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雾重方奇景,黑子红光共斑斓

马老师在旅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昵称:马老师在旅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号:1844117 </span></p> <p class="ql-block">由于本文深受读者欢迎,因此又做了更新,不仅增加了两日的太阳黑子拍摄作品,而且也添加了一些太阳黑子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拍摄日出那灿烂的霞光,是众多摄影爱好者心中的向往。然而,能在拍摄日出之时捕捉到太阳黑子的奇妙景象,尤其是那最为壮丽的太阳黑子照片,却鲜为人知。下面,我将分享今年6次拍摄到的日出时分的太阳黑子照片,带您领略这独特的天文之美。</p> <p class="ql-block">赋首诗做个总结概括:</p> <p class="ql-block">日出霞光映海天,黑子隐现雾中悬。</p><p class="ql-block">寻常难觅其踪影,全食滤镜始得见。</p><p class="ql-block">良机天赐难再遇,奇景变幻瞬息间。</p><p class="ql-block">初升雾霭添奇景,黑子红光共斑斓。</p> <p class="ql-block">根据最新的观测和预测,目前太阳正处于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内,该周期于2019年12月正式开始。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及NASA的预测,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峰值预计将在2024年4月至2025年2月之间到来。此外,有专家预测太阳黑子活动的极大值可能会在2025年7月左右达到。</p><p class="ql-block">因此,2025年确实处于太阳活动的高峰期,期间太阳黑子数量、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将显著增强。所以现在是太阳黑子的最佳观测期,要掌握好时机,不要错过!</p> <p class="ql-block">以下谈谈拍摄体会:</p> <p class="ql-block">当太阳刚刚破晓而出,整体从晨雾中缓缓浮现时,这便是最佳的拍摄时机。此时,太阳的光线尚未过于强烈,太阳与其周围环境的反差还未达到非黑即白的程度,仍在相机的分辨极限之内。将ISO数值调至最低,光圈尽可能缩小,快门速度设定在2-3000/秒之间,根据取景器中的实时情况适当调整参数,以捕捉这稍纵即逝的美景。拍摄太阳黑子需要使用超长焦镜头,我使用了佳能RF100-500mm镜头的500mm端,再加上了4倍数码焦距(正好无需剪裁)。</p> <p class="ql-block">经过几周的连续跟踪拍摄,我不仅记录下了太阳黑子的精彩瞬间,还发现了更多有趣的天文现象。例如,太阳黑子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太阳表面的轮廓线也并非平滑,而是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纹理,颜色亦随之变化,这些细节为日出时的太阳黑子照片增添了更多的层次感和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以下简要介绍一下太阳黑子现象:</p><p class="ql-block">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色区域,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之一。</p><p class="ql-block">1.基本特征</p><p class="ql-block">• 外观:太阳黑子看起来比周围区域更暗,这是因为它们的温度比光球层的平均温度(约5500℃)低,通常在3000-4500℃之间。</p><p class="ql-block">• 大小和形状:黑子大小不一,小的直径可能只有几百公里,大的可以达到数万公里。</p><p class="ql-block">• 结构:黑子通常分为两部分:中心的暗区称为“本影”,周围较亮的区域称为“半影”。</p><p class="ql-block">2.形成原因</p><p class="ql-block">• 太阳黑子的形成与太阳磁场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3.活动周期</p><p class="ql-block">• 太阳黑子的活动具有周期性,平均周期约为11年,称为太阳活动周期。</p> <p class="ql-block">太阳初升之际,若无晨雾的遮掩,太阳光将过于耀眼,巨大的反差使得没有特殊滤镜的情况下难以拍摄出色彩斑斓的太阳黑子照片。然而,若晨雾过浓,当太阳从云雾中探出头来时,黑子也可能被浓雾掩盖,因此,晨雾的浓淡恰到好处才是拍摄太阳黑子照片的关键所在。</p> 拍摄地: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富力湾。<div>拍摄时间:2025年1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