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功勋,传承荣光<br><br>70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授衔仪式,众多将领获勋,他们以非凡智慧与无畏勇气,铸就不朽功勋。2015年,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在开国将帅林栽种1614棵云杉松,还举行了开国将帅堂揭幕仪式,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基地。今年,在授衔70周年之际,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传承先辈们的精神,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不懈奋进 。 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br><br> 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双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路1号。<br><br>“忆几代风云魂牵百将经纶志,引四时烟雨情重九州锦绣篇”作为全国首座以将军文化为核心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承载着厚重历史与崇高精神的博物馆2011年8月正式落成,5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宛如一部恢弘巨著,等待着世人翻阅。其馆名由刘精松上将题写,笔力遒劲,尽显庄重权威。<br><br> 馆内,七个展厅如璀璨星辰,各自闪耀着独特光芒。领袖艺术、老红军与士兵、开国将帅、将帅艺术、将军艺术、伟大领袖、开国将帅堂,串起历史的脉络,铺展英雄的画卷。博物馆还设有两个特色个园区,将军文化园内,千名将军墨宝碑林林立,篆刻1080位共和国将军书法,将帅林文化园,开国将帅林碑、共和国开国将帅林庄严肃穆,栽种1614位开国将帅云杉松,馆内藏品琳琅满目,35类15000余件,每一件都诉说着一段峥嵘岁月。尤为珍贵的是1150位共和国将军的13500幅书画作品,墨香四溢,宛如“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彰显着将军们的豪情与壮志。2015年,凭借在将军书法收藏领域的卓越成就,成功申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成为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br><br> 自2005年3月15日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庆祝两会三五老将军书画笔会起至2025年,博物馆已成功举办110次将军文化活动,如同一曲激昂的乐章,奏响红色旋律。188位共和国将军来到哈尔滨,其中4位上将、15位中将、169位少将,还有2位伟人7位后代、60位开国将帅79位后代,为这乐章增添了深沉的历史回响。<br><br>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2016-2017年,博物馆将文化传播的脚步迈向全国,于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11个城市开展13次赠送《开国将帅肖像油画集》活动,1208位开国将帅1482位后代参加活动。<br><br>2017年7月1日,将帅纪念园盛大开园,开国将帅林缅怀活动同期举行,近千余人齐聚于此,有129位开国将帅258位后代在开国将帅林缅怀先辈。截至2025年,累计已有2位伟人9位后代、476位开国将帅1298位后代,在开国将帅林前寄托哀思,传承革命精神。开国将帅名垂青史,红军精神世代相传。<br><br> 博物馆馆长王军,亲自拜访向守志上将、张玉华少将等18位开国将军,为博物馆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br><br>在社会认可与荣誉方面,博物馆硕果累累。2015年,获评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国防教育基地;2019年,荣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区域文化旅游的闪耀明珠;202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为青少年开启红色教育的大门,培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的希望。<br><br> 馆长王军个人亦载誉而归,2018年荣获黑龙江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哈尔滨最美退役军人称号;2019年获黑龙江最美退役军人称号;2020年获黑龙江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2021年7月1日,作为英模代表出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2024年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并当选第三届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个人之力,推动非国有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br><br>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始终秉持“追忆革命史,传承英雄志,弘扬将帅魂,升华爱国情”的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将军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1955 年至 1964 年,授衔的共有1614位开国将帅。其中,元帅10位,大将10位,上将57位,中将177位,少将1360位。以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将帅肖像与简介为依据,1949年3月按各野战军编制分类。其中,第一野战军282人;第二野战军220人;第三野战军346人;第四野战军521人;中央及华北军区245人。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特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的共和国开国将帅林,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后人铭记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所栽种1615棵云杉松,配置唐三彩高水旺大师赠送的陶瓷肖像,作为永久性纪念! K109行—01:赵启民中将云杉<br>赵启民中将<br>(1910-1997)<br>1955年授中将军衔。陕西省蓝田县人。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从事中共秘密工作,后任宜(川)延(长)军分区代理司令员,新四军第5支队参谋长兼第10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2师第5旅政治委员,山东野战军第7师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第34军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华东军区海军副政治委员至国防科委副主任。 K109行—02:胡大荣少将云杉松<br>胡大荣少将<br>(1914-2005)<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湖北黄梅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15军排长,红军步兵学校第7队队长,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营长,鲁南军区第3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鲁中南纵队第47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35军副军长。建国后,任胶东军区副司令员至南京军区副司令员。<br> K109行—03:张雄少将云杉松<br>张雄少将<br>(1908-1963)<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江西瑞金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1军团特务连政治委员,红1军团司令部四科科长,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7团政治处主任,鲁南军区司令员,鲁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35军副政治委员。建国后,任某军副政治委员至海军政治部副主任。 K109行—04:刘国柱少将云杉松<br>刘国柱少将<br>(1912-1985)<br>1961年授少将军衔。山东荣城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游击队队长,山东军区第4旅司令部参谋处处长,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华中野战军鲁中南纵队第46师师长,第三野战军35军参谋长。建国后,任华东公安部队副参谋长至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br> K109行—05:廖成美少将云杉松<br>廖成美少将<br>(1916-2001)<br>1955年授少将军衔。福建龙岩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闽西红军龙(岩)南(靖)漳(州)游击队司务长,龙岩游击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2支队4团副营长,新四军第2师第6旅18团政治委员兼路西军分区定合县总队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34旅旅长,第三野战军第34军102师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师政治委员至第二炮兵副司令员。 