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p><p class="ql-block">杨柳吐出浅浅的鹅黄,梅花绽放粉红的蓓蕾。</p><p class="ql-block">黄莺欢快地啼唱,坚冰深处溪水淙淙地流淌。</p><p class="ql-block">严冬将尽,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到来,一切美好都在来的路上。</p><p class="ql-block">迎面吹来的风,带着温润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六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月20日—21日交节。</p><p class="ql-block">大寒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p><p class="ql-block">大寒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p> <p class="ql-block">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p><p class="ql-block">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p> <p class="ql-block">古语曾言:“过了大寒,又是一年”。</p><p class="ql-block">大寒之后,年就近了,回归和团圆也就近了。</p><p class="ql-block">“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奔波的游子,也开始打点行囊,回归故乡。</p><p class="ql-block">兜兜转转,一路别离,一路遇见,一路奔赴,只为这一场重逢的团圆。</p> <p class="ql-block">食糯:在大寒时节,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p><p class="ql-block">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除旧布新:大寒期间,农历腊月也接近尾声,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p><p class="ql-block">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p><p class="ql-block">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p> <p class="ql-block">尾牙祭:做尾牙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尤其是闽台地区。</p><p class="ql-block">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p><p class="ql-block">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p><p class="ql-block">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p> <p class="ql-block">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时期的结束和新春的开始。</p><p class="ql-block">在这个节气里,我们不仅要关注气候的变化和身体的保暖,还要了解和传承与之相关的传统习俗和文化。</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在品味美食、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也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北京拈香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