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为吴冠中画作<br><br>年底是我的情绪低落期,这次时间尤其长,很多精力用来照顾回国休假的孩子。另外,陪伴我十几年的老坛(台式电脑)突然翻了白眼,我的几乎所有照片、特别是大量读书卡片式文本和全部美篇草稿因而封存。<br>没有照片不影响发美篇,但没有文字记录,真的寸步难行。<br>我倒不急着去处理电脑,腊月很多维修业都停摆了,过年慢慢来,美篇过时者不发也罢。<br><br>上周终于抖擞精神,开始本年度的观展观景(以求眼下的美篇更新),效率不算高,先后走访展馆等文娱场所八处,观看展览十四个、初次开放的古旧景点两处。<br><br>首波寻访大体可以分三个主题:<br>以中国美术馆为主的新春民俗、以中国现代文学馆为主的红色文学经典、以宣南一带景点为主的传统国粹。<br><br>美术馆五岳题材画展声势浩大,不过大部分是单色水墨,看上去不免有些单一。<br>尚未登临的南岳是否今年该提上日程了?且顺其自然。<br> 民间美术展除了年画、剪纸外,可以视为年节玩具展,吉祥美满,红火喜庆。<br> 蛇盘兔,必定富。此说好像只流行于北方<br> 现代文学馆有段时间没去,新展也不少,尤其是为“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慕名而来。<br>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八部著作是建国前十七年时期的佳作,成为新中国的史诗。我读过其中四部原著,看过四部改编的影片,寻访过孟良崮、重庆纪念地,与好友海军大将走访了海林的杨子荣墓和牟平的杨子荣纪念馆(可惜没赶上该馆开放)。<br> 展览以多媒体再现了孟良崮战役的全过程。<br> 顺便一提,1988年临沂地区举办了革命军事题材影片回顾展,参展三部影片为《南征北战》、《红日》、《高山下的花环》。《红日》作者吴强、导演汤晓丹、演员张瑞芳、舒适等人到访。<br>阵容豪华,影片精彩,今日想着都羡慕。<br>当年交通不便,舒适老师拍电影时只能在栖霞“挂掉”,1988年终于登上孟良崮张灵甫洞穴,他风趣地说“26年过去了,我才看到‘我’的‘捐躯’之地”。<div><br>林海雪原版块则介绍了土匪黑话<br></div> 谢芳老师刚刚去世一个月,借此展以示怀念。 西藏馆看了一个新画展,顺便复习宗山战斗(这次馆方提供了精美导览画册)。我关于该展的美篇结合电影《红河谷》、荣赫鹏的“科考著作”,在去年就已完成,一直没机会发出,现在又得拖到电脑文件修复之后。<br> 宣南之旅首先要按时领取我的长椿寺宝贝纪念门票。该票有四种,很受券友欢迎,更重要的是不搞饥饿营销,大家差不多都能如愿到手。<br> 顺便看了馆内(寺内)一个荣宝斋展览,同时再访长椿苑小公园(去年秋季开放)。<br> 首博的新展介绍富连成班。历时44年的她是中国京剧教育史上办学最久、培养人才最多的科班。<br>我因为时间有限未及细看,过一阵再来复习。 赶着去首访梨园公会。大门依旧关闭。我轻轻推开,院内也没有人,过会才有位老师出来,连忙向他出示预约二维码。老师说,目前只开放一进院落。<br> 展品就这么放置,实在忍不住拿起朴刀掂量,原来是木制,和我儿时的木剑一样轻。 通过展板学到不少梨园行的知识。当年祖父作为富连成鼓师参与了抗战胜利后梨园公会的再度筹建,要是家父尚在,一定会很高兴看到这些展览,并会对我讲述诸多往事。<br> 展厅有电子合成自拍。我现在很少给自己拍照,但对合成拍照乐此不疲。照片为一带四,选择了武生、姜文、至尊宝、陈皇爷,合成效果如下:<br> 怎么看都是姜文,不是我。。。。。。<br><br>总之,这下不用再去破费搞什么京剧摄影、帝妆摄影啦。<div><br></div><div>去附近的富连成旧址(晋阳饭庄)一带,停说饭庄停业,其实是装修,很快就要重张。<br></div> 满意之余还有时间,决定去先农坛新开放的庆成宫。<br> 庆成宫是先农坛最后一处对外开放的古建群,以为能从神仓直接过去,其实庆成宫大门面对永内大街,就在“先农坛”车站处,只好又绕了一大段路。 借“庆成”之意,去年这里庆祝了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按老规矩,皇帝在先农坛祭祀活动结束后,在此招待大臣们喝茶。<br>不过目前皇家大茶馆没恢复业务,我一天都没喝水(因为梨园公会要求不得携带食品饮料,路上又没遇到便利店),惟有心念酸梅,不过比起收获的兴奋,不值一提。<br> 宫内的吉利话,也献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