K109行—06:李木生少将云杉松<br>李木生少将<br>(1912-1971)<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江西吉安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第1军团4军13师连长,第1军团2师4团副团长,新四军第2师5旅13团副团长,第6旅18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34旅副旅长兼苏北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34军102师师长。建国后,任志愿军第23军69师师长至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 K109行—07:杨斯德少将云杉松<br>杨斯德少将<br>(1921-2018)<br>1964年授少将军衔。山东滕县人。1937年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纵队直属第4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胶东军区前方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联络部部长,第三野战军第34军102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南京警备司令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至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 K109行—08:王学武少将云杉松<br>王学武少将<br>(1915-1984)<br>1961年授少将军衔。河南洛阳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河南省洛阳县第四区区委书记,皖东北保安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淮北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4师12旅政治部主任,江淮军区独立旅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34军101师政治委员。建国后,任空军第三航空学校政治委员至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 K109行—09:叶道友少将云杉松<br>叶道友少将<br>(1914-1961)<br>1961年授少将军衔。河南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第10师28团班长,红25军73师223团副营长,八路军陇海支队2团3营营长,新四军淮北军区第三军分区1团团长,华东军区淮北独立旅副旅长,第三野战军第34军101师师长。建国后,任华东军区海军第4舰队副司令员至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 K109行—10:张潮夫少将云杉松<br>张潮夫少将<br>(1908-2005)<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湖北大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第9军第25师73团连长,西路军第9军第25师73团政治处主任,苏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18师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34军101师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华东军区第一文化速成中学政治委员至江苏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K109行—11:杨汉林少将云杉松<br>杨汉林少将<br>(1915-1985)<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江西兴国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粤赣军区第一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湘粤赣边游击支队第1大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7师19旅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34军100师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华东军区高射炮兵第3师政治委员至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K109行—12:张秀龙少将云杉松<br>张秀龙少将<br>(1914-2015)<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湖北沔阳县人。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3军第7师20团5连排长,红2军团第6师17团团长,八路军第120师独立1支队参谋长,新四军第5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第三军分区45团团长,第三野战军第34军参谋长,第22军副军长。建国后,任军长至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K109行—13:王德贵少将云杉松<br>王德贵少将<br>(1914-2000)<br>1955年授少将军衔。安徽六安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鄂豫皖独立师3团排长,红15军团教导营总支书记,新四军苏北军区涟东总队政治委员,滨海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28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34军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南京警备区政治部主任至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兼军训部部长。 K109行—14:耿道明少将云杉松<br>耿道明少将<br>(1916-1994)<br>1964年授少将军衔。山东潍县人。1937年参加鲁东游击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鲁东游击队宣传队分队长,新四军第2师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政治部保卫部部长,第三野战军第35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保卫部部长。建国后,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至中国人民银行副总经理。<br> K110行—01:钟期光上将云杉松<br>钟期光上将<br>(1909-1991)<br>1955年授上将军衔。湖南平江人。192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曾任中共平江县委组织部长,湘鄂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新四军抗日先遣支队政治部主任,苏浙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建国后,任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至副政治委员兼战史研究部部长。 K110行—02:梁从学中将云杉松<br>梁从学中将<br>(1903-1973)<br>1955年授中将军衔。安徽六安人。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六安县红军独立团1营2连排长,红28军245团团长,新四军第4支队游击纵队纵队长,津浦路东军分区司令员,皖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华东军区支前司令部交通部部长,皖北军区前线剿匪指挥部司令员。建国后,任皖北军区司令员至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 K110行—03:张震中将云杉松<br>张震中将<br>(1914-2015)<br>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9月授予上将军衔。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5军第2纵队特务大队宣传员,红1军团第4师12团参谋长,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科长,新四军第4师参谋长兼淮北军区参谋长,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建国后,任中央军委作战部部长至中央军委副主席。 K110行—04:林维先中将云杉松<br>林维先中将<br>(1912-1985)<br>1955年授中将军衔。河南省商城县人。1929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鄂东游击总司令部特务营连政治指导员,红28军副团长,新四军第4支队参谋长,第19旅旅长,华东军区后备兵团司令员,淞沪警备区副司令员。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至武汉军区副司令员。<br> K110行—05:邝任农中将云杉松<br>邝任农中将<br>(1912-2003)<br>1955年授中将军衔。江西省长宁人。1928年3月参加寻邬农民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寻邬短枪队副队长,红1军团供给部部长,八路军第115师供给部部长,第115师情报处处长,济南警备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至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民航总局局长。 K110行—06:宋任穷上将云杉松<br>宋任穷上将<br>(1909-2005)<br>1955年授上将军衔。湖南省浏阳县人。