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4:聚焦平凡 圆梦夙愿

崔红军(无影)

<p class="ql-block">        回顾2024年摄影之路,最大的收获是圆梦夙愿,先后举办了《劳动礼赞·记录感动》崔红军纪实摄影展和《稻香·稻情》崔红军纪实摄影展。对多年来坚持劳动题材的拍摄有了一个阶段性总结。</p><p class="ql-block">        影展里的人物,不是名人,但他们在绘就伟大建设蓝图中却是了不起的建设者!不是明星,但在他们脸上却洋溢着最美的劳动幸福笑容!我的父母是平凡的工人农民,小时候在工地里看到父亲带着柳条安全帽辛勤劳作的身影,在麦地里看到母亲吃着糠饽饽拧鸳鸯轱辘浇麦田的情景,至今清晰的印在脑海里。后来,我长大进了工厂,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企业负责人,又进了政府机关成了一名公务员干部。但我的骨子里流淌的还是平凡工人农民的血,在我儿子也成家结婚典礼上我寄语孩子说。不一定成为惊天动地的参天大树,但要能象平凡小草那样顽强生存,成为有益于社会,自食其力,经得起风雨的劳动者。</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我的摄影聚焦点主要还是工厂、工地、农村的劳动者,并期盼将来能举办劳动题材的摄影展,展现平凡劳动者的感人风采。这个夙愿在2024年实现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此,我特别要感谢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文联委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文联副主席、济南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张泉刚和齐鲁农业之星、济南五洲都市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如义,没有他们的策划和支持,圆梦夙愿不可能得以实现。同时,我再次对摄影展中的拍摄主体平凡劳动者表示深深的敬意,我的纪实摄影展能够实现,荣誉是您们的,您们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艰辛拼搏,努力奉献,在拼搏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在平凡岗位一丝不苟的履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用粗糙双手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画卷。您们艰辛勤劳,默默奉献的高尚品格,令人肃然起敬。劳动光荣,劳动者最美!您们才是最可敬的人。</p> <p class="ql-block">一、《劳动礼赞·记录感动》崔红军纪实摄影展</p><p class="ql-block">        《劳动礼赞·记录感动》崔红军纪实摄影展于2024年9月7日在历下区文化馆展出。展出的50余幅照片,是我多年来坚持在企业一线、工地现场、乡村社区进行劳动题材摄影创作的部分作品。旨在用镜头记录感动,用心用情去聚焦那一幕幕艰苦劳作的场景,定格那一幅幅忘我劳动的精彩瞬间,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身边平凡劳动者的动人故事。为劳动者献上最崇敬的心灵颂歌。用镜头记录感动,在记录感动的同时,我也时时分享到劳动者的艰辛和成果,分享到他们奉献和幸福,自己的心灵在感动中得到升华。</p><p class="ql-block">        在摄影展举办的同时,我以《深度拍好纪实摄影的实践体会》为题与参加影展的摄影界领导、大咖、影友们进行了交流分享。这也是自己多年来对纪实摄影理论和实践的一次体会总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24年12月17日,由山东省文联和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办、济南市文联、济南城市建设集团、山东省市政行业协会、济南市摄影家协会、济南市南部山区仲宫街道办事处承办的“艺术与乡村”山东省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分展区“聚焦乡村发展 记录美好生活”付上村群众随手拍摄影展在仲宫街道付上村隆重开展。同时,“劳动礼赞 记录感动”崔红军纪实摄影展也在付上村同时平行展出。</p> <p class="ql-block">“劳动礼赞 记录感动”崔红军纪实摄影展多家媒体、公众号进行了报道。</p><p class="ql-block"> 附:济南日报、爱济南新闻客户端新闻报道</p><p class="ql-block">摄影展中的乡村振兴画卷</p><p class="ql-block">        12月17日,仲宫街道付上村沉浸在一片艺术与文化交融的热烈氛围之中。助力乡村振兴的“艺术与乡村”群众随手拍摄影展与济南摄影家崔红军纪实摄影展同时在此盛大开幕,为这个宁静的乡村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p><p class="ql-block">        付上村群众随手拍摄影展的作品均出自村民之手,这些作品聚焦于乡村生活的角角落落。从晨曦中田间劳作的身影,到傍晚时分袅袅升起的炊烟;从邻里间亲切交谈的温馨画面,到乡村传统节日里热闹非凡的庆典活动,无一不被村民们敏锐的镜头所捕捉。一幅幅照片生动而真实地展现了付上村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村民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村民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质朴的情感,记录下了乡村发展进程中的珍贵瞬间,这些影像成为付上村发展变迁的生动写照。</p><p class="ql-block"> 同时,济南摄影家崔红军的纪实摄影展则以专业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更具深度与广度的乡村画卷。崔红军长期关注乡村题材,他的作品往往能够深入挖掘乡村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内涵。在他的镜头里,付上村的古老建筑不仅仅是砖石土木的堆砌,而是承载着历史与记忆的文化符号;村里的老人们脸上的皱纹也不再只是岁月的痕迹,而是诉说着过去艰辛与现在幸福的生动线条。他的作品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细节,全方位地展示了乡村在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变革。</p><p class="ql-block">        两场摄影展的同时开展,意义非凡。对于付上村而言,它们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成果体现。