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叹为观止•巴黎歌剧院|Opéra de Paris

XO

<p class="ql-block">巴黎歌剧院(Palais Garnier),又称加尼叶歌剧院,是巴黎最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这座建筑是法国建筑师夏尔·加尼叶(Charles Garnier)的杰作,于1875年正式开放,象征着巴黎第二帝国时期的奢华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1979年,巴黎歌剧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象征。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不仅是巴黎的文化象征,也是全球音乐艺术的殿堂,被誉为“时光沉淀的艺术殿堂”,不仅是法国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巴黎歌剧院是折衷主义的代表,它是古希腊罗马式柱廊、巴洛克等多种建筑形式完美的结合,规模宏大,精美细致,金碧辉煌。歌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繁琐的古典元素雕饰。建筑外形采用古典建筑中惯用的上、中、下三段式‌:</p><p class="ql-block">‍上层‌是左右对称的罗马风格三角顶,拱形山花造型取自古典神庙建筑‌。</p><p class="ql-block">‍中层‌是一排宏伟的柱廊,采用巴洛克风格的双柱和小壁柱,间隔大型开窗,开窗顶上有圆形“牛眼窗”‌。</p><p class="ql-block">‌下层‌是意大利式的七间连拱形门洞,与顶层拱形山花和中层柱廊、开窗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屋顶南北两侧各有一座对称的鎏金女神雕塑,是由法国雕塑家戈梅里于1869年完成的作品。左边的雕塑为《诗意》,右边的雕塑为《和谐》。绿色穹顶之上的青铜雕塑正中是阿波罗高举竖琴,左右是诗歌和音乐之神,是雕塑家埃梅•米莱特(Aime Millet)的作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表着音乐与戏剧艺术‌。</span></p> <p class="ql-block">巴黎歌剧院建筑外立面正在进行一项宏大的修复工程‌。这项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抵御污染、热冲击和材料磨损对这座19世纪建筑的破坏。在修复期间,巴黎歌剧院与艺术家JR合作,在脚手架上创作了一个巨大的错视画洞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赏视角,仿佛置身于“岩石与光”之间。这一艺术项目不仅为修复工程增添了一抹艺术气息,也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了建筑与历史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侧入口广场上的加尼叶雕像。拿破仑三世计划改造首都巴黎时,便公开选拔这座歌剧院的建筑设计师,获胜者就是当时默默无闻、年仅35岁的加尼叶。当年皇后问加尼叶将以何种风格来设计歌剧院,加尼耶回答:“将以拿破仑三世陛下的风格,皇后陛下!“以此表明歌剧院的风格独一无二。</p><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加尼叶设计建造巴黎歌剧院的卓越贡献,1903年歌剧院在西入口广场建造了这座加尼叶纪念碑,并以加尼叶的名字为歌剧院命名。</p> <p class="ql-block">东边入口及前面的人形灯柱。歌剧院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边阁,旧时,东侧边阁为贵族入口,西侧边阁为皇帝的专属入口。</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皇帝的马车能够直接到剧院入口处,在西边阁的两侧修建了两个对称的弧形大斜坡。故歌剧院东西两侧建筑结构并非完全对称。</p> <p class="ql-block">巴黎歌剧院正门两侧拱门旁各有二组三米多高的群雕,从左至右分别是《诗歌》《音乐》《舞蹈》《戏剧》。</p><p class="ql-block">‍法国雕塑家弗朗索瓦·朱夫罗伊 (FrancoisJouffroy)的《诗歌》。</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雕塑家尤金·纪尧姆(Eugene Guillaume)的《音乐》。</p> <p class="ql-block">法国雕塑家让·巴蒂斯·卡尔波(Jean-Baptiste Carpeaux)的《舞蹈》特别有名,是巴黎歌剧院的标志性的雕塑。刻画了一群裸女围着一位摇着手鼓的裸体小伙子欢快地舞蹈的情景。原件收藏在奥赛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法国雕塑家让·约瑟夫·佩罗(Jean-Joseph Perraud)的《戏剧》。</p> <p class="ql-block">建筑师巧妙地运用了十几种材料,包括斑驳的大理石、半镀金的浮雕等,使其展现出恢宏壮美和繁复旖旎的艺术效果‌。