192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任连党代表,团、师、军政治委员、军长,八路军第129师政治部副主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代理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三副政治委员,安徽省委书记。建国后,任第4兵团政治委员至中组部部长。<br> K110行—07:曹宇光少将云杉松<br>曹宇光少将<br>(1918-2005)<br>1964年授少将军衔。山东泗水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曾任第4支队2团3营连政治指导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2旅政治部民运科副科长,鲁中军区人民武装部部长。建国后,任中央军委人民武装部教育训练处处长至军事科学院办公室副主任。 K110行—08:钱钧中将云杉松<br>钱钧中将<br>(1905-1990)<br>1955年授中将军衔。河南省光山县人。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军第1军1师3团2营6连指导员,红四方面军骑兵团团长,八路军第129师教导团团长,鲁中军区第三军分区(泰南军分区)司令员兼警备第3旅旅长,鲁中军区副司令员,鲁中南纵队、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建国后,任胶东军区司令员至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K110行—09:周志刚少将云杉松<br>周志刚少将<br>(1910-1996)<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江西永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1军团第3军9师27团连长,陕甘宁边区独立师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7团政治委员,鄂豫皖湘赣军区第13旅政治委员,鲁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鲁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鲁中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建国后,任鲁南军区政治委员至湖北省军区政治委员。 K110行—10:宋献璋少将云杉松<br>宋献璋少将<br>(1916-1990)<br>1955年授少将军衔。四川阆中县人。1933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第9军第25师73团排长,陕甘宁边区医院政治指导员,八路军第115师供给部政治协理员,鲁南军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第三野战军第35军105师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师政治委员兼浙江台州军分区政治委员至东海舰队副政治委员。 K110行—11:方明胜少将云杉松<br>方明胜少将<br>(1906-2004)<br>1964年授少将军衔。湖北黄陂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黄陂游击师排长,红25军供给部政治指导员兼管理科科长,华东野战军鲁中南纵队第46师副师长,第三野战军第35军第104师师长兼浙江军区第十军分区司令员。建国后,任第105师师长兼浙江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至浙江省军区副参谋长。<br> K110行—12:严政少将云杉松<br>严政少将<br>(1918-2003)<br>1955年授少将军衔。四川达县人。1933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11师排长,独立师连政治指导员。八路军第115师晋南游击支队中队长,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27师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第35军104师政治委员。建国后,兼任浙江军区第十军分区政治委员至武汉军区政治委员。 K110行—13:彭胜标少将云杉松<br>彭胜标少将<br>(1909-2003)<br>1955年授少将军衔。福建长汀县人。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长)汀瑞(金)游击支队副中队长,闽西南抗日义勇军独立大队大队长,新四军第2支队3团营教导员,新四军第7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鲁中南纵队第47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35军第103师政治委员。建国后,任苏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至安徽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K110行—14:何克希少将云杉松<br>何克希少将<br>(1906-1982)<br>1955年授少将军衔。四川峨眉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后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第3路军副司令员,新四军第6师副参谋长,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35军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华东军区特种兵纵队政治委员至国务院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兼办公厅主任。 K111行—01:赖毅中将云杉松<br>赖毅中将<br>(1903-1989)<br>1955年授中将军衔。湖南省平江县人。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工农红军第1军第1师1团班长,红四方面军直属队政治处主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兼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4师第11旅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司令部伤员归队管理处和卫生部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干部管理部第一副部长至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 K111行—02:资凤少将云杉松<br>资凤少将<br>(1895-1955)<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湖南耒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4军第10师28团特务长,军委总供给部出纳科科长,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供给科科长,新四军第4师兼淮北军区供给部副政治委员,华东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总留守处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后勤部财务部政治委员。 K111行—03:彭显伦少将云杉松<br>彭显伦少将<br>(1895-1958)<br>1955年授少将军衔。广东南雄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4军政治部组织科科员,红3军第9师供给部主任,八路军第115师供给部出纳科科长,滨海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后勤部供给部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山东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 K111行—04:刘耀宗少将云杉松<br>刘耀宗少将<br>(1918-2013)<br>1961年授少将军衔。江西兴国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1军团第1师3团政治处宣传员,红29军独立师第3团连政治指导员,八路军留守兵团机关政治指导员,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独立第2团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后备兵团第4师副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司令部军政处处长至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K111行—05:龙潜少将云杉松<br>龙潜少将<br>(1913-1992)<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江西永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第31团机炮大队传令兵班长,陕甘宁军区政治部红军工作科科长,新四军第2师政治部锄奸部部长,淮北行政公署公安局局长,华东军区后备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教导师政治委员,南京市公安局局长。建国后,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至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 K111行—06:林遵少将云杉松<br>林遵少将<br>(1905-1979)<br>1955年授少将军衔。福建福州市人。曾任国民党海军军舰副舰长,国民党海防第2舰队司令员。1949年4月率所部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9月任华东军区海军第一副司令员。建国后,任军事学院海军教授会主任至东海舰队副司令员。 K111行—07:高立忠少将云杉松<br>高立忠少将<br>(1916-1978)<br>1961年授少将军衔。