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录38.

英子

<p class="ql-block">20250102—20250120</p> <p class="ql-block"><b>贵人</b></p><p class="ql-block">贵人,就是那些能够改变你命运的人。当你展现出了某种光芒而被高位的人看到,觉得你有培养价值,或会成为他的精技或精神的继承者后,便会热诚地指点你。随后,你所要做的,就是要紧随贵人的指点,专心地让自己发光,实现自己的价值。若能这样,你的命运和人生或将改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大道至简</b></p><p class="ql-block">真正的高人,极致坦诚,会把时间花在自己身上,提高认知,提升能力和心性。俗人才会把时间花在别人身上,巴结奉承,趋炎附势。底层的人才谈人情世故,高手都是价值的对等交换。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活得尊严就够了</b></p><p class="ql-block">有尊严地活就够了,自己的生命自己应有支配权。不可苟生,至于死,骨灰撒了就是了,无需续费。估计在永恒的泯灭中,用不了多久,就没人再为你的墓地续费了。注:讨论活得尊严与墓地续费问题。</p> <p class="ql-block"><b>智者携手共进,愚者自顾独行</b></p><p class="ql-block">当你结识的人渐趋多样时,便会发觉越是卓越的人越有涵养,且会彼此砥砺,彼此成就,联袂奋进。故而,与一众有境界的人并肩,一同驰骋。智者常携手共进,愚者多自顾独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自己不醒悟,他人如何渡;自己若醒悟,何需他人渡?</b></p><p class="ql-block">一段让人茅塞顿开的话:“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快乐的人,只有想得开的人。世间万物都在治愈你,只有你不肯放过自己。​你把自己逼到抑郁,把自己气得一身病。然后,除了自己难受,什么也改变不了。尼采说:世界上所有的事,除了生死,其它都是擦伤。”想得开,便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心小了,事儿就大了;心大了,事儿就小了。自己不醒悟,他人如何渡;自己若醒悟,何需他人渡?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婚姻能否幸福,找对人是个中的绝对</b></p><p class="ql-block">作家李娟说:“没有人因为单身而死,却有人因为选错了伴侣而失去生命。找对人,陪你荡秋千,一生浪漫;找错人,一起上华山,华山论剑,决一死战;找对人,同甘苦共患难;找错人,水深火热,肝肠寸断,无力回天!”婚姻不是任务,它是两个生命互相吸引而完美的结合。找到对的人,会产生1+1&gt;2的效应。选到错的人,绝对是负面的,甚至会把整个人生搭进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睿智者,必自我</b></p><p class="ql-block">马斯克说:“我不介意被讨厌,因为渴望被喜欢是一种弱点,而我没有这个弱点。我的人生之所以开挂,是因为突然意识到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那些我曾经认为很牛的人,那些我曾经遥不可及的事,当我走近他们时,突然发现他们也不过如此。他们的成功充满了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而在这个随机的世界里,只要你行动快一点,胆子大一点,勇气足一点,你就有可能比别人成功的快一点。”</p><p class="ql-block">他还说:“我内心强大的秘诀是我永远喜欢我自己。我有勇气敞开心扉,去接受一切变化,但我永远不会因为别人的反应而惶恐不安,不因外界的评价而自我怀疑。我允许自己被否定,但我无需被认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精神空虚与无知</b></p><p class="ql-block">精神世界越是空虚的人,越是需要物质的充盈;而精神世界丰富的人,对外界的需求其实很少。越是无知的人,对于他们无法理解的人和事物,越是充满敌意和攻击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生命的底层逻辑</b></p><p class="ql-block">善良的人,都是有灵性的人;人愈善,则灵性愈高。底层由于资源的稀缺和竞争的激烈,往往充满着算计、抱怨和仇恨。底层的人,动物性十足,像狼。而高灵性的人身处其中,则会是一只让狼群垂涎欲滴的肥羊。如果高灵性的人不幸生活在底层,那么他的善良和悲悯很容易被利用,他的宽容和大度会被视为软弱。高灵性的人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他总是为丑陋的人性感到痛苦,为沉沦的众生感到悲伤。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人,不可为精神寄托</b></p><p class="ql-block">叔本华说:“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音乐,可以是书籍,可以是工作,可以是山川湖海,但唯独不可以是人!”为什么?因为人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凉薄的物种,善变是它的本质。今天接受住考验,明天就有可能叛变,过去是战场上的仇人,明天就能成为利益上的伙伴。利的诱惑足够大,害的威胁也就足够大,他们什么都可以放弃。如果把人作为精神寄托,那就是在赌人心,赌人性,十有八九会落空。如果你依赖一个压根就不稳定的东西,且抱有过高的期待,必定会伤痕累累,以失败告终。生命本来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所有关系的本质,其实都是一场阶段性的陪伴,仅此而已。