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一年又一年,青春在流年

田润花

<p class="ql-block">美友圈小助手发公告,我们一起回忆青春往事美友圈举办【瑞蛇启新,溯青春流年】—-春节忆梦之旅有奖主题征文活动,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青春年代春节忆梦。</p><p class="ql-block">我是矿工的女儿,生在矿山,长在矿山,工作在矿山,煤矿就是我的家,我的青春记忆在煤矿,就让我打开记忆的尘封,用只言片语致我的青春,捕捉我青春美丽的春节情缘!</p> <p class="ql-block">春节的脚步渐渐临近,各大商场、市场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大同市城墙拉开了古都灯会的序幕,小区里挂起了繁星点点的彩灯,中国人过年的画面徐徐引入眼帘。</p><p class="ql-block">一年又一年,过年的记忆有儿时的快乐,青春年代的激情,有老年的忙碌,每一片记忆都似璀璨珍珠,在内心深处闪耀,<span style="font-size:18px;">岁月的洪流卷走了青春,卷走了年华,留下的是一个被岁月刻下深深印痕的沧桑。回忆就像是照相机,回念就是一段段时光,</span>在回忆里慢慢地重温属于自己那段时光吧!往事只能回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无悔青春 无畏奉献</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张编号为0029243的印有钢印的大同矿务局工作证,是我一生的荣誉。1982年我参加工作分配在机电科灯房工作,刚刚走上工作单位干什么都特别认真,那个年代过春节要配合井下保出勤,过年不放假享受国家节假日工资翻倍,我们工作是三八制无法正点吃饭,都要带饭,统一热饭吃,到了饭点大家把饭集中到一起互相吃,好像吃百家饭,过年这天,我们吃的饺子宴,打开饭盒,哇,各种馅各种款的饺子大聚会,到最后不知道吃了多少,忘记了什么味道,那种愉快、那种温馨、那种满足,现在的年轻人是体会不到的,我所在的2号窗口一共600盏矿灯,我几乎都能记住每个工人的灯牌号,他们在灯口排队,不用报号我就准确无误的发到他们手里,给他们优越感,每天要保证矿灯充满电注满水,每个窗口有个小黑板,记录有状况的灯,比如灯泡忽闪、漏液、开关、电池等问题,修灯师傅们及时处理好,坚决杜绝有隐患的灯下井,简单的工作方法,负责的工作态度,尽职尽责,全力以赴服务生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虽在灯房工作时间不长,但记忆最美好,与工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父亲在灯房工作过,经常教育我,灯房工作的重要性,工人们的三大喜事就是上班有个好领导,回家有个好妻子,下井有个好灯,原来灯房工作这么重要,我又加了一条,收发灯要有个好态度,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感情也是互相的,春节我上夜班,在空闲的时候我睡着了,隐约感觉有动静,当我查看时没有人,我就又迷糊了,我忽然发现窗口冒着青烟,原来有个老工人交灯是看见我睡着了,就圪蹴地上吸烟怕惊扰了我睡觉,那个场面简直感动到我了,一生中能有几次这样的感动,我体验到了,在灯房工作期间我得到了关爱,得到了爱护,我的景师傅,离我家住的不远,上二班夜班时间晚,景师傅就路过叫上我,下班回家时就绕道送我回家,天天如此,在我的旧时光博物馆里,那些场景,那些事激力和鼓舞了一生。我只有好好工作来回报,灯房工作短暂而美好,但驻足我心底的深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春晚记忆</b></p><p class="ql-block">84年我在原大同矿务局四老沟矿职工培训科工作,单位的杨校长请探亲家回北京过年了,给我们安排了值班,我们就积极筹备在单位看春晚,和几个年轻同事商量好到单位熬年守岁看电视,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在我们那个年代绝对是一场盛宴,也是记忆最深的一届,那些年大部分的家庭都是边吃年夜饭边观看春晚,年夜饭吃饺子好像是全国统一的,为了晚上在单位一起看春晚熬年,我做足了功课,我家八口人,吃一顿饺子不易,下午就开始和面包饺子,年夜饭的饺子我们习惯包个五分钱的硬币,寓意是谁吃到就预示着一年有好运,我吃到了,别提心里有多高兴,在兜里装了些年货小吃出发了,走的路上感觉飘飘然,84年春晚有许多的经典节目,马季的“宇宙牌香烟”,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吃面条”,张民敏的“我的中国心,振奋人心传唱至今,李谷一的“难忘今宵”唱到了今朝,许多的大碗明星的经典歌曲很快传唱,我们录了音,成就感满满。随着新年的钟声响起,我们欢呼雀跃,集合起来到楼下放鞭炮庆祝,然后开始吃年货、玩扑克,开启熬年守岁,我们一晚上没睡,就这样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春节,我们现在仍怀念那个不眠之夜。