</p> <p class="ql-block">剖面结构展示了巴黎歌剧院作为建筑杰作的复杂性和精美度。歌剧院整体构架全部用钢铁框架,共有七层之高,拥有2200个座位,是世界上最大的舞台之一,可同时容纳450名演员‌。</p> <p class="ql-block">内部装饰同样体现了巴洛克特色,极尽华丽,四壁和廊柱布满巴洛克式的雕塑、挂灯、绘画,被誉为“巴黎的首饰盒”。</p> <p class="ql-block">圆型大厅内部装饰豪华,精致的装饰以及优雅的氛围,都让人感受到一种贵族般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这是天才设计师加尼叶为了名垂青史,匠心独运的设计。他巧妙地将自己的大名和剧院的建造时间镶嵌进前厅天花板上的浮雕中,展现了他对这座建筑的深厚情感和独特匠心‌。</p> <p class="ql-block">作曲家雕像不仅增添了空间的艺术氛围,也向人们展示了音乐史上的伟大人物。</p> <p class="ql-block">浮雕、壁灯与整体洛可可风格的氛围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奢华而优雅的艺术氛围。</p> <p class="ql-block">中殿,穿过入口圆形大厅后,是通向宏伟楼梯的通道,中殿高达三十米,设有通往门厅和表演厅不同楼层的双螺旋楼梯‌。</p> <p class="ql-block">楼梯由多种大理石建造,是歌剧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楼梯周围环绕着拱门和雕像,天花板上的壁画美轮美奂,楼梯顶部的大型火炬架更是增添了一份庄严。…这组处理过的照片没人,想象一下手提裙摆,款款拾级而上风流贵族…</p> <p class="ql-block">楼梯背面的皮媞亚雕像是19世纪的女雕塑家马塞洛(Marcello)于1870年创作的。皮媞亚,古希腊帕纳塞斯山上林间的德尔斐神庙的女祭司,她以传达阿波罗神的神谕而闻名,被认为能够预见到未来的预言之神。</p> <p class="ql-block">多色大理石将整个楼梯装饰得无比华丽,完美呈现了高贵奢华的洛可可风格。楼梯转角处是阿尔伯特·欧内斯特·开利·贝勒斯 ( Albert-Ernest Carrier-Belleuse) 的擎灯女神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大楼梯上方天花板上浮雕和绘画,描绘着许多音乐寓言传奇故事。由画家伊西多莱·拜勒斯创作。</p> <p class="ql-block">通往剧场观众席的入口处,两侧各伫立着悲剧和喜剧女神雕像。左侧女神手握剑柄,剑下挂一面具为悲剧女神;右侧女神手持竖琴则是喜剧女神。</p> <p class="ql-block">彩色大理石楼梯在金色灯光照射下闪闪发光,从悲剧女神和喜剧女神两侧的楼梯继续向上走,可去往包厢。</p> <p class="ql-block">从二楼的小阳台,看用各色大理石装饰的廊道大厅室内,千种风情,万般气派。</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两侧回廊,是中场休息时的社交场所。</p> <p class="ql-block">二楼的回廊,陶瓷马赛克天顶画由华丽的金底和色彩缤纷的马赛克瓷砖拼贴镶嵌而成,廊柱也布满了巴洛克式的雕塑、造型优美的挂灯和大幅的油画作品,不留一丝空白。</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歌剧院的社交场所,装饰豪华,四壁和廊柱布满巴洛克式的雕塑、挂灯和绘画。</p> <p class="ql-block">这些金色面具雕塑让人联想起音乐剧《剧院魅影》。这部音乐剧的部分场景就是取景于巴黎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加尼叶一生追求完美,据说,为了让剧院达到极为奢华的效果,聘用了一个由13位画家、73位雕塑家、14位装饰艺术家组成的庞大装饰团队。为了寻求各种名贵的装饰材料,加尼叶跑遍欧洲。整个歌剧院预算为3540万法郎,加尼叶应得25%左右,但他只拿了2%,其余全部补贴在装饰材料和聘请艺术家上。他的这种精神境界,赢得了人们尊重。</p> <p class="ql-block">长廊的尽头是一个清新明亮的圆形大厅,天花板上装饰着彩绘天花板,描绘了各种寓言故事‌。</p> <p class="ql-block">可惜这次进不观众厅,只能在一个开放的包厢里拍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观众厅拥有近2000个座位,天花板上的画作是芭蕾舞者在巴黎歌剧院表演时的模样,由马克·夏加尔绘制。夏卡尔出生于俄罗斯,他曾说:我的艺术需要巴黎,就如同树需要水一般密不可分。</p> <p class="ql-block">一个传世的杰作,让人人都能成为瞬间中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所有美,让人体会文明的高贵…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历史建筑的保护是世世代代的事,致敬所有为之做出努力的人…</p> <p class="ql-block">还会再来的…等妳再露修复后的笑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