河南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少共国际团班长,新四军第4支队手枪团政治处组织干事,新四军皖南支队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第17旅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海军第1纵队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华东军区海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至海军第三研究院副院长。 K111行—08:罗湘涛少将云杉松<br>罗湘涛少将<br>(1900-1968)<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湖南平江县人。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平江县南区游击队。曾任红4军第1纵队1大队特务队司务长,湘鄂赣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新四军留守处主任,苏中军区第1师军工部部长,华东军区军工部政治委员,军区生产部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政治委员。 K111行—09:柴书林少将云杉松<br>柴书林少将<br>(1913-1995)<br>1964年授少将军衔。河北张北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第20团营政治教导员,中共张北县工委书记,冀热察军区冀察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长,皖南军区池州军分区副司令员。参加了平津、渡江等战役。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干部部办公室主任至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 K111行—10:朱直光少将云杉松<br>朱直光少将<br>(1915-1990)<br>1964年授少将军衔。湖北阳新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8军医院卫生员,湘鄂赣军区卫生部疗养所所长,新四军第4支队8团卫生队队长,新四军第2师独立旅兼淮南军分区卫生部副部长,华东军区卫生部兼上海军管会卫生处秘书主任。建国后,任第9兵团卫生部部长至福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处处长。 K111行—11:高林少将云杉松<br>高林少将<br>(1917-1999)<br>1964年授少将军衔。湖北大悟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25军第75师223团战士、文印员,八路军第115师344旅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冀鲁豫军区独立团政治委员,鲁中南军区第七军分区第2团政治委员,华东军区警备第2旅第5团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徐州警备旅政治部副主任至高级后勤学院政治委员。 K111行—12:顾鸿少将云杉松<br>顾鸿少将<br>(1915-2016)<br>1964年授少将军衔。安徽庐江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皖西北游击师特务队队长,新四军第3支队6团政治处民运股股长,巢湖独立团团长、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7纵队62团政治委员,皖北军区警备第2旅副旅长。建国后,任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皖北军区警备第2旅副旅长至南京工程兵学校校长。 K111行—13:刘世相少将云杉松<br>刘世相少将<br>(1913-1993)<br>1964年授少将军衔。江西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独立6师5团机枪连排长,红9军团3师7团连长,新四军军部教导营营长,新四军第7师参谋处作战科科长,山东军区鲁南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特种兵纵队江阴要塞司令员。国后,任苏南军区江阴要塞司令员至南海舰队榆林基地副司令员。 K111行—14:郑国少将云杉松<br>郑国少将<br>(1919-1983)<br>1964年授少将军衔。湖南石门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2军团第4师12团政治处书记,红4师12团营特派干事,新四军第6支队供给部政治协理员,第4师政治部组织部科长,华东野战军第6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东军区后勤军需学校政治委员。建国后,任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后勤部政治部主任至江西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 K112行—01:余立金中将云杉松<br>余立金中将<br>(1913-1978)<br>1955年授中将军衔。湖北省大冶县人。1928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193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2军第7团副排长,红6军团第17师政治委员,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淮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共华中分局党校副校长,华东军政大学第一副校长。建国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至解放军空军第二政治委员。 K112行—02:郭奇少将云杉松<br>郭奇少将<br>(1913-1972)<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河南濮阳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平市委宣传委员会委员,抗大第1大队政治处副主任,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华东军政大学教育部部长。建国后,任华东军政大学教育部部长至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兼社会科学教研室主任。 K112行—03:裴宗澄少将云杉松<br>裴宗澄少将<br>(1915-2003)<br>1964年授少将军衔。山东济南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胶东抗日游击队第3支队7大队分队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21旅62团副营长,胶东军区第13团团长,华东军政大学胶东分校校长,胶东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至济南军区副参谋长等。 K112行—04:李文一少将云杉松<br>李文一少将<br>(1907-1975)<br>1964年授少将军衔。山西万荣县人。1937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第115师教导大队政治指导员,新四军独立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滨海军区第20团副政治委员,滨海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华东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建国后,任华东军政大学第3总队政治委员至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 K112行—05:刘清明少将云杉松<br>刘清明少将<br>(1914-1998)<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湖北汉川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彭(湃)杨(殷)步兵学校排长,红军教导师第3团副团长,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第1大队队长,新四军第4师9旅兼淮北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新四军第2纵队9旅参谋长,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建国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教育长至湖北省军区政治委员。 K112行—06:冯仁恩少将云杉松<br>冯仁恩少将<br>(1912-2005)<br>1961年授少将军衔。湖北麻城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9军第26师76团副连长,红四方面军兵站部供给科科长,信应罗游击总队副总队长兼参谋长,新四军第5师13旅38团团长,渤海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第二部部务主任。建国后,任第33军98师师长至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K112行—07:林毅少将云杉松<br>林毅少将<br>(1917-2000)<br>1964年授少将军衔。陕西华县人。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第115师晋西独立支队参谋,鲁南军区第3团参谋长,鲁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鲁中南纵队第47师参谋长,华东军政大学第5总队总队长。建国后,任华东军区教导总队总队长至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第七研究院院长。<br> K112行—08:孔峭凡少将云杉松<br>孔峭凡少将<br>(1899-1966)<br>1961年授少将军衔。湖南平江县人。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平江县南区游击队。