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进海南解放公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汪彩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来海南旅游,并没计划去临高县。感谢我先生大学同学的力荐,让我们知道临高有海南解放公园和牌坊群等人文景点,于是有了我们说走就走的临高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海花岛时,我们特意到儋州市白马井镇的超头海滩,参观了解放海南岛的首个登陆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0年3月5日19时35分,第40军第118师登陆先锋营799名指战员,分乘14只木帆船,在师参谋长苟在松和团长罗绍福等率领下,由琼崖纵队侦察科长郭壮强当向导,在雷州半岛徐闻县灯楼角启渡,准备登陆儋县白马井排浦地区。由于途中停风,改作划桨前进。难道当年解放军也考虑过“借东风”,没风也难不倒我们的解放军。攻打海南岛之前,来自北方的南下官兵大部分不会水,是旱鸭子,硬是在短时间内经过强化训练,下海是蛟龙 ,上树能摘椰子。时任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将军是海南登陆战役的实际指挥官。他在金门战役失利后,是顶住巨大压力来指挥这场战役的。3月6日下午1时40分,先锋营经半小时激战,击溃岸上国民党守军,抢滩登陆成功。在海滩上与琼崖纵队第一总队的接应部队会师,这次潜渡,打响了解放海南岛战役潜渡的第一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一座银白色的斜拉大桥连接海花岛和超头湾,桥上人来车往,解放海南首个登陆点纪念园对视着大桥和海花岛,先烈们看见人们幸福的生活,也护佑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来到这样的景点参观,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随后,我们乘高铁到临高县,临高与儋州白马井站只一站路。到了临高,我们直奔海南解放公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临高,是海南省的直辖县,而海南解放公园处在临高境内,为何还要冠名海南省的大名呢?这与解放海南的历史有关。1950年3月5日,海南战役从儋州白马井镇拉开了帷幕,解放军于4月16日19时,开始实施总攻,4月17日凌晨3点,解放军在海口以西至临高角,也就是目前海南解放公园一线,大举登陆。海南登陆战役与海南相关,对海南有着不一样的含义,所以才有公园虽然在临高县,却冠“海南”省之名原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进这座公园,花草树木不算多,但格外有吸引力。公园内有许多与解放海南岛战役有关的雕塑。热血丰碑大型雕塑,雄伟壮观,是公园标志性景观,也是人们必拍照之景。四十军和四十三军烈士纪念碑,就在进公园不远处 ,纪念碑旁的椰子树像士兵一样守护着烈士们。还有木船打军舰、支援解放军渡海、庆祝胜利等雕塑,都与渡海登陆战役有关,每座雕塑,都能让你驻足观看。走进这座公园,让你沉浸那场殊死拼搏的战役中。临近年关,又是寒假,有许多家庭是几代同游这座公园,边看边议,由于海南温暖,参观者多为来岛避寒的东北人 ,他们看见牺牲者有许多东北三省烈士的名字,仔细看,高声读,边读边感叹,当读到四十军一一九师副师长黄长轩烈士的名字时,一位东北大爷叫了一声,好大的官呀,可惜牺牲了,那时候官兵一样,冲锋在前啊!黄师长要活到解放,活到现在,该拿多高的工资啊!旁边的游客听了也感叹,看了烈士的家乡与自己同一个地方,是我的老乡,是我们一个地方人,大家为与烈士同是一个省人,感到自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看了在四十军和四十三军烈士纪念碑的设计说明,纪念碑的设计由木船、旗帜、海浪和台阶等元素构成。正面是昂首的船头,两侧为飘动的旗帜,总体构思为渡海官兵在战旗的指引下乘风破浪、勇往向前。碑座和旗面迭进,意为勇士们三次强行登陆;烈士的英名镌刻在旗帜上,意为鲜血染红旗帜;整个碑体用红色的花岗岩石砌成,纪念碑朝向大陆,意为烈士遥望家乡,船载魂兮归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解放海南登陆战役纪念馆,深度展示了这场战役的前因后果。纪念馆分历史背景、琼崖纵队、大练兵、红色文物展,支前、木船打军舰等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了解放军登陆海南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还有当年的军衣、军帽、军鞋等物品。我特别喜欢看采访当年亲历者的讲述,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激昂的年代。以前看过的老电影《碧海丹心》,就是根据解放海南岛战役中鲁湘云与战友们乘着“木船打军舰”等真实战斗事迹改编的。