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春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如何治理天下成了当务之急。于是,天下至尊的玉皇大帝,立即派出七十二路神仙到各地巡察,所到之处,无不斩妖除魔,驱邪扶正,力图打造一个天地人和的新世界。</p><p class="ql-block"> 一日,名叫神荼、郁垒的两位神仙来到了度朔山,只见土地荒芜,人烟稀少。正在疑感之际,一位髯须老者现身面前,老者正是当地土地之神。神荼问其缘故,老者指了指不远处的度朔山说道,祸害就来自那里。</p><p class="ql-block"> 度朔山,方圆三千余里,荆棘丛生,雾气弥漫,山中魑魅魍魉众多。魔鬼们白天藏匿山中,夜里窜出来为非作歹,残害生灵不计其数。奇怪的是,它们好像有组织似的。每天早上鸡叫之前,魔鬼们便乖乖赶回,若迟归一步,就会被堵在山门之外,不得入内。</p><p class="ql-block"> 原来,妖魔鬼怪最怕山中的一棵桃树。此树腰围百丈,枝干粗壮,树荫覆盖整个度朔山。魔鬼们白天顺从地围坐在桃树下,仰着脸等候树上掉落的桃子充饥,夜晚才能出去。</p><p class="ql-block"> 听罢土地神的诉说,神荼和郁垒似乎看透了其中的奥秘。于是,神荼和郁垒每天在鸡叫之前,准时站立在山门的左右两边,等候魔鬼们归来。</p><p class="ql-block"> 火眼金睛的神荼和郁垒,犹如守护天宫的天兵天将,威风凛凛,目光炯炯,注视着归山的每一个魔鬼。不管你回来的或早或晚,只要是作恶的鬼怪,全被神荼和郁垒一眼看穿。作恶的魔鬼早吓得浑身筛糠,瘫倒在地。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神荼和郁垒冲上前去,三下两下将恶鬼擒拿,用芒苇绳捆住,让老虎吃掉,以绝后患。自此,度朔山一带再无魑魅魍魉出没施虐。迁逃的山民相继从外地归来,开始了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安乐生活。</p><p class="ql-block"> 神荼和郁垒驱鬼佑民的壮举,感动了山民。大家纷纷送来山珍佳肴,都被神荼和郁垒一一谢绝。腊月除夕,大雪铺天盖地,神荼和郁垒仍坚守山门。次日早晨,当人们把热腾腾的年饭送到山门时,发现神荼、郁垒变成了两棵苍劲挺拔的桃树,在风雪中傲然挺立。见此情景,山民们立刻叩首礼拜,感恩戴德的呼声不绝于耳。后来,人们在自家门口种上了桃树,以纪念、感谢神荼和郁垒的功绩。玉帝闻之,倍受感动。遂召见神荼和郁垒,问其是否愿意留在人间,造福众生。神荼、郁垒欣然应允。于是,玉帝把二人的灵魂降临到秦家和尉家,分别转世为秦叔宝和尉迟恭,成了威武天下的唐朝名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日,唐太宗对忠相魏征说,朕夜里常做噩梦,遭恶鬼追杀,给朕出个主意。魏征说,这好办——把秦叔宝和尉迟恭的画像挂在门口即可。此举果然有效,太宗大悦,遂下令公卿士庶一律照办,以此驱鬼辟邪,保佑天下平安无事。</p><p class="ql-block"> 宋代的造纸和刻板印刷术发明之后,宋太祖下令把秦叔宝、尉迟恭的画像贴在大门上。并把刻有秦叔宝、尉迟恭的画像,或写有“保佑平安”字样的桃木板挂在大门两边。这桃木板,就是桃符。宋太祖乾德二年除夕,后蜀君主孟昶亲笔题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诗句,成了中国的第一幅春联。而同朝宰相王安石《元日》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则拉开了春节贴春联的大幕。</p><p class="ql-block"> 桃符传千古,春联续春秋。中华春联自诞生之日起,就宛如一朵独放光彩的奇葩,代代相传,并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从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双手辟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到大清乾隆皇帝的“天地三阳泰,乾坤万国春”。再到一代天骄毛泽东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等精品佳联,无不闪耀着中华春联文化的灿烂光辉,引领着春联文化发展的锦绣前程。</p><p class="ql-block"> 当今欣逢太平盛世,神州大地处处成了人心向往的桃花源。每逢新春佳节,光彩夺目的大红春联贴遍城乡千家万户。祈福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美好憧憬,已变成现实。春联兆吉祥,春联添喜气。这抑或是千古桃符精魂的传承延续,抑或是中华春联文化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曹世斌,巩义人,笔名:春风,中共党员,高级教师,河南小小说学会、郑州市作家协会、巩义市杜诗学会会员,退休后热心公益,创作诗文,部分作品获奖,著有诗词集《春风和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