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人生这趟旅行,能陪伴到最后的,只有自己</b></p><p class="ql-block">年龄大了才明白,人生所有的关系,不过都是相识一场。儿时最好的玩伴,初中最好的同学,一二十年交心的朋友,到最后无一幸免,全部成了人生的过客。因为走着走着,生活就没了交集,圈子也不一样了。现实就是这样,不管你是穷是富,是平淡还是辉煌,走着走着,到最后就剩下自己了,且能陪伴到最后的也只有自己。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智慧的活法</b></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最智慧的活法,就是看淡得失,看轻生死,看透无常,宠辱不惊,去留随意,来时皆大欢喜,去时两手空空。我们来时一无所有,去时一无所有也是正常。一生得到的,也仅是暂时的拥有,失去也不值得悲哀感伤。看淡得失,不计较,不在乎。世界本就无常,未来变幻莫测。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当下,不为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不为将来的事情焦虑不安。正如尼采所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自己坚强才最重要</b></p><p class="ql-block">生命里能感同身受的人少之又少,而能将感受或情感完整地表达的人就更少了。其实,自己坚强才最重要。注:对理解别人苦难的讨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人生精要</b></p><p class="ql-block">巴菲特说:“人一生应当专注于三件事情。首先,找到赚钱的方法。其次,专注于自己的特长。第三,与优秀的人为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生命的终极是虚无</b></p><p class="ql-block">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向往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注:节自尼采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人精神的三种境界</b></p><p class="ql-block">尼采说: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尼采慧语</b></p><p class="ql-block">真正的思想家最最向往的是闲暇。与此相比平凡的学者却回避它,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处理闲暇,而此时安慰他的是书籍。</p><p class="ql-block">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节自《尼采遗稿选》</p><p class="ql-block">害虫叮人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因为它们要维持生命。批评家也一样,他们需要我们的血,而不是痛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自我奋斗,不是自私行为,而是对社会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亚当·斯密说透了为社会贡献的精髓:你不要整天想到怎么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效劳,你只管为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做事就行。因为当你和其他人都把自己的利益服务到最大时,尽管你的主观愿望没有想到是为社会而做,但实际效果是你为社会、为集体做出了最大的贡献。他还说:“我们获得晚餐不是因为屠夫、酿酒师或面包师的好意,而是出于他们对自己利益的考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自利与自私</b></p><p class="ql-block">斯密对“自利”与“自私”的区分有着深刻的洞见。在他看来,“自利”行为虽然是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但这并不必然导致对他人或社会的负面影响。相反,“自利”可以通过市场机制促成合作和资源的有效分配。例如,商人通过提供商品和服务来追求利润,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种行为虽然出自个人利益的考虑,但也服务于社会。这种“自利”不同于“自私”。后者意味着纯粹的个人利益追求,不顾及他人利益,甚至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斯密批评损人利己的行为,认为它破坏了市场的公正和效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活得通透时的样态</b></p><p class="ql-block">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注:节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素与雅</b></p><p class="ql-block">美到了极致,一定是素和雅。人生的至高境界是,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快乐,而是平静。心所要的,不是足够多,是足够欢喜,足够平静。人生的境遇虽不可捉摸,心智却可以扭转。心有正念,一切欢喜。生活的风景不在别处,当下的每刻都能活得饱满、有力量,那自己就是风景。