的难忘回忆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那种老式长江750偏三轮早已被时代淘汰,我的那辆边三轮也许已经被重新炼铸成现代小车了,但那段时光却如珍宝般,藏在心底,每每想起,都满是温暖与怀念。所以,虽然那辆偏三轮被岁月的尘埃掩埋,但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却从未改变。它是我青春的见证者,也是我记忆中最美好最难忘的篇章。虽然,后来我又前后买过一辆邦德牌轻型两轮摩托,再后来还开会了四个轮子的桑塔纳拉小车,这两年又骑的是豪爵踏板,但每当我想起那辆长江750时,那些美好的回忆就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我忍不住嘴角上扬。它所带给我的勇气、坚持和欢乐,也包括惊险而后怕,将永远镌刻在我的生命里,成为我前行道路上不灭的灯塔。那些骑着它经历的岁月,见证过我的奋斗历程,承载着我青春的热血与梦想,的确成为我一生中难以磨灭的一段珍贵记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