曾任平江县游击大队大队长,湘鄂赣军区政治部没收委员会主任,新四军第1支队1团军需处处长,苏浙军区供给部部长,华东军区卫生部供给部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后勤部直属供给部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后勤部财务部副部长至安徽省军区后勤部部长。 K112行—09:汪运祖少将云杉松<br>汪运祖少将<br>(1915-2015)<br>1964年授少将军衔。湖北黄安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第11师学兵连排长,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70团供给处财政股股长,第385旅供给部部长,鲁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华东军区卫生部供给部部长。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军需部部长至江苏省军区第三政治委员兼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三政治委员。 K112行—10:肖森少将云杉松<br>肖森少将<br>(1914-2004)<br>1961年授少将军衔。江西永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6军团第9纵队司令部通信员,中央军委二局三科副股长,中央军委二局政训班副主任,华东军区司令部二局处长,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司令部二局二处处长兼政治委员。建国后,任总参谋部三部二局副局长、局长、三部副部长。 K112行—11:铁瑛少将云杉松<br>铁 瑛 少将<br>(1916-2009)<br>1964 年授少将军衔。河南南乐县人。193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 2 旅 5 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滨海军区临沐县独立营政治委员,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特务 1 团政治委员,华东军区警卫旅政治委员。建国后,任上海市公安部队副政治委员兼干部部部长至舟嵊要塞区第一政治委员。 K112行—12:刘健挺少将云杉松<br>刘健挺少将<br>(1909-1983)<br>1955年授少将军衔。安徽霍山县人。1928年参加农民协会。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25军第73师223团连政治指导员,红74师独教导团政治委员,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4团参谋长,豫西支队政治委员兼中共伊(川)洛(宁)特委书记,中原军区第1纵队2旅政治委员,华东军区警备第14旅政治委员。建国后,任皖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至福建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 K112行—13:邓龙翔少将云杉松<br>邓龙翔少将<br>(1913-1979)<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江西吉安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10师28团连队文书,红1军团保卫局科员,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部政治指导员,北海军分区司令员兼烟台警备司令,华东军区警备4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华东军区警备4旅旅长兼青岛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至南海舰队副司令员。 K112行—14:伊文少将云杉松<br>伊文少将<br>(1916-1992)<br>1964年授少将军衔。浙江余姚县。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区队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2旅司令部参谋,山东军区后勤部参谋处处长,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南线指挥部副参谋长,华东军区后勤司令部参谋长。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军械部部长至燃料化学工业部政治部主任。 K113行—01:颜伏少将云杉松<br>颜伏少将<br>(1911-1995)<br>1961年授少将军衔。四川梁山人。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北平市反帝大同盟区委书记,新四军军部参谋,新四军第6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苏浙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参加了太官庄、车桥、天目山、孝丰、草明山等战斗。华中野战军第16师参谋长,第18师副师长。建国后,任炮兵第7师师长至济南军区炮兵司令员。 K113行—02:罗斌少将云杉松<br>罗 斌 少将<br>(1915-1994)<br>1955 年授少将军衔。江西永新县人。1928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 6军团第 17 师 50 团连长,湘鄂川黔军区龙永独立团政治委员,八路军第 120 师 358 旅独立团政治委员,晋绥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委员,晋绥军区独立第 14 旅旅长,华北军区第 23 师师长。建国后,任绥远军区第 22 师政治委员至海军后勤部政治委员。 K113行—03:吴林焕少将云杉松<br>吴林焕少将<br>(1915-1979)<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湖北大悟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25军第75师225团副连长,红74师第4团政治委员,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团长,新四军第5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华中军区铁道运输司令部副司令员,平汉铁路(今北京至汉口)汉口分局军代表。建国后,任第52军副军长至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K113行—04:乔信明少将云杉松<br>乔信明少将<br>(1909-1963)<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湖北大冶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3军团特务营班长,红10军团第20师参谋长,新四军军部教导营队长,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苏中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总留守处处长。建国后,任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房产管理处处长至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br> K113行—05:魏天禄少将云杉松<br>魏天禄少将<br>(1908-2011)<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湖北天门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3军第7师排长,红6军团总指挥部供给部政治委员,新四军第1支队1团组织股股长,苏浙军区第1纵队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卫生部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后方办事处主任兼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华东军区海军后勤部政治委员至解放军海军工程部政治委员。<br> K113行—06:蔡长风少将云杉松<br>蔡长风少将<br>(1910-2001)<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江西吉水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乡苏维埃政府秘书,红1军团第2师供给处处长,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供给处主任,滨海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山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供给部部长。建国后,任第10兵团后勤部部长至海军后勤部副部长。 K113行—07:黄萍少将云杉松<br>黄萍少将 <br>(1917-2002) <br>1964年授少将军衔。江西大余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12军电台报务员,援西军电台报务主任,八路军第129师电台报务主任,胶东军区通信科长,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通信分局副局长,华东军区业务处处长。建国后,任江苏省南京市电信管理局局长至总参谋部通信部副主任。 K113行—08:王胜少将云杉松<br>王胜少将<div>(1909-1996)</div><div>1955 年授少将军衔。福建上杭县人。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杭县独立营连党代表,红 3 团参谋长,新四军第 2 支队 4 团参谋长,浙东游击纵队第 5 支队支队长,山东野战军第 1 纵队 2 旅副旅长,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司令部参谋处处长,苏南军区警备第 8 旅旅长。建国后,任福建军区龙岩军分区司令员至解放军装甲兵学院副院长。