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日大寒。</p><p class="ql-block"> 古人描述的大寒物语是: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鸡开始孵小鸡了,猛禽变得更凶猛了,冰也冻得更坚硬厚实了。</p><p class="ql-block"> 《周书》上说:“大寒之日,鸡始乳。”鸡开始孵卵,表示大寒到了。</p><p class="ql-block">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父母养过的一群鸡。</p><p class="ql-block"> 那是七十年代末,爸妈都在外地工作,小姨跟着妈妈在城关中学复读高三。我们家姊妹四个,姐姐读小学四年级,我读二年级,妹妹上幼儿园大班,最小的弟弟刚过周岁。妈妈等于边上班边带了大小五个娃。</p><p class="ql-block"> 不记得是什么季节了,只记得妈妈和小姨给桌上的一个竹篮子里放进去一根电线,妈妈严令我们不许揭篮子盖,也不许碰那个篮子,甚至命令我们玩耍时都要远离那个篮子。</p><p class="ql-block"> 那竹篮子是由宽窄不同的竹条编成的,宽一点的竹条涂着红黑两色的漆,再加上细竹条天然的本色是白色,红白黑三色的横道道重复出现一直到篮子底部,很是漂亮。篮子有个椭圆形活动的竹盖子,上面再有一个桥拱形的提手,爸爸书柜里珍藏着一对玻璃高脚杯。这个篮子去掉盖子和提手,倒非常像一个去掉底部手柄的高脚杯。</p><p class="ql-block"> 尽管妈妈三令五申,但那根电线每时每刻都在激发我的好奇心,某次妈妈和小姨又一次把篮子放在地上打开竹盖子一起伸头往里查看时,我悄悄靠近,从她们两人头部的空隙里往里瞄,我看见篮子底部竟然铺的是妈妈给我们缝棉衣用的洁白的棉絮,棉絮上躺着一层鸡蛋!那根电线的尽头接着一个灯泡,吊在篮子里的半空中。妈妈和小姨用灯泡照着这些鸡蛋,还小心翼翼地翻看着这些鸡蛋。</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得知:原来灯泡是用来给篮子里的鸡蛋取暖的,妈妈和小姨要用灯泡照着这些鸡蛋,要让它们变成一群小鸡跑出来!当时七八岁的我感觉这也太不可思议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家果然就养了一群柔黄色茸毛跑东跑西的小鸡娃。爸爸用竹条和木棍在体外院子面南的角落靠墙扎了一道一人高的篱笆墙,再用窄木板钉了一个鸡笼,鸡笼顶部的山梁上铺着几块牛毛毡,爸爸把鸡笼靠墙放在篱笆墙里面,那块地方就成了我们家的鸡圈了!那群毛茸茸的黄色小鸡在篱笆墙里圈起的领地里欢畅的跑来跑去。</p> <p class="ql-block"> 再说父母那时考虑给家里养一群鸡是有一定原因的。那时候我们小孩子无论如何也搞不清的什么来路的受训的运动员们由县体委统一管吃管住,他们是一群青年男女,住在体委提供的集体宿舍里,我还去她们的宿舍玩过一次。这些青年男女穿着由县体委统一配发的运动套装:胳膊上和腿上都带一道白色条纹的红蓝两色薄运动线衣,脚上穿着白色的网球鞋。</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大操场上训练严格刻苦,回到院子则三五成群,嘻嘻哈哈,吃饭时把饭从厨房打出来就各种各样的在院子吃饭,有端着碗回宿舍吃的,有在院子里边说笑边吃的,站着的蹲着的都有。碗里吃不完的一点剩饭就拨拉到院子角落的垃圾堆里,垃圾堆里经常能看到剩饭。有时有些运动员吃完饭懒得去厨房还碗,趁人不注意干脆把碗丢在院里的水井里。有年夏天舅舅来我家,爸爸看见井底有许多瓷碗,都是完好的,觉得可惜,就和舅舅两人合力,给爸爸腰上系着绳子下到井底,结果捞出来一大笼子完好无损的瓷碗!</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生活艰苦,虽然爸妈都是国家干部,妈妈后来回忆说她那时每月三十七元的工资,工资发了第一件事,就是给刚满周岁断奶的弟弟买一盒麦乳精,一盒牛皮纸装的动物饼干,再买一斤鸡蛋。爸妈看到体委的运动员们天天把剩饭白白倒掉太可惜,就商量着买鸡蛋孵鸡娃,给家里养上一群鸡。</p><p class="ql-block"> 果然,运动员们看到院里多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鸡,又看到竹篱笆鸡圈里有个木槽做的鸡食盆,就不约而同的把每顿碗里吃剩下的东西倒在我家的鸡食盆里,所以,我家的鸡几乎不用花什么钱,顿顿都能吃上和人一样的饭食,后来鸡开始下蛋,妈妈再也不用花钱买鸡蛋了。</p><p class="ql-block"> 那群成活的小鸡共有11只,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它们无疑是幸运的一群鸡,每天的伙食是运动员的水准,这11只小鸡很快就长大了,个个跑得飞快,蛋也下的勤。小时候什么也不懂,现在才明白:爸妈在那个环境里决定养这群小鸡,是多有爱的生活智慧啊!</p><p class="ql-block"> 两年后,妈妈和爸爸的工作先后调回老家,我们也先行随妈妈回老家念书。搬家时爸妈舍不下这群正见天下蛋的肥母鸡,就干脆连鸡笼一起搬上卡车,带着它们跟我们一起回老家。我们途经营盘取道红岩寺,翻秦岭,经过两天的颠簸,回到老家。11只鸡一路上在鸡笼里共下了7个粉圆的鸡蛋!</p> <p class="ql-block"> 回到老家,爸爸先在妈妈单位的院子里先找地方安顿好了带回来的这群鸡:鸡笼放在单位空房子和临街院墙的角落里,爸爸依旧扎了一道篱笆墙围住那个角落。那群鸡还养了近两年时间。后来空房子住进来人。再后来有天那群鸡全死了。我看见爸爸进屋脸色很不好的小声对妈妈说:“鸡是中毒死的。可能是老鼠药。鸡肉是不能吃的。”</p><p class="ql-block"> 我跑出去一看,鸡竟然在篱笆墙里凌乱的倒了一地。鸡笼上,地面上,四处墙壁上尽是凌乱的羽毛。鸡显然是经历过激烈痛苦的挣扎。站在篱笆外,想着这群从小鸡仔长成大母鸡,相伴我们近四年的可爱伙伴再也不能一听到我们站在篱笆前“鸡咕咕”的投食信号就一个个飞奔过来抢食,再也不能见天给我们下粉圆的鸡蛋了,从此这个角落再也不会有一群鸡活泼的身影了,站在篱笆外,我的眼泪扑簌簌地涌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不知大人是怎样忍痛处理这群可怜的鸡的,只记得天真的我当时真的郁闷了一段时间,终究也不得而知:是谁狠心给我们家的鸡下的毒手?这群鸡得罪谁了?之前的县体委院子那群说说笑笑、刻苦训练,往水井里丢碗,也往鸡食盆里倒饭的青年男女运动员们可真是让人怀念啊!原来,只有一颗光明的心,才能托起一张灿烂的脸。</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大寒。由大寒物语“鸡始乳”想起过往岁月,回味人情冷暖。</p><p class="ql-block"> 幸而看到这么一段话:大寒既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之尾,“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时节慢慢流转,每到寒尽时,心中总有不尽热望,寄存于不远处的来年春天。</p><p class="ql-block"> 没错,寒冷的尽头,是春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