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松竹更萧骚

舒伟平

<p class="ql-block">窗前看月光,大寒结冰霜。</p><p class="ql-block">抬头想朋友,低头按键忙。</p><p class="ql-block">冬来露凝霜,大寒风轻扬。</p><p class="ql-block">季节有冷暖,情意无短长。</p><p class="ql-block">又到一年大寒时,祝大家大寒温暖常相伴!</p> <p class="ql-block">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的1月20日—21日,标志着农历一年即将结束,农谚有:“小寒大寒一年过完”。</p> <p class="ql-block">大寒节气的气候特征非常明显,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气温达到一年中的最低点,风雪较多,是冬季最冷的时段。人们已开始准备年货,迎接新春。</p> <p class="ql-block">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春节恰在立春前后,大寒一到年味渐浓。大寒节气往往与岁末时间相重合,期间的一些民俗多了些辞旧迎新的意味。</p> <p class="ql-block">大寒节气的风俗活动丰富多彩。例如,广东佛山有在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具有御寒滋补的功效。</p> <p class="ql-block">这节气期间,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腊味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p> <p class="ql-block">作为年尾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都在忙过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风俗。</p> <p class="ql-block">所谓“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农历新年这段时间,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归纳起来至少有十大风俗,分别是:“食糯”、“纵饮”、“做牙”、“扫尘”、“糊窗”、“腊味”、“赶婚”、“趁墟”、“洗浴”、“贴年红”等。</p> <p class="ql-block">“大寒迎年”的风俗还有不少,各地也不尽相同,但主题基本上是围绕“祭祀”展开的,其中一些风俗至今尚存。</p> <p class="ql-block">这个月的天气最适合风干制作腊味,所以有“腊月”之称。这个月举行的祭祀称为“腊祭”。岁末十二月由于处在新旧交接时段,是祭祀比较多的月份。</p> <p class="ql-block">岁末十二月有多种称呼,如有“末冬”“季冬”“腊月”“腊冬”等别称,其中最为熟知的当属“腊月”这一别称。</p> <p class="ql-block">“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这句诗是以独特的方式描绘了大寒节气的寒冷和美丽,当然,季节轮回之际我们应当注意保暖,保持身体健康,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