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摄影】道贯古今朝天宫

翡冷翠的风

<p class="ql-block">图/文:翡冷翠的风</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1232683</p> <p class="ql-block">  在南京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中,朝天宫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展示了南京深厚的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朝天宫<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南京水西门内</span>,是江南地区现存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落。建筑始建于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年),此后的近一千年里,这里多次改建更名。明洪武十七年(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改建,并赐名朝天宫。</p> <p class="ql-block">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加强中央集权,决定在南京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道观,以供奉道教神祇,祈求国泰民安。于是,朝天宫应运而生,成为了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 明朝永乐年间,朝天宫被升格为皇家道观,成为皇帝祭祀道教神祇的场所。明朝灭亡后,朝天宫虽然经历了多次战乱,但始终得以保存,成为南京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之一。清同治五年(1866年),两江总督曾国藩重修朝天宫,将其改为孔庙,并为朝天宫手书“道贯古今”四字,还将江宁府学迁至这里。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朝天宫被辟为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国民政府在朝天宫设首都高等法院。1978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京市博物馆落户</span>朝天宫。</p> <p class="ql-block">  朝天宫坐北朝南,东、南、西三面有宫墙围绕,共分五进。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建有泮池、牌坊、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敬一亭。棂星门内两厢东为文吏斋、司神库,西为武官斋、司牲亭;大成殿东西两庑和走廊各十二间;敬一亭东有飞云阁、飞霞阁、御碑亭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  朝天宫遵循中国古代礼制建筑风格,以南北纵向三大殿为轴心,附属建筑左右对称,呈多进式展开,体现了庄严肃穆、堂堂正正的恢宏气势。朝天宫依山而建,因山制宜,各进院落的高度、各建筑之间的距离都不相同,从空间感觉上,既满足了礼制要求的宏大,又力求建筑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朝天宫是典型的明清殿宇式建筑,其建筑格局、样式和建造技术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明清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感谢诸君驻足浏览!</p><p class="ql-block"> 背景音乐: 贝多芬【第五小提琴奏鸣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