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投资大师的认知</b></p><p class="ql-block">巴菲特说:“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不是金钱,不是权力,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掌握逆向思维的人,都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领悟它,让你能看透所有事物的本质,窥视所有高手背后隐藏的思维密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b></p><p class="ql-block">佛家一段通透的话:“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旧人无需知近况,新人不必问过往。人生聚散本常事,心动皆是因,所受皆是果。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前世缘,今生遇,来世回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往事不回头,余生不将就</b></p><p class="ql-block">佛家另段通透的话:“缘起缘灭缘自在,情深情浅不由人。世人皆有渡口,各有归舟,山水一程,人各有命。往事不回头,余生不将就。见过花开就好,何必在意花落谁家。珍惜该珍惜的,放弃该放弃的,好好爱自己,才是终身的浪漫。不必执着,不必强求,不要和往事纠缠,因它已随风而逝。不要和现实执拗,因你还要过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真幸福,是心安、神自得、身无恙</b></p><p class="ql-block">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间情,世间爱,放不下,舍不得。只为碎银几两,碌奔波,心俱疲,神不守。以为有了钱财,便有宏福。却不知,真幸福,是心安,神自得,身无恙。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善者独来独往,恶者成群结队</b></p><p class="ql-block">这个世界很多时候表象是反的。比如,扎堆的人,人缘好的人,多数时候并不善。在自然界,强者总是独行,弱者才成群结队。真善者因无法折善,无法昧良心,只好选择独行;而恶者因其伪善,顺应庸俗与虚伪,便融入恶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老戴其为</b></p><p class="ql-block">老戴其为,是中国商人的典型做法。只挣得合理利润,最终便把西方那些高高在上的东西,打下了神坛。注:讨论杭州隐士音响创始人老戴的经商之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精彩人生</b></p><p class="ql-block">蔡老爷子,一生活得精彩。美食、美人和美誉皆占,卑人只能望其项背啊!注:谈蔡澜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b></p><p class="ql-block">尼采说:“一个人的精神层次越高,心理越健康。心理越是健康的人,越通透阔达,柔和从容,越不屑于勾心斗角,蝇营狗苟,故而没有心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通透豁达,柔和从容。他们有稳定的情绪,清晰的认知,独立的判断,知道内心的真实需求,并为之而努力争取。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腹有诗书气自华</b></p><p class="ql-block">苏轼曾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文化是精神的渗透</b></p><p class="ql-block">是的,文化是精神的渗透与征服。如果一个民族不能在文化上,让别人接纳并效仿,就难以真正地征服他人。注:关于文化征服的讨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高附加值的商品,多是艺术品</b></p><p class="ql-block">中国商品的核心问题是缺乏艺术品质。附加值高的商品,多是艺术品,至少是工艺品。在高端商品领域,商品即要好用,又要好看,更要耐看。注:关于中国商品低价原因的讨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利益交换</b></p><p class="ql-block">95%的穷人所以贫穷,都是自带白嫖思维,这是致命的原因。因为天下根本就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的人脉只是表象,背后都是价值与利益交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人脉与价值</b></p><p class="ql-block">罗翔说:“年轻的时候,别把太多心思放在人脉上,不是因为人脉不管用,我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人脉特管用,不是一般的管用。但问题是,这世界上所有社交关系的法则都是利益互换。如果你自身实力不够,你是不可能有什么厉害人脉的。”社会的真相是:任何关系,实力为首,利益为尊。对任何人都不要抱幻想,感情并不值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是价值导向。别人对你的态度,便是你的价值体现。真正能决定你人脉关系的,永远是你自身的价值与实力。处心积虑的想维护人脉,倒不如让自己强大起来。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注:一些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