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河之滨

猫师傅2021

天津市地跨海河两岸,而海河是华北最大的水系。海河水系,由海河干流及五大支流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共同组成。五支流在天津金钢桥附近的三岔口汇合成海河干流,由大沽口入海;干流全长约73km,平均河宽100m。海河干流贯穿整个天津,是天津的母亲河。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天津被迫开放,在天津的海河两岸设立租界;至20世纪初,海河两岸先后设有九国租界,成为全中国乃至世界上租界最多的城市。<br>  现在海河两岸既有高楼林立的现代商务、居住区,也保留有当年租界时的西洋建筑,也有新建的欧式风情街等,是天津重要的旅游去处。<br> 海河两岸建有人行步道,是当地市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天津之眼”摩天轮,位于永乐桥上,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是天津地标之一。摩天轮于2006年开始建造安装,2009.4开放;直径为110m,轮外装挂48个360度透明座舱,顶点高度为119.8m。 “天津之眼”摩天轮带动了天津市旅游观光业的发展,2010.10轮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这个河岔口,右侧是海河干流,左侧是五大支流之一南运河,交叉口建有引滦如津工程纪念碑。 金钢桥,坐落于中山路南端;最初建于1903年,1924年建新桥,1996年重建新桥,为双层拱桥。下层桥利用旧桥墩改建为三孔钢与混凝土组合的人行桥,上层为车行加人行桥。新桥建成后造型新颖、美观、壮丽,为海河又添一宏伟壮观的新景。 桥两岸基本是住宅和酒店,有些是欧式建筑风格,但都是近些年新建。 狮子林桥,最初建于1954年,桥宽24.6m,主桥分三跨。1994年,在老桥上、下游每侧各建一座新桥,使桥加宽到43m。 2003.8,在海河综合开发改造中,为使旧桥净空满足新的通航要求,将原桥梁整体抬高了1.27m,是在国内首次把顶升平移技术成功应用于桥梁工程,是一大奇迹。 桥上共有狮子184尊,有的是桥栏之间石垛上的高浮雕。 桥头有两对汉白玉的石雕狮子。 还有的是每个石垛间栏杆立柱上的铸铁狮子。 桥的东北侧,是建于1869年的望海楼教堂,由法国天主教会修建,正式名为圣母得胜堂。在1870年反洋教斗争和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先后两次被焚毁,又两次重建。 教堂为哥特式风格,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正中有高塔,两侧有角楼。建筑精巧别致,细部丰富。 教堂东侧有一座建筑风格类似的建筑,是北洋医院,现仍作为医院在使用。 桥往南西侧是古文化街区,建有游船码头。 金汤桥,始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是天津市最早建造的大型铁桥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钢制式平转式开启桥。1935年、1970年经过两次大修;现为人行桥。 金汤桥在设计和建造时,充分考虑了其稳固性和安全性,以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命名为“金汤桥”,们赋予了它“固若金汤”的美好寓意。 天津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东西两个主攻部队于1949.1.15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将鲜艳的红旗插在了桥头。金汤桥畔建有一座纪念碑,以纪念金汤桥会师与天津解放。 桥两岸均建有会师公园,以纪念这段历史。 桥东南侧是建于1908年的奥匈帝国领事馆,是天津奥租界内唯一一处由奥匈帝国政府出资建造的房屋,具有奥地利民居风格,带花园式庭园,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局部三层,设计独特,建筑主入口方柱支撑门廊,设有内嵌阳台,屋顶设计为坡状鱼鳞石片小万瓦顶青石瓦屋面。 桥再向南,是一排欧式风格的多层建筑,但多为现在新建,基本为银行机构。 但民主路口南北两侧的两幢小洋楼为历史建筑,北侧为冯国璋故居,南侧则是被誉为“最美小洋楼”的袁氏宅邸,被称为“左右冯袁”。<br>  冯国璋故居是1913年购自奥工程师布吕纳三所楼房,1915年委托一德国建筑师按原建筑风貌设计进行扩建,修建了庭园式花园;现不对外开放。冯国璋,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直系军阀首领。<br> 袁氏宅邸。 进步桥,自锚式桁吊组合钢结构桥,流线造型,既像是一条跃出水面的飞鱼,又像是一列飞驰而过的子弹头列车,形态优美,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