</div> K113行—09:刘少卿少将云杉松<br>刘少卿少将<br>(1911-2003)<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湖北黄冈县人。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5军第1师排长,陇东游击支队司令员,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参谋长,新四军第5师兼鄂豫皖军区参谋长,中原军区第1先遣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参谋长。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副秘书长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 K113行—10:张日清少将云杉松<br>张日清少将<br>(1917-2004)<br>1955年授少将军衔。福建长汀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瑞金红军学校政治指导员,三南游击支队政治委员,新四军教导总队队长,苏浙军区第3纵队7支队政治委员,华中野战军第1师1旅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华东军政大学福建分校政治委员至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 K113行—11:张崇文少将云杉松<br>张崇文 少将<br>(1906-1995)<br>1955 年授少将军衔。浙江临海县人。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 年参加新四军。1930 年从苏联回国后,曾任中共浙江省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兼台州工委书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华东野战军第 7 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建国后,任人民解放军第三高级步兵学校副政治委员至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 K113行—12:谢忠良少将云杉松<br>谢忠良少将<br>(1913-1983)<br>1961年授少将军衔。湖南平江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3军团第3师特务连排长,红32军特务大队大队长,八路军驻晋绥办事处学兵大队副大队长,苏浙军区第2纵队副参谋长,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先遣纵队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军政干部学校教育长。建国后,任华东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至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K113行—13:贾乾瑞少将云杉松<br>贾乾瑞少将<br>(1916-2015)<br>1964年授少将军衔。陕西朝邑县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26军排长,红15军团第73师217团特派员,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锄奸部科员,冀鲁边军区独立团副团长,渤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第1中队中队长。建国后,任军事学院高级系班主任至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K113行—14:吴华夺少将云杉松<br>吴华夺少将<br>(1917-1997)<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河南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鄂东北游击总指挥部特务大队大队长,红25军第75师223团3营连长,新四军第4支队8团1营营长,第2师第4旅第11团、第10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4师参谋长,华东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建国后,任军事学院院务部行政管理部部长至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K114行—01:傅秋涛上将云杉松<br>傅秋涛上将<br>(1907-1981)<br>1955年授上将军衔。湖南平江人。192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湘鄂赣抗日红军军事委员会主席,湘鄂赣人民抗日红军游击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皖南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鲁南军区政治委员,山东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代理书记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至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副主任。 K114行—02:王集成少将云杉松<br>王集成少将<br>(1907-1983)<br>1955年授少将军衔。福建上杭县人。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起义。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2军2纵队宣传队队长,红15军团第75师政治部主任,新四军野战纵队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第1师副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政治委员,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华东军区空军政治委员,铁道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K114行—03:郭卓辛少将云杉松<br>郭卓辛少将<br>(1912-1984)<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河北安次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5军团第13军第38师政治部秘书,援西军政治部科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大队政治委员,山东军区独立第1旅政治部副主任,鲁中军区第三军分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徐州警备区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师政治委员至安徽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K114行—04:李元少将云杉松<br>李 元 少将<br>(1894-1979)<br>1955 年授少将军衔。江西庐陵县人。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 3军 9 师 27 团连司务长,红 1 军团第2 师供给处会计股股长,八路军第115 师供给部会计科科长,滨海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华东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山东军区后勤部供给部副部长。建国后,任山东军区后勤部第一副部长。 K114行—05:李辉高少将云杉松<br>李辉高少将<br>(1904-1969)<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湖南浏阳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3军团第4师1团团部司务长,师司令部运输队队长,八路军第115师供给部供给员,山东军区鲁南军分区后勤部部长,鲁中南军区供给部部长,山东军区供给部部长。建国后,任山东军区后勤部部长至济南军区副参谋长。 K114行—06:袁也烈少将云杉松<br>袁也烈少将<br>(1899-1976)<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湖南武冈县人。1925年考入黄埔军官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8军第1纵队参谋长,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武装部部长,山东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渤海军区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建国后,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至解放军海军副参谋长。 K114行—07:廖容标中将云杉松<br>廖容标中将<br>(1912-1979)<br>1955年授中将军衔。江西省赣县人。1929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河西特委政治保卫队班长,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5军司令员,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泰山区专员,山东军区第4师师长,济南警备区司令员兼华东铁道运输副司令员。