通过摄影艺术这一媒介,村民们对自身生活的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与热爱,文化自信在心底悄然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        在展览现场,村民们三五成群,围在一幅幅作品前,或回忆过去,或畅想未来;来自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们则在作品间穿梭,用专业的眼光品鉴交流;而游客们也被这独特的乡村艺术氛围所吸引,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此次摄影展活动期间,还将陆续举办摄影创作交流、乡村文化研讨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乡村文化与外界的互动和融合。</p> <p class="ql-block">二、《稻香·稻情》崔红军纪实摄影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稻香·稻情》崔红军纪实摄影展于2024年9月21日在吴家堡五洲农业水稻种植基地田间地头举办。</p><p class="ql-block">        黄河大米是济南的老名优特产,有“一亩稻花香十里、一家煮饭百家香”的美誉。黄河大米来之不易,一粒稻米香,凝聚着万缕种稻情。从用黄河水冲刷盐碱地弯腰插秧试种大米,到现在科技兴农,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生产,不断传承优化黄河大米的优质品种品味,用良心种好粮食,确保粮食安全,让消费者吃到优质放心的黄河大米。黄河大米每粒米的孕育生长集结了数不清的智慧、汗水和情感。</p><p class="ql-block">    《稻香·稻情》崔红军纪实摄影展展出的50余幅照片是作者自2019年开始至今历经六年在五洲农业长期关注跟踪拍摄的专题纪实摄影中的部分作品,通过聚焦吴家堡五洲农业水稻种植基地这个沿黄水稻种植的缩影,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稻米种植过程中凝聚的人文情感和不断产生的社会效应,展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面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最感欣慰的是,这次摄影展是在田间地头举办的,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基层。当许多师生到五洲农业学农实践时参观摄影展,我也深感为了青少年教育做了一点微薄贡献而欣慰。</p> <p class="ql-block">稻香·稻情》纪实摄影展省市多媒体进行了报道。</p><p class="ql-block">附:济南时报报道</p><p class="ql-block">见证丰收盛景,这次的摄影展开在田间地头</p><p class="ql-block">《稻香·稻情》纪实摄影展开展</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终于实现了在田间地头举办摄影展的心愿。”崔红军老人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说。9月21日,“点赞农民歌唱丰收--槐荫区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五洲农业丰收成果展”举行,《稻香·稻情》纪实摄影展在活动现场同步开展。</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稻香·稻情》纪实摄影展展示了50多幅作品,内容涵盖广泛,有劳作的艰苦、有丰收的喜悦、有孩子们的实践、有获得荣誉的骄傲……每一幅作品都有着感人的汗水结晶和心灵情怀故事。“在创作这些作品时,我时时被稻农这种浓浓情怀所感动,使我不断按动快门聚焦瞬间精彩,其实他们在稻田里、收割机上、生产线旁的默默奉献、平凡风采比照片展示的内容更精彩、更感人。”崔红军老人介绍说,这次《稻香·稻情》纪实摄影展不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大厅里展示,而是在田间地头举办,使影像艺术更加贴近人民、贴近百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今年76岁的崔红军老人,是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山东省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济南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图片库签约摄影师,山东画报签约摄影师,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特约摄影师。近几年,他一直关注并深入吴家堡五洲农业采访黄河大米三次稻改和生产情况,在摄影创作的同时,还撰写了多篇专访调研文章。他深深感到,一粒稻米香,万缕种稻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张丽)</p> <p class="ql-block">        《稻香·稻情》纪实摄影展部分照片在2024年第九期《山东画报》上专题刊登发表。在接受山东画报记者采访时我说,《稻香·稻情》创作历时六年期间,我多次采访吴家堡稻改带头人李贵仁、武如义,与经历过三次稻改现年都已八九十多岁的多位老稻农座谈交流,了解吴家堡黄河大米种植稻改历程。并踩进稻田,爬上收割机近距离拍摄水稻生产情况,在采风拍摄中,曾经骑电动车摔倒在黄河大坝上弄得身上、相机上都是泥,曾经陷到水田里拔不出鞋,但当拍摄下自己满意的照片时,仍感到无比的高兴快乐。稻农们辛勤劳作的情景也时时感动着自己。在心灵精神上受到黄河文化的熏陶,得到情怀上的收获提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省级专业影像画报刊物上发表图文专题,也是自己的一个圆梦夙愿,特别感谢山东老年大学、山东画报领导的推荐和精心编辑。山东画报刊登《稻香·稻情》专题图文影像,无疑对助力乡村振兴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25年,新时代新发展,火热的生活在召唤。劳动是永恒的创作题材,新的一年,继续劳动题材的深度创作,用摄影人的社会担当去聚焦新时代,讴歌新发展。拍出更加有深度、有温度,有感染力的影像作品是自己新的目标,一切从零开始,不追风、不懈怠,甘于寂寞,盯紧一口井挖深,努力在劳动题材的创作中拍出优秀作品奉献社会。</p> <p class="ql-block">崔红军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山东省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济南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图片库签约摄影师、山东画报签约摄影师、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特约摄影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