这场战役,虽然过去了七十五年,但我们不应该忘记革命先辈们的付出,没有他们的英勇无畏,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海南解放公园不仅有感人的红色文化,红色历史,红色精神,这里靠在海边的临高角,是观海拾贝的好去处 ,还有百年历史的灯塔,是有红色历史,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元素叠加的一个景区,值得你去慢游细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临高县的另一个景点是近年打造的文澜文化公园,它与海南解放公园在同一条路上,坐同一趟公交车可以到达。“文澜”公园,毗邻于该县的文澜江,这是投资1.3亿元巨资建造的牌坊群,共有87座牌坊,长约1.7公里,工程建于2012 年,当时临高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我在公交车上听当地一位退休教师说,这项工程建成后,引起争议。但钱都花了,还是留着吧,他经常路过这里,发现有外地喜欢书法、楹联的游客就是奔文澜牌坊群而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牌坊群给我的感觉,很是壮观。这些牌坊,有的展现了临高历史。有的刻有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经典楹联。这些楹联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题字,形成了集牌坊文化、楹联文化、书法文化和石雕文化为一体的景观。主牌坊高达 37.7 米,宽 67.7 米,采用 4 墩 3 间 10 楼、12 柱框架通体雕刻结构,以 “南海龙门” 为主题,气势恢宏,号称亚洲最大牌坊,还曾申请过世界吉尼斯纪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品读这样的楹联牌坊长廊,除了看其书法功力,还要读其内容出处,很是花时间,像我们这样边走边看,是难有什么心得的。许多楹联出自唐宋名诗名句,有些已广为流传。对“老安少怀夫子志 ,后乐先忧古士风”这副楹联,我比较感兴趣,符合我们这个年龄段人的活法。</b></p> <p class="ql-block">来临高县之前,在儋州市白马井镇滩头湾</p> <p class="ql-block">在儋州白马井镇滩头湾,解放海南第一个登陆纪念园参观留影。</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118师352团先锋营登陆点</p> <p class="ql-block">这张珍贵照片拍摄于1950年3月6日,渡海登陆后与琼崖纵队第一总队的接应部队会师</p> <p class="ql-block">海南解放公园正大门</p> <p class="ql-block">解放海南岛海渡海战役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在热血丰碑雕塑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先生在海南解放公园参观拍照</p> <p class="ql-block">解放海南岛登陆战役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1950年春夏之际,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决策,第四野战军渡海作战兵团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发起规模大的渡海登陆作战,一举突破国民党海陆空立体防线—伯陵防线,于1950年5月1日,胜利解放海南岛。</p><p class="ql-block"> 解放海南岛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华中南地区的收官之战,也是渡海作战史的一次奇迹。此战役,在战略上,毛泽东主席运筹帷幄,应战局之变,提出了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方针,将企图退守海南岛的30多万国民党军有生力量,消灭在了撤退海南岛的路上,从根本上缩小了解放海南岛战役的规模,创造了战略智取海南岛的奇迹;在战术上,第四野战军第40军、43军协同作战,紧紧依靠华中南地区人民以及琼崖纵队和琼崖人民,两批偷渡、大举登陆、三路追击,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创造了木船打败军舰的奇迹,开创了史无前例的陆军单兵种渡海作战胜利的成功先例……</p> <p class="ql-block">用木船打军舰的战士鲁湘云。<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解放军历史上创造了木船打兵舰的奇迹,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鲁湘云,湖南省浏阳县人,1926年12月17日出生在浏阳北盛镇斜江湾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p><p class="ql-block">1947年10月入伍,历任副连长、连长、副营长、团参谋长、作训股长、作训科副科长、副团长、团长等职,1973年3月调任湘潭军分区副参谋长。1979年任湘潭军分区师职顾问。1982年5月离职休养。