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篷悠悠荡起绍兴时光

翟老四

<p class="ql-block">  乌篷悠悠 荡起绍兴时光</p><p class="ql-block"> 怀着对鲁讯先生的敬仰和对浙江绍兴的一种向往,在2024年的年尾,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一家人来到了美丽的江南水乡——绍兴。</p><p class="ql-block"> 走进绍兴这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感受到她就像一颗镶嵌在江南水乡画卷中的明珠,散发着千年不散的人文气息。这座古老的城市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沧桑,每一条老街、弄堂、台门、河道······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每一缕微风都传递着文化的芬芳。</p><p class="ql-block"> 江南,因水而得名。而绍兴,便是一座从水里长出来的城市,水也是这座城市的灵魂。“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纵横交错的河道,如同一丝丝灵动的血脉,贯穿全城,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清澈的河水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银光,缓缓流淌,似在低吟着古老的歌谣。</p><p class="ql-block"> 鲁讯故居的门前,有一条两三米宽的河道,贯穿东西,一条条船身狭小,有点儿像镰刀的乌篷小船映入眼帘。乌篷船便是这水乡的精灵,是绍兴水上独特的交通工具。乌篷船被称为绍兴水上三绝:“乌篷船、社戏、香糕。”和绍兴“三乌”:“乌篷船、乌毡帽、乌干菜。”之一。</p><p class="ql-block"> 乌篷船由船体、船篷和桨橹三部分组成,船身娇小玲珑,两头尖翘,船舶覆盖着用竹片、竹丝编制的半圆形船篷,通体漆成黑色,像涂抹了墨汁一样,绍兴方言“黑”叫“乌”。乌篷船由此而得名,这也是古越先民崇尚黑色的明证。</p><p class="ql-block"> 一艘艘乌篷船,在河道中排成了“一”字形,悠悠地摇曳在水面上,船头上的船夫戴着“三乌”之一的乌毡帽,熟练地摇着橹,欸乃之声在水巷中回荡,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诗意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乌篷船,它不在春江花月夜的江滩现身,也没有在秦淮画舫那隆重奢华的场合露面,却出现在书生赢弱、孩童嬉戏、女儿温柔、百姓淳朴的水乡——绍兴。乌篷船就是那梦境中无法抹去的一点灵动,一摇一曳,穿过小桥,路过人家,摇摆着属于江南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入口处换上红色的救生衣,依次排队等候,小小的码头上,有专人用钩子之类的工具,将小小的乌篷船牢牢地稳住。忽然一声尖叫,从前面的小船上传来,原来大外孙女出于好奇,跑到小船的一侧,让小船也随之倾斜向水面,而发出的惊叫声,她爸一把拉回她来,船夫及时调整船身,用听不清楚的绍兴话说着什么?</p><p class="ql-block"> 乌篷船来了,迫不及待地一脚踩上去,没有踩到船中心,小船就像喝醉了酒的醉汉,左右胡乱晃荡着,似懂非懂地听到船夫似乎在说:“要稳住,不要乱动。”在慌乱中吓得赶紧坐下。座位硬得像是坐在地板上一样,凉飕飕的,又像是坐在了水面上轻飘飘的,不过给人的感觉就像每个人都会轻功似的,能在水上飘浮,又像是坐在一枚柳叶上飘在水面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上船坐稳之后,船夫不紧不慢地划着船,可爱的乌篷船在清澈的河道中穿梭。面对着船夫,船夫脸上带着岁月的沧桑,只见他以脚蹬桨,两脚踏在桨柄末端,以腿的一伸一缩的蹬踏,使木桨击水推进,航向则由船夫的手桨来控制,只见他的手随着脚的节奏一拉一推,似行云流水那般一气呵成,这是现存为数不多的手脚并用的划船技法。</p><p class="ql-block"> 乌篷船就是这样在人的原始动力作用下,离开了河岸上的小码头,划开水面向前行驶。虽然速度不是很快,但耳听潺潺的流水声和“嘎吱、嘎吱”的桨声,眼观两岸上的小桥流水人家,真有“山阴道上行,如在画中游。”之感。 </p><p class="ql-block"> 对此,众多唐诗宋词中充斥着乌篷船的身影。清代诗人袁枚《过剡溪水急不能上》中有“乌篷船小沙石横”的描述。鲁讯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多提到“文人的酒船”,也多次梦里“坐船回乡”的美好想象。周作人的《乌篷船》一文,更是让乌篷船作为绍兴的一大标志为大众所熟知。</p><p class="ql-block"> 乌篷船行则轻快,泊则闲雅,或独或群,独则独标高格,群则浩浩荡荡。是绍兴水乡流动的生命,也是绍兴水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坐在乌篷船上,沿着河道前行,两岸是粉墙黛瓦的民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斑驳的墙壁爬满了岁月的藤蔓。青石板路在脚下延伸,通向一扇扇古老的大门。一只只酱鸭、一串串腊肠、一条条鱼干,挂在河岸两边的竹竿上,诱得人口水直流。临街的商铺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当地特产,尤其是一坛坛的黄酒和一袋袋的茴香豆,特别引人瞩目。有的游客正品尝着美食,有的正在悠闲地散步,有的则拿起手机不停地拍照留念······偶尔能看到河边有妇女在浣洗衣物,棒槌敲打衣物的声音和着水流声,奏响了一曲生活的乐章。果然,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色,终究离不开乌篷船。</p><p class="ql-block"> 绍兴的桥,是水乡独有的景致,它们形态各异,或横跨在狭窄的河道上,或连接着古老的街巷。每一座桥就像人一样,都有自己的名字。坐在乌篷船里,穿过一座又一座拱桥,有的转眼间就能穿过,有的则在黑暗中划动很长时间,有的桥高大宽敞,有的则显得低矮,不得不低头才能通过。船夫们摇动着小船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在水面上飞快而又平稳划行,如履平地。与其说是水上滑行,倒不如说是贴着水面“超低飞行”。轻舟穿梭在悠悠古水道,那种古朴、典雅、宁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p><p class="ql-block"> 对面驶来一艘乌篷船,越来越近,两只小船终于在狭窄的水面上相遇,却在船夫那娴熟的操作下擦身而过。兴奋地对来船上的游客打着招呼,笑声不断传来。正在得意地欣赏着岸边风景,在一处宽阔之地,感觉脚下的小船,出其不意的来了个“神龙摆尾”左摇右摆,在惊恐之中,还没有回过神来时,小船已经将船首变成了船尾,用船尾倒着前行一段后,才明白小船到了“沈园”的入口处,恋恋不舍的跳上岸,回头远望,途经的风景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乌篷船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绍兴文化符号和历史名片,更对绍兴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彰显了这座城市植根于生活中的文化底蕴。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让我们在乌篷船的摇曳中,感受江南的韵味和历史厚重。</p><p class="ql-block"> 翟所祥</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 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