</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剪窗花、贴春联记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剪窗花、贴春联,放鞭炮,作为传承中国的传统,每一件都充满年味,说起剪纸,剪窗花,我也是有一定技能的,从我工作后,每年春节剪窗花就是必须要做的,窗花做为一种装饰物,对于过年是必不可少的,贴在玻璃上,窗户纸上,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可以增加喜气,美化生活,自己剪心爱的图案贴在窗户上,泛白了也不舍的撕,在我的世界里,剪窗花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每到过年,邻居和同事都和我索要窗花,那时找到剪纸的样板特别难,有了样板,贴在纸上,用煤油灯熏黑,把样子取下来,订多张红纸,将熏黑的部分用剪刀和刻刀剪去,就有多个窗花,或者将样品复印,或将样品定在红纸上勾描,然后再剪刻,如果是简单的贴角,剪法就容易,我收集了很多样板,里面收藏了很多剪纸作品,不知道啥时候,不再需要剪纸的窗花了,市场直接卖印刷好的成品,窗花花色多样品种齐全,高科技窗花琳琅满目,但我还是钟情于剪纸,剪纸艺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爱剪纸!爱剪纸艺术,体现出的年味。是我记忆里抹不去的美好和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春联,是过年必备的,贴春联要讲究对仗,上下联都有严格的要求,右手上联,左手下联,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或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二声或一声,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单位刘校长从进入腊月就开始写春联,我是帮忙裁纸、晾干、收拾的,年味浓浓,我们猪窝贴六畜兴旺;柴炭房贴炭火炽热,温暧人间;粮食柜贴五谷丰登,多么富有诗情画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井口服务记忆</b></p><p class="ql-block">从1985年我在单位担任矿女职工委员、机关女工委主任,后提拔女工部长,这一届委员中我是最年轻的,所以多付出也是应该的,每逢佳节,我们就组织女工家属到井口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过年过节煤矿井下工人不放假,特别辛苦,我们在井口设立服务点送热水、送绣有安全第一的鞋垫、安全记心间的安全肚兜,为住单身的一线个人缝补工作服,订扣子,那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矿工出井能喝口热水,有贴心的服务心里暖暖的,那个年代,矿工们称这支队伍是毛主席的队伍,现在这种服务在井口称安全联保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服务延伸了,成立了安全联保服务站,过年井口给矿工包饺子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额外收入记忆</b></p><p class="ql-block">青春就像一本厚厚的书里面装满了苦涩和美好的回忆,那时候上班开资如数交与父母,自己想买个雪花膏,买个电影票、买个衣服根本没有自主权,穷则思变,发现写稿件可以得稿费,也只有这样挣的钱不用上交父母可以自己支配,努力的学习写作,这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一开始写个小豆腐块,挣二到三元稿费,后来尝试着往报社,杂志社投稿,那时投稿用稿纸手抄,寄到杂志社编辑部提出修改意见后寄回来,然后再修改再寄,就这样无数次的修改无数次的寄回,终于成功了,在《山西档案》《煤炭档案》发表了一些文章,可以挣到一笔可观的稿费,在过春节的时候可以买新衣服,买鞋,买炮子,可以给弟弟妹妹买糖,想起来就觉得很美,后来一直坚持写,先后在《山西档案》《煤炭档案》《大同档案》《中国学校教育与研究》《探索与创新》《档案管理精揽》《山西档案论文专集》《管理观察》《党建文汇》《现代企业文化》《精神文明作品汇编》《山西妇女报》《大同日报》《大同矿工报》《同煤日报》等杂志、书籍、报刊发表及省、市征文获奖论文和专业文章60余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泛黄的杂志,我的记忆,我的青春年华里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青春的样子,美好的时光。一晃就是四十年的光阴,年轻的我们如云影掠过,没有留下很多的影像照片,当年那黑、白、灰,黄单一的服装颜色,白衬衣、黄色的军衣款,蓝的的警衣款,背个军用书包,就是奢侈,记录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拼搏的人生最精彩的高光时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年春节组织参加春节文艺活动,从筹备到学习,排练,美好的时光总与春节有关,这是1987年春节青年韵律操表演的照片。感觉挺珍贵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高莫争峰,花小也盈香,回头看自己人生的经历,历史的片段,生活的感悟,产生了回忆一下的念头,退休了,不念过往、不为将来、不负当下,珍惜自己来到这个社会的缘,把自己几十年前的的生活阅历、丰富的工作,精彩的生活片段和过春节的趣事、春节情缘分享给大家。谢谢!</span></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