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和我小弟李川相差十岁,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知道,家里孩子多,大的带小的义不容辞。记得我十一二岁的时候,李川不到两岁,只要有同学约我玩,我就得回家带上弟弟,那时没有儿童车,出去玩儿,全靠背,而且渐渐地成了“熟练工”,弟弟往我背上一趴,我两手十指相扣,托起就走,做游戏,跳皮筋,那都不是事儿,去哪玩儿都是“负重前行”,天长日久,我的手指中间的关节长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但那时我毫无怨言,替妈妈带孩子天经地义。为了跟伙伴们玩儿,放学不等妈说,背起孩子就走,夏天热得我后背一层痱子不说,生生给我弟弟晒出一脑袋痱子,又变成了疮。现在想起来我真自私。</p> <p class="ql-block">我们亲爱的妈妈</p> <p class="ql-block">我和李川,我我19,川弟9</p> <p class="ql-block">我和妹妹李立</p> <p class="ql-block">姊妹俩</p> <p class="ql-block">李川何丽萍夫妇</p> <p class="ql-block">何丽萍20岁</p> <p class="ql-block">我弟弟李川从小就喜欢写诗作词,记得他十几岁时就经常往很多刊物投稿。也不知道哪来的那股执着劲儿,用“废寝忘食”来形容都有点苍白无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七折腾八折腾,折腾到“二炮”文工团任创作室主任。</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李川,河北昌黎人,国家一级编剧,撰稿人。先后在昌黎县文工团、城关供销社和唐山陶瓷厂、计生委、文化局以及河北省歌舞剧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等单位工作,曾任《唐山计划生育报》编辑、《通俗歌曲》《词刊》特邀编辑。</p><p class="ql-block">自1976年起,开始学习歌词创作。1978年由其作词的《夜来香你为什么夜里开放》被作曲家唐诃谱曲后,分别由歌唱家陆青霜、于淑珍等人演唱、灌制唱片:1987年创作的大型音乐剧《红腰带》在河北省戏剧节展演中获创作二等奖;1988年创作的歌词《中华之声》获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举办的首届"如意杯"成才之路大选赛第二名;1997年至2000年,由其作词的《我们的希望小学》《村务公开栏》《晒盐的汉子》等歌曲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其中《我们的希望小学》还获文化部"文华奖",《晒盐的汉子》《哨所的月光》获中国音乐家协会"金钟奖"。另有多首作品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各种奖项,完成二百余次各类演出撰稿、活动策划案。《故园之恋》《香港别来无恙》《天上的云地上的人》等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记得爸妈健在时,常常以老儿子为骄傲。我妈上街遇上小书亭,就会问,你们这儿有《通俗歌曲》吗?“有啊!”“给我来一本”,有时人家也好戏儿,问:“老太太还喜欢唱歌?”“这上面有我老儿子写的歌!”然后,就不厌其烦地翻找,由衷地炫耀一番。周围的人投来羡慕的眼光,她买了一本,非常满足地回家了。</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我爸病了,躺在床上,眯眼不睁,突然电视上传了陈汝佳唱的《故园之恋》,我爸腾一下子,精气神突起,大声招呼我们,快来看电视,唱我老儿子的歌呢!</p><p class="ql-block">我也特别理解父母的心情,希望孩子们能做出点成绩。</p> <p class="ql-block">前几天,弟弟和弟媳从北京到我这儿小住几天。可把我们兴奋坏了,妹妹李立也来我们这儿凑热闹啦,好几年没这样聚了,唠不完的嗑,叙不完的情。(摄影师李立)</p> <p class="ql-block">我弟弟李川从小就特别懂事,孝顺父母。抢着帮妈妈做家务。所以眼里有活,心灵手巧。工作后,虽然离家很远,只要爸妈有事儿有病,得知,立马到位,爸妈住院,他不光手脚麻利,护理那套业务呗熟,不怕脏不怕累。因为他岳父岳母老年痴呆多年,一直跟他们一起生活,练就了一身伺候老人的本事。岳父连女儿都不认识了,就一天天找李川,到下班点,到门口等着,嘴里不断念叨着:“李川咋还不来呢!”</p><p class="ql-block">前几年我妹妹李立,(李川二姐),有病住院,他立马从北京赶到秦皇岛人民医院,一会儿都没休息,马上投入护理工作,按摩喂饭,倒屎倒尿,晚上陪住,整整陪了一个多星期。</p> <p class="ql-block">这张是用自拍杆拍的,妹妹李立是个勤快人儿,吃完饭就抢着洗碗。</p> <p class="ql-block">他们看到我画的大柿子,突然激起了某根神经,唤起了基因里的艺术细胞,提笔就开始了“大手笔”。</p> <p class="ql-block">弟媳特别好学,开始学习画大柿子。一招一式,大家风范,一会儿就画了一大堆。</p> <p class="ql-block">李川也不甘落后,起笔就不凡。</p> <p class="ql-block">看着他俩认真的样子,我有信心让他们喜欢上画画。</p> <p class="ql-block">吃完饭后,李立去洗碗,我们四个来个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起去了西港花园,弟妹要看看大海,为了让弟妹留几张“经典”,把我的白色羽绒服换给了她,本来她就长得漂亮,穿着白里透红的大衣,更显靓丽。我换上她的衣服,有人说像座山雕。</p> <p class="ql-block">弟弟弟媳他俩是在县文工团好上的,当年十七八岁。弟媳跟着我弟弟“转战”南北,后来她也到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学习过几年,很有天分。年轻时长得很漂亮,再后来一起进京,住在二炮,在附近街道工作,直到退休。</p> <p class="ql-block">好像是1978年,准弟媳去广州拍电影,当时我老伴儿在广州当海军,常常去“探班”,带去好多好吃的,分享给大家,当时他们一起拍电影的还有演员刘晓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