建国后,任华东公安司令部兼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至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K114行—08:唐健如少将云杉松<br>唐健如少将<br>(1912-1996)<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湖南邵阳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3军团司令部文书,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政治处文书股股长,鲁南军区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鲁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干部管理部任免处处长至山东省军区政治委员。 K114行—09:许世友上将云杉松<br>许世友上将<br>(1906-1985)<br>1955年授上将军衔。湖北省麻城县人。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参加黄(安)麻(城)起义。曾任工农红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军长兼师长、军长,八路军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山东军区司令员。建国后,任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至广州军区司令员。 K114行—10:王世仁少将云杉松<br>王世仁少将<br>(1907-1983)<br>1964年授少将军衔。河南省新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中共皖西北特委直属金家寨区委组织部长,西路军指挥部骑兵师团政治处主任,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特务团团长、炮兵团团长,第3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战车团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华东军区装甲兵战车师副政治委员至江苏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K114行—11:陈锐霆少将云杉松<br>陈锐霆少将<br>(1906-2010)<br>1955年授少将军衔。山东即墨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独立旅旅长,新四军军部司令部参谋处处长,新四军山东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兼炮兵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员。建国后,任华东军区炮兵司令员至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K114行—12:刘春少将云杉松<br>刘春少将<br>(1918-2007)<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河北省黄骅县人。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4支队连政治指导员,鲁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警备第8旅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22军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华东军区炮兵政治委员至国家外交学院院长。 K114行—13:叶超少将云杉松<br>叶超少将<br>(1913-1988)<br>1961年授少将军衔。湖北黄陂县人。1937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司令部作战科测绘参谋,新四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参谋处处长,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参谋长。建国后,任华东军区炮兵司令部参谋长至沈阳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br> K114行—14:黄仁廷少将云杉松<br>黄仁廷少将<br>(1911-1982)<br>1955年授少将军衔。安徽六安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25军第75师225团连长,鄂东北独立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4支队9团营长,淮南军区独立旅第3团团长,华中野战军第6师18旅副参谋长,江淮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建国后,任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K115行—01:张才千中将云杉松<br>张才千中将<br>(1911-1994)<br>1955年授中将军衔。湖北省麻城县人。1930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第10师第28团排长,红4军第12师师长,八路军第129师第385旅第770团团长,豫西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兼江汉军区司令员,湖北军区参谋长。建国后,任第44军军长至武汉军区司令员。 K115行—02:张太生少将云杉松<br>张太生少将<br>(1913-1981)<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江西吉安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3军团4师12团排长,红15军团第78师234参谋长,新四军第6支队营长,淮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华中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开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建国后,任第53军政治部主任至第二人民警察干部学校政治委员。 K115行—03:庄田中将云杉松<br>庄田中将<br>(1906-1992)<br>1955年授中将军衔。海南省万宁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2月赴苏联学习。曾任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排长,庆阳步兵学校第3团政治委员,中共琼崖特委常委,琼崖人民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副司令员,桂滇黔边纵队司令员。建国后,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至广东省副省长。<br> K115行—04:谢福林少将云杉松<br>谢福林少将<br>(1917-1976)<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湖南平江县人。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彭杨步兵学校9连政治指导员,红15军团第78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7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浙江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建国后,任浙江军区宁波军分区司令员至旅大警备区政治委员。 K115行—05:伍国仲少将云杉松<br>伍国仲少将<br>(1916-1999)<br>1964年授少将军衔。四川苍溪县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四川苍溪县苏维埃政府交通队通信员,红4军11师师部交通队通讯员,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排长,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34团副团长,皖西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建国后,任川东军区酉阳军分区司令员至云南省思茅军分区司令员。 K115行—06:熊兆仁少将云杉松<br>熊兆仁少将<br>(1912-2019)<br>1955年授少将军衔。福建永定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福建军区独立9团排长,闽西南游击支队3大队大队长,新四军第2支队4团连长,苏浙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苏浙皖边区司令部司令员,皖南军区副司令员。建国后,任皖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至福建生产建设兵团政治委员。<br> K115行—07:何柱成少将云杉松<br>何柱成少将<br>(1911-1974)<br>1955年授少将军衔。安徽六安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第12师53团连指导员,红9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8团政治委员,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皖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皖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皖北军区政治部主任至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K115行—08:李国厚少将云杉松<br>李国厚少将<br>(1915-1998)<br>1955年授少将军衔。安徽六安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4军11师31团连政治指导员,山东人民抗日自卫团第1大队政治教导员兼大队长,淮南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参谋长兼独立第1团团长,鲁中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皖北军区警备第2旅旅长。