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白马寺|2025年一月洛阳老君山之行|第四天第一站|中国第一古刹

毛驴公仔

<p class="ql-block">白马寺(White Horse Temple),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白马寺镇310国道边,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和“祖庭”。</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因此20世纪末以来,日本捐资重修白马寺钟楼并立空海雕像;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均来此受戒,美国、德国、加拿大皆出席该寺方丈升任法会,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白马寺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典藏文物主要有2颗释迦牟尼佛舍利、中华古佛、元代十八罗汉夹纻像等。白马寺每年一度的“马寺钟声”活动,是人类祈福、辞旧迎新的特殊象征,并吸引了不少国外游客参加,入选“洛阳八大景”之中。</p> <p class="ql-block">东汉始建</p><p class="ql-block">据传东汉永平七年(64年),明帝闻西方有异神,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据《冥祥记》《高僧传》等记载,永平十年,他们与中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赍佛经、佛像回洛阳。初居鸿胪寺,后以鸿胪非久居之馆,次年诏令于雍门外别建住所。因为僧人是为天竺来的客人,仍然以宾礼对待,因此,住所名延续用“寺”。</p> <p class="ql-block">永平八年(65年),蔡、秦等人告别帝都,踏上“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p> <p class="ql-block">永平十一年(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p><p class="ql-block">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p><p class="ql-block">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在永平十一年(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计三百九十五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p> <p class="ql-block">曹魏甘露五年(260年),一场受戒仪式在白马寺举行,这是一个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事件。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坛,长跪于佛祖面前,成了中国汉地第一位正式受过比丘戒的出家人。自此,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老传统被打破了。</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古建区坐北朝南,为中轴对称格局,布局规整,主次分明。寺内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清凉台,两侧还有钟鼓楼、门堂、云水堂、客堂、斋堂、祖堂、禅堂、方丈院等附属建筑。</p> <p class="ql-block">山门</p><p class="ql-block">山门即寺院的大门。为牌坊式拱券三门洞,中门洞高3.08米,宽2.35米,深3.60米,两侧门洞较小。正面镶嵌“白马寺”匾,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愿门”的“三解脱门”。由于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曾重建。</p> <p class="ql-block">山门外有两匹石马,左右相对,石马1.8米,长2.2米,头戴辔络,身置鞍鞯,性情温顺,雕工精细,相传为汉代的驮经之马,实为北宋太师太保魏咸信墓前的石像。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德浩法师住持白马寺,将石马迁置于山门前。</p> <p class="ql-block">佛殿</p><p class="ql-block">佛殿位于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从前到后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主要建筑。其中,天王殿为高台歇山式建筑,初建于元代,明代重建,东西面阔5间,南北进深3间,殿内正中安置着从故宫运来的雕龙贴金佛龛,内供明代“夹纻”大肚弥勒像像、四大天王像、韦驮天将像等;大佛殿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后又多次修葺,高台歇山式建筑,双下昂六铺作斗拱。东西面阔5间,南北进深3间,是寺院佛事活动场所,也是僧人早晚课诵的地方。内供释迦佛、文殊、普贤二菩萨,迦叶、阿难二弟子、供养天人、观世音菩萨等塑像。悬挂于大佛殿内东南角的大钟铸于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通高1.65米,重二千五百斤;大雄殿始建于唐宋,元代重建,明代改建,为高台悬山式建筑,东西面阔5间,南北进深3间,内供释迦、阿弥陀、药师“三世佛”,韦驮、韦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23尊元代夹纻造像,韦力天将泥塑像等;接引殿原为明代建筑,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毁于大火。光绪年间(1875—1908年)重建,硬山式,面阔3间,进深2间,内供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像;清凉台在白马寺的最后部,是一座砖砌的高台,东西长42.80米,南北宽32.40米,高约6米,雄浑古朴,蔚为壮观;毗卢阁,高耸竖立于清凉台上,是白马寺最后一座大殿,面阔5间,进深4间,长17.03米,宽11.7米,高约15.5米,殿顶为重檐歇山式,内供毗卢佛、文殊、普贤二菩萨。</p> <p class="ql-block">十八罗汉,是白马寺内的国宝级文物,为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十八罗汉造像具有重量轻、造型美、色泽艳,具有耐酸碱、耐高温、防潮防腐、坚固结实诸多特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i><u>小知识:夹纻干漆</u></i></b></p> <p class="ql-block">唐代干漆夹苎佛像:珍贵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中,收藏着一尊唐代干漆夹苎佛像,全名为“彩绘漆金夹苎阿弥陀佛像”。虽然展签上没有明确标注,但普遍认为这尊佛像来自河北正定的隆兴寺,又称大佛寺。美国共有三尊出自隆兴寺的干漆夹苎佛像,是世界上已知现存最早的三尊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干漆夹苎是中国发明的漆塑工艺。2013年,苏富比以4000万港币拍出一件唐代干漆夹苎佛头,苏富比对这一技法的介绍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夹苎漆塑起始以木柱为蕊,泥塑作模,贴蘸漆麻布以为胎。一层层复施重漆再精雕,然后敷彩添色,最后割开背面取出木蕊泥坯,只余下薄麻干漆层,脱胎成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苎”指的是苎麻纤维制成的苎麻布;“夹”指一层夹一层。“干漆夹苎”就是用浸了生漆的苎麻布一层层裹在木雕或泥塑的模上。实际制作干漆夹苎佛的过程与苏富比的介绍会略有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一,干漆夹苎有时候以木材为胎,不将木胎取出,即不“脱胎”,譬如现藏于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的那尊,从他的断臂就可以看到木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二,即便脱胎,也不一定将木蕊取出。Met的那尊在背部的麻布中有三片竖长的木片,如同佛的脊柱,但在弗利尔的那尊里就没有“脊柱”。另外在这两尊佛像的头部背面的麻布里都发现了带钉孔的木板,Met的那尊甚至还有俩铁钉。研究人员据此推测这两尊佛像原来都有头光,但后来丢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脱胎的夹苎佛比不脱胎的轻,Met和弗利尔的两尊高近1米,重都不到14公斤,而沃尔特斯那尊体量相当,却差不多是两倍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干漆夹苎佛在古代受到青睐的原因就是轻,因为轻就方便“行像”,可以在重要的日子抬着佛像巡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干漆夹纻造像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南北朝,记载了东晋时期戴逵(约331-396年)所造的夹苎像(《出三藏记集(卷12)》)。我们在写《万岁通天帖》时提到过戴逵,说的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某天夜里忽然想念朋友,坐了一夜船到了朋友家门口却直接返回了。他说:“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这位朋友便是戴逵。当时戴逵定居在剡地,即今天浙江省嵊州西南,距天台山不远。2006年,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入选了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