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子和回忆山西青年抗战决死第三纵队成立。

太行人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转发。</p> <h3>各位宣传员同志们,抗战初期,我山西青年,面对强敌入侵,在国、共、阎三方合作的背景下,投身”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争取民族生存的奋斗中,”决死队“成立后,国、共、阎三方围绕这支新生抗日劲旅的领导权问题,又是如何做的呢?</h3></br><h3>这一期,我们先给大家介绍”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的基本概念:</h3></br><h3> <h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新军的骨干力量。共分4个纵队。</h3></br><h3><strong>第一纵队</strong></h3></br><h3>1937年8月,阎锡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提议,在太原组建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总队。杜春沂任总队长,薄一波任政治委员,牛佩琮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大队,12个中队,共1500余人。部队政工干部绝大多数为共产党员担任。11月初扩编,正式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一旅,简称决死第一纵队,鲁应麟任纵队长,下辖三个总队、九个大队。后陆续组建游击第一、第二、第三团,保安第五、第六团。1940年1月,决死第一纵队在沁源纳入八路军序列,仍保留决死第一纵队番号,薄一波任纵队长兼政治委员,牛珮琮任政治部主任,郭天民任参谋长,王鹤峰任政治部副主任。6月,决死第一纵队组建太岳军区第二、第三军分区。1941年1月,兼太岳军区。8月,编入太岳纵队,改称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一旅。</h3></br><h3><strong>第二纵队</strong></h3></br><h3>1938年1月,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二总队改编成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二纵队,正式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旅,简称决死第二纵队。陈庆华任纵队长,张文昂任政治委员,艾子谦任参谋长,韩钧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四、第五、第六总队。7月至8月,决死第二纵队扩编到12个团。1939年夏,部队整编为第四、第五、第六、第十五团和游击第三团。1940年初,决死第二纵队在沁源纳入八路军序列,保留决死第二纵队番号,隶属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韩钧任纵队长,张文昂任政治委员,下辖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团。11月,决死第二纵队编入晋西北军区序列,并兼第八军分区。1942年,决死第二纵队下辖部队编为两个支队,隶属晋西北军区第八军分区。</h3></br><h3><strong>第三纵队</strong></h3></br><h3>1937年9月,山西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第十团改编为决死第三总队。李冠军任总队长,戎子和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1月,董天知任政治部主任。年底,决死第三总队转移至晋南曲沃县地区。1938年1月,决死第三总队改编成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三纵队,正式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三旅,简称决死第三纵队。陈光斗任纵队长,下辖第七、第八、第九总队。1939年底,决死第三纵队发展到六个团。受晋西事变影响,决死第三纵队内部反动军官发动叛乱,有三个多团被内部反动军官带走,同时被捕、被俘党员干部和政工干部150余人。