建国后,任华东军区第90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至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 K115行—09:严光少将云杉松<br>严光少将<br>(1915-2002)<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湖北大悟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罗山县独立团排长,红军大学步兵学校队长兼教员,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新四军第4师9旅26团团长,江淮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皖北军区副参谋长。建国后,任淮北军区参谋长至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兼江苏省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 K115行—10:童炎生少将云杉松<br>童炎生少将<br>(1911-1985)<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江西安福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湘赣独立团排长,湘赣独立团副官,新四军第1支队2团连长,第1旅政治部主任,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苏北军区泰州军分区司令员。建国后,任苏北军区参谋长至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 K115行—11:汪少川少将云杉松<br>汪少川少将<br>(1915-2002)<br>1955年授少将军衔。安徽金寨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25军某营营部秘书,红74师219团中共党委书记,新四军第4支队手枪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2师6旅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后备兵团政治部主任,苏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苏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至交通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 K115行—12:肖文玖少将云杉松<br>肖文玖少将<br>(1915-2001)<br>1955年授少将军衔。江西吉水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20军副官处勤务员,三原县云阳镇特务团政治处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4大队政治委员,第十一军分区司令员,北岳军区副司令员,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建国后,任山西省军区代司令员至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K115行—13:刘先胜中将云杉松<br>刘先胜中将<br>(1901-1977)<br>1955年授中将军衔。湖南省湘潭县人。192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曾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连长,新四军教导总队中共总支书记兼政治3队政治指导员,苏浙军区参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华中军区参谋长、华中野战军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苏南军区副司令员。建国后,任苏南军区司令员至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军事工厂领导小组组长。 K115行—14:刘永生少将云杉松<br>刘永生少将<br>(1904-1984)<br>1955年授少将军衔。福建上杭县人。192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参加工农革命军。曾任中共上杭县区委书记,永(定)东游击队司令员,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武装经济工作总队总队长,粤东游击支队支队长,闽粤赣边区纵队司令员。建国后,任第10兵团副司令员至福建省军区司令员。 共和国开国将帅林碑<br> 共和国开国将帅林碑,矗立于开国将帅林前,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英勇将帅们的崇高纪念,碑的最上方是一个红色的火炬,象征着革命的火种在黑暗中燃烧,引领着人们走向光明,碑名由老红军向守志上将(开国少将)题写,碑身由景学勤中将题写书法“万古长青的不朽丰碑,世代相传的精神家园”,“开国将军名垂青史,红军精神代代相传”,熊元吉将军题写书法“开国将帅林缅怀词”组成。 共和国开国将帅林<br>开国将帅林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六十周年创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栽种1615棵云杉松,配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大师赠送的唐三彩开国将帅陶瓷肖像,代表生命之树常青,将帅精神永驻。<br> 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将开国将帅林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让后人永远铭记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开国将帅名垂青史,红军精神世代相传 。 2017年7月1日,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将帅纪念园正式开园,共有129位开国将帅后代的259位子女、现役军人、20多家新闻媒体、学生代表、工商联企业家代表、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等近千余人参加活动。<br> 同日举行首次开国将帅林缅怀活动,129位开国将帅后代的259位子女,在父亲的树下培植了家乡土,献花、浇水,表达了对父辈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这片充满生机的开国将帅林,是万古长青的不朽丰碑,世代相传的精神家园! 开国将帅林缅怀仪式缅怀词<br><br>这里是抗日烽火的源头<br>这里是解放战争的起点<br>这是一片神奇的沃野<br>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br>这里的每一棵云杉松<br>都是一座传奇的丰碑<br>都是一位开国将帅的象征。<br>将帅名字彪炳史册,<br>将帅事迹感天动地,<br>将帅精神与日月同辉。<br>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br>为中国人民谋幸福,<br>为中华民族谋复兴,<br>让红色基因世代传承。 三枚勋章雕塑: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br><br>八一勋章:1955年2月12日设立,1955年9月27日首次颁发。八一勋章分为3个等级,分别是一级八一勋章、二级八一勋章和三级八一勋章。八一勋章为银镀金质地,其图案外形为钝角五角星,中间衬以军徽。<br><br>独立自由勋章: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著有功勋人员,共分三级,分别是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独立自由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图案外形为八角星,中间为红星照耀下的延安宝塔山,质地、颜色与八一勋章相同。<br><br>解放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3日-1950年6月30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勋章分一、二、三级;此外,还有设有解放奖章。勋章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奖章由国务院批准,国防部长授予。解放勋章的中心图案是红星和天安门,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夺取全国胜利。另外,解放勋章三个等级均为银镀金材质。 三十六位军事家雕塑群,是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60周年建设,36樽雕塑分布于400米长的将帅路。每樽雕塑高2.5米,宽90公分,由基座、半身雕像和生平介绍组成。其中25樽采用墨玉石雕刻,11樽采用铜铸,是建国前牺牲的军事家。坐落于将帅林文化园内。 “中华龙”雕塑矗立于将帅林文化园内,中国龙雕塑,基座为八角型,直径9米,龙身长5.55米,暗合“九五”至尊,无尚尊贵。龙纵横九天,天下无敌,龙是皇族的象征,是王气的体现,也是百万军中将帅的化身,将帅在民族危亡之际,以天下苍生为念,拯生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是炎黄子孙中的“真龙”。“中国龙”雕塑建于2018年,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技艺传承人“东北泥人张”张密林精心设计打造。龙头昂首向天,身躯凌空盘旋,寓意“龙腾盛世,翱翔九天”,象征着身为东方巨龙的大中国必将雄踞世界,睥睨天下。 注册号:国作登字-2019-F-00704149<br>馆长助理:18686760866(微信同步)<br>博物馆: 0451-53228135<br>邮 箱:sanwuweiye@163.com<br>三五文化网址:www.jjwhw.net<br>地 址:哈尔滨市双城区新兴工业园区将军路1号<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制作人:李佳江</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人:陈红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