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少林寺一日游 25.1.20.

馨1

<p class="ql-block">  去年是在北海避寒,两个月的时间,把北海及周边的五个城市(包括北海合浦防城港钦州东兴南宁)的主要景点逛了个遍,甚至有的景点去了几次,的确不虚此行。今年来到了福建泉州旅居,希望能够大饱眼福,逛遍泉州的知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b>  这里是知名景点南少林寺</b>,又名“镇国东禅少林寺”, <b>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清源山</b>东岳山麓,占地面积近500亩。<b>少林寺始建于唐朝,兴盛于两宋,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b>,是中国禅宗名刹、南派少林武术发祥地。 <b>南少林寺与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并称为泉州四大丛林。</b></p> 清源山少林禅寺 <p class="ql-block">  泉州南少林寺遗址始建于唐代,毁于遗址仅存一个小庙。<b>1992年地方政府投资重建南少林寺</b>,并列为文物的保护单位。</p> 唐龙朔元年(661年)前后,智空入闽在清源山麓建筑少林寺。 唐天佑元年(907年),南少林寺僧反对王审知叛唐附梁,导致泉州南少林被毁。北宋时南少林寺被诏修。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泉州清源少林寺僧众反蒲寿庚之降元,少林寺再次被毁。明洪武年间再次被诏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为铲除福建沿海的反清力量,朝廷降诏焚毁泉州南少林寺,可谓多灾多难。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90年代,泉州市佛教界和地方知名人士决定在原址重建南少林寺,至1997年建成大雄宝殿、五观堂及僧舍等,同年,<b>常定法师出任泉州少林寺住持</b>(经泉州市佛教协会聘任),并于次年任武僧团团长。</p> <p class="ql-block">  1992年10月,泉州市佛教界和地方知名人士决定在原址重建南少林寺,至1997年建成大雄宝殿、五观堂及僧舍等。</p><p class="ql-block"> 考古发掘为泉州许多重要的文化遗存,带来了重要的佐证。在泉州市区北郊“少林寺”遗址周边宋代和尚墓出土的两个骨灰罐中,其中一个盖着宋代芒口彩青瓷碗刻画的4尊武僧像。这一发现成为南少林泉州历史遗存的有力佐证。</p> <p class="ql-block">  自1992年以来,经过多年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无论是建筑物,石雕,长廊等十分具有建筑美感。</p> <p class="ql-block">  少林寺景点游览线路</p> 南少林寺建筑物设计得很美。 <p class="ql-block">  根深叶茂菩提树 <b>第一福音</b></p> 很喜欢寺里的石雕。 寺里还养了孔雀 <b>佛肚树</b>的茎基膨大为卵圆状棒形,似弥勒佛的突鼓肚皮,因此得名。叶片盾状近圆形,3~5裂,叶面翠绿。其花序为聚伞花序,橘红色,鲜艳夺目。 佛肚树是大戟科麻风树属的直立灌木,株高可达1.5米,茎基部或下部通常膨大呈瓶状,枝条粗短,具散生突起皮孔,叶盾状着生,近圆形或宽椭圆形,先端圆钝,基部平截或钝圆,托叶分裂呈刺状,宿存。花序顶生,具长总梗,裂片近圆形,花瓣倒卵状长圆形,花药与花丝近等长,子房无毛,蒴果椭圆状,种子平滑,花期几乎全年。‌‌<br> 文殊阁 藏经阁 <b>鼓楼</b> 普贤阁 天王殿 天龙阁 少林禅寺 佛 养艺轩 大雄宝殿 泉州少林寺书画院 <b>  演武厅,用于武术表演</b>,形式上与泉州少林寺的观音阁相似。 非遗传习馆 <b>少林寺演武馆</b>。进入泉州少林寺是免门票的,但观看演出的收费标准<b>50元/人</b>,且无论是否有座位,场场暴满。 南少林寺武术与南音、南戏合称“<b>三南</b>”,是泉州最具分量的文化名片,其武术五祖拳更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僧团汇集南少林各种功夫,在各种重大文化交流活动及武术比赛中屡创佳绩,先后同1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文化交流,接待外国武术弟子3000多人次,来寺寻根、习武、参访。南少林寺已被中国侨联批准为“中国华侨文化交流基地”、被省台办批准为“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 <p class="ql-block">  佛门子弟练功之处。</p> 小武僧 泉州少林寺真是个奇特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每次去都能<b>让人感受到武术之道传承的力量</b>。 千年桂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