余部一部分前往屯留西北松交一带,靠拢决死第一纵队;另一部分在高平以东地区集结,于1940年3月重新整编为新的决死第三纵队,戎子和任司令员,董天知任政治委员,李寿轩任副司令员,刘昌义任参谋长,车敏瞧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七、第八、第九团。12月,决死第三纵队兼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保留番号。抗战胜利后,编入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h3></br><h3><strong>第四纵队</strong><br></br></h3></br><h3>1938年1月,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四纵队正式组建,正式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四旅,简称决死第四纵队。梁浩任纵队长,雷任民任政治委员,马骥任参谋长,刘玉衡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总队。随后又组建游击第六团、第七团。7月,第四纵队改编为独立第七旅和独立第二○三旅,决死第四纵队番号形式上取消,但中共决死第四纵队党委仍然存在,故部队一直延称决死第四纵队。1939年晋西事变发生,决死第四纵队主动逮捕了纵队中的反共顽固分子,并迅速向岚县普明一带转移。1940年1月,恢复决死第四纵队番号,雷任民任纵队长兼政治委员,王金任参谋长,刘玉衡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十九、第二十、第三十五团和教导营。2月,改属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11月,决死第四纵队编入晋西北军区序列,与一二O师独立第一旅共同组建晋西北军区第四军分区。</h3></br><h3> <h3>我们从以上各个纵队的发展历程看到,第三纵队经历的波折最多,损失也最大,作为第三纵队领导的戎子和前辈,始终耿耿于怀,心中放不下那些生死与共的战友,四十多年后,写下了《回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三纵队》长篇文章,对那段历史做了回顾和总结,我们可以通过前辈的文章,了解我们山西的近代史实,以下是戎子和前辈的原文(红税工税史学习小组对个别之处略作补正):</h3></br><h3>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事变”,距今虽已四十二年多了,但对山西青年抗敌决死三纵队的成长、战斗和在“十二月事变”中的损失,至今我记忆犹新。为了总结这一段历史教训,缅怀为党为人民英勇牺牲的死难烈士,我不僭辞拙,聊草此文,以了多年心愿。</h3></br><h3> <h3>决死三纵队在斗争中成立</h3></br><h3>决死三纵队继决死一纵队、二纵队之后,在日军侵进雁门关、平型关,大举沿同蒲线向太原进犯时,于一九三七年九月中旬在寿阳县成立。初成立时叫山西青年抗敌第三总队(约一个团),由原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第十团改编而成,总队长由原教导十团团长李冠军担任,我任总队政治委员,暂兼政治部主任。部队成立不久即开拔南下曲沃。</h3></br><h3>决死三纵队的军政干部、队员是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第十团原班转过来的。政治工作人员是从太原军政训练班训练出来的,大部分是进步青年,其中有少数是共产党员。军事人员从团长到班长都是旧军人出身,而且是原防共保卫团的底子。学员是牺盟会会员,其中个别是共产党员。</h3></br><h3>教导十团于一九三七年四月底成立时,党交给我的任务是:利用合法身份,做阎锡山的工作,保护我党党员,发展党的工作。我那时在阎锡山那里是个“同志会”干部委员,为了便于工作,我的组织关系是单线联系,直归中共山西省工委领导,在团里,只与一个同志单线联系。</h3></br><h3>阎锡山成立决死队等新军,是在我党中央通过各种渠道,公开的,秘密的关系向他建议的。他当时正处于困境:他的旧军在大同失陷后,土崩瓦解,溃不成军。为了挽救他我即将覆灭的统治,他同意了成立新军,这在薄一波写的《刘少奇同志的一个历史功绩》一文中说的很详细,我就不再赘述了。</h3></br><h3>一九三七年九月下旬,日军一下子攻破雁门关、平型关等地,突进繁峙铁甲岭时,阎锡山惊慌失措,以为日军迅速就要冲到太原,因而他从太河岭口(雁门关内代县附近阎锡山行营所在地)撤退时,不敢沿同蒲线的大路走,而绕到五台,退回太原。