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过腊月初八,市政工人便开始在街道两边的路灯杆和行道树上悬挂灯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灯杆的两侧分别挂着三个大红灯笼,行道树上挂满了小灯笼,主街道的行道树的树干上缠绕着一条条金黄色的LED灯带,街两边的灌木丛上缠满了五颜六色的LED灯带,广场和公园的树丛上也缠满了LED灯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入夜,整个小城灯光闪烁,红彤彤的一片,渲染着一股年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城最大的两座商城门前聚满了小商贩。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灯笼的、卖干果的……,商贩们的吆喝声、顾客们的讨价还价声与街上汽车喇叭的鸣叫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了噪音,一种快过年才会有的噪音,这噪音彰显着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渲染着一股年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腊月十六,单位工会发个八百元的购物卡。临近下班,短信提示一月份工资发了,还补发了七千元工资,心里不免欣喜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每个月最开心的日子便是发工资的日子,这种喜悦可以持续几天。下班,又领了些米面油等慰问品,这算是过年的一种福利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少年了,从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福利,幸福感油然而生,温暖便布满全身,福利渲染着一股年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几何时,逢年过节,中央就公职人员会出台一些政策或提醒,各地纪检监察部门便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地纷纷效仿也出台一些政策或提醒,某些地方针对过节搞福利的单位还做出过一些处理并公之于众,慢慢的几乎所有的单位便停止了逢年过节搞福利这一行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时候,当时的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父母单位逢年过节搞的一些福利也无非几个月饼、几斤苹果、几斤冻梨、几斤猪肉、几条鱼而已,父母舍不得吃,总是把月饼、苹果按份分在几个孩子手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家家户户都差不多,人们物质生活匮乏但精神生活却极其富有,逢年过节父母单位搞的福利在我心里便是改善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温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以为,对于一些单位过节适当的给员工发些福利,不出格的延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行为应当鼓励才对。一个单位就好比一个大家庭,每个员工都是家庭的一员,逢年过节给员工适当发些福利,发的是一种幸福,一种温暖,一种人情,更是一种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爆竹散千灾,从今事事谐。这是叶茵《次守岁韵》中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从古至今,燃放烟花爆竹可以驱邪避瘟疫,可以驱灾避祸,爆竹中的硫磺有杀菌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们通过燃放烟花爆竹来释放一年来的压力,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欢庆。通过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家庭幸福、事业顺利、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北方还有过年垒旺火的习俗,过年家家户户院里或门前都要用碳垒成一个塔的形状,称之为旺火,有的地方也有用木材垒成的旺火。旺火燃烧着希望和梦想,寓意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夕夜,人们围在熊熊燃烧的旺火旁转旺火,互相说着祝福的话。人们把新内衣拢在旺火上烤一烤,据说穿上被旺火熏烤过的内衣一年都会顺顺利利、无病无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燃放烟花爆竹和垒旺火渲染着一股浓浓的年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冠疫情前,有些城市开始严禁过年燃放烟花爆竹和垒旺火,三年疫情后放开了一两年。如今,又开始严禁过年燃放烟花爆竹和垒旺火了。对此,人们褒贬不一,但还是赞成过年燃放烟花爆竹的人更多一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以为,除夕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的继承和弘扬。烟花爆竹承载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文化底蕴。除夕燃放烟花爆竹,看满天烟花绽放、听震撼心灵的声音、让硫磺味填满鼻腔……,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节日氛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不能因为端午节赛龙舟出现一些事故而取消这一重要民俗活动、除夕夜吃年夜饭铺张浪费而消除这一习俗、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和垒旺火污染环境而取消这一重要的传统民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这些传统民俗正一点点被取代、被淡化、被消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迅先生笔下穷困潦倒的孔乙己先生过年也要买几串二踢脚放一放,快乐一下心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冯骥才老先生笔下的过年是这样的:过年,过得就是大年夜子午交时这时辰。燃放鞭炮正在此时,把年的庆典推向高潮,并深深寄寓着除旧迎新,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与企盼。这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狂欢之夜。惟有这灿烂的烟花、炸响的鞭炮与火药的幽香,才能引起中国人一种特有的醉心的生活情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冯骥才老先生在文章《禁炮与限炮》中讲到:“禁”是一种消灭。如果灭掉鞭炮,被消除的决不仅仅是鞭炮及其污染,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深厚迷人的、不可替代的文化,以及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情感。我们不会在文化上再这么无知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年如果没有燃放烟花爆竹和垒旺火的渲染,便失去了浓浓的年味,守岁成了守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希望我们这些四线城市的决策者们能多倾听一些民声、更人性化一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过年的喜庆热烈一些、年味浓烈一些。不要让“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上千年的民族习俗从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亡。</p> <p class="ql-block">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