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故事】小昆虫大世界一一东凤镇佛奥幼儿园大四班班本课程

东凤镇佛奥幼儿园

<p class="ql-block">无论是万物复苏</p><p class="ql-block">春意盎然的春天还是绚丽多彩</p><p class="ql-block">骄阳似火的夏天在美丽的花丛中</p><p class="ql-block">茂密的树林里</p><p class="ql-block">葱绿的草丛中</p><p class="ql-block">都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p><p class="ql-block">它们是谁呢?</p><p class="ql-block">让我们跟着小朋友们一起</p><p class="ql-block">走进美丽的大自然 </p><p class="ql-block">探索奇妙的昆虫世界!</p> 课程源起 <p class="ql-block">  每当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总会意外的发现一些小虫,他们好奇的眼睛总是生怕看漏什么。这些小小的虫儿,对孩子们有着一种特殊的吸引力,讨论关于虫子的话题更是孩子们的乐趣。面对一个个的“小问号”,我们的探索课程《小昆虫大世界》也由此诞生了!</p> <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 要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本学期,教师追随着孩子们的兴趣,从生活出发,和孩子们展开一场探究《小昆虫大世界》之旅~~</p> 课程目标 <p class="ql-block">1.通过观察、记录认识常见的昆虫,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了解昆虫、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2.认识菜青虫、七星瓢虫等常见的秋虫,了解其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及与人们的关系。</p><p class="ql-block">‍3.喜欢阅读有关昆虫的绘本,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地复述,借助绘本了解昆虫的习性。</p><p class="ql-block">‍ 4.学习用折、捏、画等方法,利用不同的废旧材料与同伴合作制作“昆虫”,提高幼儿创造能力和表现美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5.能够大胆交流自己关于昆虫的常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p><p class="ql-block"> </p> 课程网络图 虫虫🐞你好 知昆虫 <p class="ql-block">  昆虫世界太神奇了,回到家我们就迫不及待和爸爸妈妈一起探寻昆虫朋友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鼓励孩子自主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展开“昆虫大调查”。孩子们通过活动,对昆虫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孩子们搜索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也是一种锻炼,有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 我喜欢的昆虫 寻找虫虫🐛 <p class="ql-block">  此时,孩子们正在幼儿园里寻找着生机勃勃的昆虫,准备好工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p> 🐛虫虫分享 <p class="ql-block"> </p> 昆虫之家 <p class="ql-block">  在寻虫、捉虫和观察虫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昆虫的认知越发主动,亲身体验到大自然中寻虫捉虫的乐趣,并将捉到的昆虫带回班上一起分享观察。有小朋友提出大自然是昆虫的家,他们想让昆虫在幼儿园也有一个“家”,于是孩子们用塑料拼搭积木一起搭建了“昆虫之家”。</p> 虫虫的本领 你好,菜青虫🐛 <p class="ql-block">  在寻找青虫的过程中,有些小朋友叫它毛毛虫,有些小朋友叫它小青虫,那它到底是毛毛虫还是菜青虫呢?菜青虫是不是毛毛虫呢?</p> <p class="ql-block">  在网上搜索了相关视频,发现这个虫虫的名字叫菜青虫,它是由菜粉蝶在菜叶子的背面产卵,从卵里面出来的小虫子,会啃食菜叶子成长。又因为身体绿绿的,所以它们被叫做菜青虫。</p> 亲子调查表 <p class="ql-block">  通过调查表,我们发现青菜上的小青虫最多,而且有些青虫喜欢躲在包菜的最里层。可是青虫们为什么特别喜欢躲在这些地方呢?孩子们产生了新的疑问。于是,大家分头寻找资料,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p> <p class="ql-block"> 关于菜青虫为什么喜欢躲在青菜的答案,我们还可以通过绘本故事来解答。</p> <p class="ql-block">  原来除了因为菜青虫喜欢吃菜叶,菜青虫躲在青菜里,还有保护色的原因。和青菜一样的颜色,不易被发现。</p> 细心照顾虫虫🐛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很细心照顾菜青虫,每天采摘新鲜的菜叶喂养菜青虫,看着菜青虫一天天地长大。</p> 🐛虫虫结茧 <p class="ql-block">  一天早上孩子们兴奋得叫起来:老师快来看,菜青虫结茧了。</p><p class="ql-block"> 那菜青虫是不是要变成蝴蝶了呢?</p> <p class="ql-block">  通过绘本故事,孩子们知道了菜青虫的妈妈是菜粉蝶,她把虫卵留在了我们的青菜上,所以有了很多的菜青虫,等菜青虫从虫蛹里出来时,就变成菜粉蝶了。</p> <p class="ql-block">  虫蛹变成蝶需要一段时间,孩子们需要耐心等待。我们通过用观察来记录出菜青虫的生长过程。</p> <p class="ql-block"> 家园结合</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照顾菜青虫,孩子们主动寻找食物,观察菜青虫的动静。