当时太原仅有两个团,一个是干训团,另一个是什么团记不得了,等于一座空城。留守太原的赵戴文,没有办法,于同月二十八日急电调我驻寿阳的决死第三纵队赶到太原参加防卫。那时日本飞机已对太原进行大规模空袭,我总队赶到后,驻南郊旧正太铁路车站东南一带。我随即向山西省工委书记张友清请示机宜。友清告诉我:“我们党不赞成死守太原,特别不赞成用山西新军来守,党正通过公开和秘密关系,向阎锡山建议,不在太原决战。”他要我见了阎锡山和梁化之等人,也提出这个意见。我见了梁向他讲了这个意见后,因为事关重大,梁也不敢表示态度,只说“你等消息吧!”</h3></br><h3>过了两天,阎锡山回到太原,情景十分狼狈。</h3></br><h3>日军攻陷繁峙县城后,因在平型关战斗和进攻原平时,损失较重,迟滞了十来天,未敢南下。这时,蒋介石已调卫立煌部从河北涿县一带赶到太原。我八路军一二〇师也继一一五师开到晋北一带,一二九师也正兼程向山西进发。阎锡山和卫立煌见面后,决定改在忻口会战。</h3></br><h3>阎锡山命令决死第三纵队于十月初由太原开到曲沃。决死三纵队到曲沃后,省委指派胡熙安到总队为我和省委之间的单线联系人。不久,胡即由我推荐到汾城县任县长。胡走后,省委派杨献珍接替胡的工作。杨到总队后,和我商量好,请董天知任总部政治队主任。董大概是十一月底到决死三总队的。</h3></br><h3>教导十团改编为决死三纵队,不是一帆风顺的,是经过新旧两种力量尖锐斗争的。</h3></br><h3>决死三纵队开到曲沃后,李冠军等人不赞成改编,认为决死队不正规,不赞成政治委员制度,不愿意有一个政委来干预他们的行动和经济管理,怕废除他们的特权。但李采取了阳奉阴违的两面手法,一面不敢公开反对改编,另一方面仍按照教导十团一套老办法行事,遇事不与我商量。因之,在总队内,军政摩擦愈来愈烈。我多次找他谈话,希望他改变态度,但他执迷不悟,并不接受劝告。</h3></br><h3>李冠军其人,是一个反共旧军官,一九三六年红军东渡山西前后,他任山西防共保卫团团长,政治关系相当复杂。一到曲沃,他就与国民党军统特务拉上了关系。平素自称他同陈诚是保定军官学校八期同学,他到中央军也能吃得开等等。我们见他顽固到底,不得已报告阎锡山,要求将他调离,并提议由总队三大队大队长王子玉(比较进步)接任。阎同意了我们的意见,下达了调离李的命令,并委任王子玉为决了三总队队长。 李冠军接到调令后,拒不执行,不办理交接手续,每天在家里和他的几个亲信密谋策划,准备叛变。</h3></br><h3>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夜,李冠军带了他的几个马弁跑出城外闯进总队营盘,集合部队讲话。一时,营盘气氛十分紧张,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听李嘶喊说:“要组织西北抗日联军,到中条山去打游击。”“到哪里不能抗日,”煽动大家跟他走(实际上是带队伍投靠国民党军队)。与此同时,他把部分政工人员监禁了起来,预定叛变成功后,要先进城杀害我和董天知,事先已密令他的亲信王恒山(李派到曲沃县自卫队任军事教官的一个排长),以听见城内枪声为号,即带队伍逃跑;又密令军需官樊xx携款向指定地点逃跑待命。</h3></br><h3>在这紧急关头,我们采取了非常措施。除急电阎锡山报告李冠军叛变外,立即抽调部分军政人员和模范队(由总队抽调积极分子组成的干部候补队)封锁了曲沃县城。这时王恒山因等不及信号,就抢先枪杀我自卫队指导员王兆祥,带队伍逃跑了。我们马上电话通知绛县县长和牺盟会特派员,立即派自卫队和警察截拿王恒山。</h3></br><h3>一场叛变与反叛变的斗争,到了决战时刻,由于我党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绝大部分军人,不愿意跟李冠军叛逃,相持了一天半。第二天傍晚,阎锡山派韩栋材到曲沃,将李带回临汾,软禁起来。李自知罪恶严重,在借口上厕所畏罪自杀了。</h3></br><h3>这次事件中,除王兆祥牺牲,军需官樊xx携款逃跑漏网,王恒山在绛县被我围攻只身逃跑外,其他尚无损失。“曲沃事件”的胜利解决,为决死三纵队的发展除掉了一个大障碍。</h3></br><h3> <h3>红税工税史学习小组,是全国各地爱好财税史研究的退休老同志组成,建有唯一“中国近代财税历史资料信息库”,欢迎读者朋友们分享革命前辈的光荣事迹,我们补正后,义务代为发布。<br></br></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bl_S_n9YPcjCJKzRdccRr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