2008年5月1日逝世,享年八十二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调休后的鲁湘云,讲述当年打军舰的战斗故事</p> <p class="ql-block">电影《碧海丹心》片段</p> <p class="ql-block">电影《碧海丹心》片段</p> <p class="ql-block">电影《碧海丹心》片段</p> <p class="ql-block">解放海南登陆战役的实际指挥者邓华</p> <p class="ql-block">冯白驹,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被周恩来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前几年,我们在海口人民公园参观时祭拜过冯白驹夫妇合葬的草地。</p> <p class="ql-block">韩先楚将军时任第四十军军长</p> <p class="ql-block">冯学智将军时任四野第十五兵团副司令</p> <p class="ql-block">赖传珠,时任四野第十五兵团政委</p> <p class="ql-block">李作鹏,时任第四十军军长,是我们江西人</p> <p class="ql-block">叶帅,时任华南分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兼政委</p> <p class="ql-block">第四十军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第四十三军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第四十军119师副师长黄长轩的名字,在烈士名录最前面黄长轩,1914年出生于河南省新县县城的一个贫民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积极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并阅读进步书刊。</p><p class="ql-block">1931年,黄长轩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并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黄长轩从排长、连长逐步晋升为团长,并参加了多次重要战役。1937年七七事变后,黄长轩奔赴晋冀鲁豫抗日前线,并在1945年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8年,黄长轩任第四野战军第三纵队第九师参谋长,参与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p><p class="ql-block">1950年,黄长轩任第四十军一一九师副师长,参与解放海南岛战役。他在战役中表现出色,指挥部队成功登陆海南岛。</p><p class="ql-block">在战役中,黄长轩不幸中弹牺牲,成为解放海南岛战役中牺牲的最高将领。</p> <p class="ql-block">黄长轩烈士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黄长轩与妻子李萍的照片,黄长轩参加过长征,牺牲时36岁,他唯一的儿子黄星星仅六个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没有先烈们的流血牺牲,没有共和国的今天。</p> <p class="ql-block">黄长轩年轻里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海南解放公园的百年灯塔</p> <p class="ql-block">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渡海作战主力部队成功登陆海南岛,突破国民党沿海工事,挥戈东进,决战美亭,以摧枯拉朽之势粉碎国民党自诩固若金汤的“伯陵防线”,解放海口,对动摇退却的国民党军队实施“三猛”战术,从东、中、西三路猛打、猛冲、猛追。在琼崖纵队和琼崖人民的强力支援下,不足半月,将红旗插上天涯海角,海南岛全境获得解放。(抄自“解放清海南岛登陆战役纪念馆展板介绍)</p> <p class="ql-block">伯陵防线</p><p class="ql-block">薛岳,字伯陵,所谓“伯陵防线“就是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1949年12月1日,薛岳就任海南防卫总司令,企图利用海空军优势,凭借海峡天险,构筑“立体防御”,自诩为固若金汤的“伯陵防线”,妄图阻止解放军渡海登陆,长期固守海南岛,没想到这位常打胜仗的将军,被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打破了他的神话。(摘自“解放清海南岛登陆战役纪念馆展板介绍)</p><p class="ql-block">大败海南岛后,薛岳撤往台湾,1998年5月3日去世,享年102岁。</p> <p class="ql-block">临高县文澜公园的石牌楼群</p> <p class="ql-block">临高县文澜公园的石牌楼群主楼,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临高县文澜公园的石牌楼群</p> <p class="ql-block">临高县文澜公园的石牌楼群</p> <p class="ql-block">临高县文澜公园的石牌楼群</p> <p class="ql-block">临高县文澜公园的石牌楼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