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看了一个善于观察、有爱心、有耐心的学习者。孩子的想象力也是对已有想象再造、联想、迁移的能力。不管菜青虫是否真的变成了蝴蝶,我们老师并没有武断的否认孩子们的想象,而是让孩子们带着对菜青虫的期盼再去不断探索、实践、验证她们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照顾我们的菜青虫成功变成菜粉蝶。</p> 放飞菜粉蝶 <p class="ql-block"> </p> 结合教长助教课程 <p class="ql-block"> </p> 幼儿收获 <p class="ql-block">  在孩子们的眼中,昆虫世界是神奇的,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创作了大量别具风格和个人特色的昆虫动物作品。有的是色彩丰富的绘画作品,有的是生动有趣的手工,这些都表达了孩子们对昆虫世界的热爱。菜青虫是一个契机,更是一个导火索,引发着孩子自主发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有意识的关注生活,关注昆虫,走近自然。</p> 遇见瓢虫 <p class="ql-block">  在观察的过程中,孩子们在玉米地中发现了瓢虫……</p> 亲子调查表 <p class="ql-block">  基于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初设了《瓢虫大调查》主题调查表,帮助孩子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和成长。</p> 寻找瓢虫🐞 <p class="ql-block"> </p> 细心观察 <p class="ql-block">  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瓢虫身上的点点是不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  利用家长资源,解决了疑惑。孩子们最终知道了瓢虫大家族里,既有益虫也有害虫。益虫喜欢吃蚜虫等,害虫也喜欢吃植物。</p> 绘本《瓢虫日记》 <p class="ql-block">  通过绘本《瓢虫的日记》,小朋友知道瓢虫的朋友中,有的身上有9个、12个等斑点。它们有假死的本领。</p> 瓢虫🐞科学小知识 <p class="ql-block">  绝大多数的瓢虫身上都是有点点的,瓢虫身上有几个点点就是几星瓢虫,但也有例外,如大红瓢虫全身通红,没有一个点点,并且瓢虫中也分益虫和害虫,除了十星、十一星和二十八星瓢虫是害虫,二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等都是益虫。它们很喜欢温暖潮湿的地方,但并不喜欢直接暴露在阳光中。</p> 瓢虫的生长过程记录 <p class="ql-block"> </p> 幼儿收获 <p class="ql-block">  从瓢虫的特点到生活习性,将认知、能力、情感融入到课程故事中,幼儿从认识瓢虫到尝试饲养瓢虫,不断升华到生命意义的领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嵌入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发展幼儿观察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绘画“瓢虫”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充分的观察、探究和想象,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并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和创造美。</p> 欢“橘”一堂 <p class="ql-block">  水果时间到了,孩子们在品尝橘子时会有各种问题,于是,我们抓住孩子们兴趣点出发,体验橘子背后的”大秘密”。</p> 亲子调查表 <p class="ql-block">  “橘子长在哪里?”“橘子里面白色网状可以吃吗?”“橘子有什么作用?”关于橘子,孩子们有太多好奇的地方了。于是,我们做了《橘子大调查》!</p> 橘子的沉浮 <p class="ql-block">  先将一个剥皮的橘子放入水盆中,再将完整的橘子放入水盆,观察其沉浮情况并观察记录。</p> 橘子表情大比拼 <p class="ql-block">  给橘子画上可爱的表情包,发挥孩子的想象力。</p> 晒橘皮、煮橘子茶 <p class="ql-block">  </p> 区域游戏——围炉煮茶 节气节日 结合新年活动开展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我们以《指南》生活化、游戏化的精神为引领,立足于“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利用园内资源、家长资源等开展了一系列的橘子大探秘活动,打开了孩子与橘子之间的“大门”,在与“橘”亲密接触中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班本课程中,我们更加需要站在儿童的视角,让他们在参与、探索、尝试、感悟等活动中切实感受课程的魅力,自主地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来;要让孩子在参与课程体验活动中,玩中学,学中乐,乐中获,在体验活动中主动学习,发现自我,并成为最好的自己。</p> 幼儿收获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通过班本课程,经过一次次的探虫之旅,收获了很多惊喜和快乐,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去探索和学习昆虫的特征、习性、作用等关于昆虫的知识,在生活当中学会细致的去观察小昆虫,萌发保护昆虫的责任心;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部分性格内向的幼儿,他们在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昆虫时,也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并于同伴之间展开讨论,慢慢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也更加细致,让他们乐于亲近自然,很好的激发出了他们探究的欲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