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极言大寒之冷。大寒节气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期。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它是一个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大寒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意思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鹰隼之类的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大寒节气的花信风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p> <p class="ql-block">2017年初我拟定了在丁酉年节气之日拍嘉兴胜景之计划。丁酉年“大寒”(2018年1月20日)时节,我在嘉兴南湖湖心岛拍了一组照片,由于末及时整理,一直在电脑中睡觉,时间一晃,已过7年,今借甲辰年的“大寒”节气之东风,把它们从电脑中请出来,2018年1月20日,黑云压城,拍出来的照片不太理想,但南湖湖心岛历史底蕴深厚,特别是“红船”,是“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蜚声中外;烟雨楼三毀四建逢盛世而辉煌;岛上乾隆、米芾、董其昌等真迹让人流连忘返,这些照片编辑成为“美篇”后,很有成就感。</p><p class="ql-block">大寒忆旧</p><p class="ql-block">云深风凛着轻裘,</p><p class="ql-block">踱步南湖烟雨楼。</p><p class="ql-block">米芾碑前三驻足,</p><p class="ql-block">欹纵骏迈最凝眸。</p> <p class="ql-block">南湖景区,渡口主入口,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明天启《嘉兴县志》记述:“滮湖亦称南湖,西侧灯含窣渚,北则虹饮濠梁。倚水千家,背城百雉,蒹霞杨柳,菱叶荷花,绿漫波光,碧开天影,雕舷笙瑟,靡间凉燠,此一方最胜处也。</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二00一年六月公布;浙江省人民政府立。</p> <p class="ql-block">南湖红船是一艘单夹弄丝网船,长约16米,宽约3米,船身设计古朴典雅,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特色。船体呈暗红色,给人一种庄重而沉稳的感觉。船内设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中舱是召开会议的地方,布置简洁而庄重。</p> <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中共“一大”在南湖游船上胜利闭幕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央和省委指示下,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根据中共“一大”会议时来嘉兴安排游船的直接当事人王会悟回忆,仿制了一艘丝网船模型,送到北京请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审定认可。后按模型原样仿制了一艘画舫,作为南湖革命纪念船,供群众瞻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张国焘、刘仁静、周佛海、包惠僧等,由李达夫人王会悟作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在南湖的一艘丝网船上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8月3日,中共一大闭幕。</p> <p class="ql-block">1964年,董必武重来南湖,他登上画舫,感慨万千,挥毫题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p> <p class="ql-block">南湖革命纪念船停泊处东侧岸上,建有一座“访踪亭”,亭内树立董必武诗碑,亭额“访踪亭”三字由杨尚昆题写。</p> <p class="ql-block">彭真1991年3月18日登临纪念船说:“这船不大,但前途远大,有了这艘船,才诞生了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90年代的南湖红船,许岩摄。</p> <p class="ql-block">南湖历来是江南著名的游览胜地,以前湖中多画舫、精舫、唱曲船、丝网船、网船、挡板船、赤壁(膊)船、小洋船、公渡船数种,以供载游客游湖。</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中岛烟雨楼,摄于2018年1月20日。烟雨楼正楼高约20米,面积640平方米,重檐画栋,朱柱明窗,气势非凡。楼前檐悬董必武所书“烟雨楼”匾额,楼下正厅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着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亦为董必武所书。</p> <p class="ql-block">嘉靖二十七年(1548),嘉兴知府赵瀛疏浚市河,将挖出的河泥填入湖中,成一“厚五丈,广二十丈”的小岛,四面环水,俗称湖心岛。次年在岛上建烟雨楼,形成独特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公元940年前后,吴越国钱元瑧在南湖之滨“筑登眺之所,置馆宾客”,这为烟雨楼创建之始。1130年,金兵南侵、钱氏会馆被毁:宋嘉定年间,吏部尚书王希吕在原台榭旧址建搂、“烟雨楼”之名开始出现在有关文字记缴中。元朝末年,嘉兴发生“杨苗之乱”,烟雨楼毁于战火;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蔡兴知府赵瀛疏浚城河、用淤泥在南湖中垒成一人工小岛,第二年(1549年)在岛上建起楼房数间、仍沿用“烟雨楼”旧名、从此,烟雨楼就由滨滨移建到岛上、以后几百年烟雨楼的兴衰存毁都有比较详确的记载;</p><p class="ql-block">1571年(隆庆五年)。浙江兵备道沈奎来嘉兴,见烟雨楼破损不堪,将有坍塌之险,便重行修建;</p><p class="ql-block">1582年(万历十年),知府龚勉又一次集资修葺烟雨楼;</p><p class="ql-block">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烟雨楼经知府刘应珂再度修葺,盛名远扬,烟雨楼成为四方人士来禾必登之所。1632年(崇祯五年)、知府李某重修烟雨楼。</p><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嘉兴人民为抗清兵入侵,在嘉兴城内与清军展开了一场异常惨烈的战斗,烟雨楼毁于战火。在以后近四十年的时间里、烟雨楼名存实亡,废墟一片,成了人们怀古伤今凭吊的场所,直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嘉兴同知季舜有两次创议、烟雨楼才得以兴建,工程历时四年,到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终告完成。</p> <p class="ql-block">清雍正八年(1730年),总督李卫游烟雨楼。李卫重修烟雨楼,写《烟雨楼记》。清康乾盛世期间、因恐皇帝雨巡至此,烟雨楼不断得以修理、烟雨楼在这段时间保存相当完好。1751年至1784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八次驻哔南湖烟雨楼,每次都留下诗篇。盛赞这时的湖光水色、楼台烟雨。自道光以后、随着国运衰落、烟雨楼因缺少管理和维护、日损一日,逐渐变得荒凉。1864年(同治三年),烟雨楼毁于太平军与清军的激战中。这是烟雨楼历史上第三次毁于炮火。1918年:嘉兴知事张昌庆重建烟雨楼: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水面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烟雨楼连同秀丽的南湖一同载人了中国革命的史册。1937年,日军占领嘉兴,烟雨楼落入日军之手,第二年,日军将烟雨楼改为"华中铁道公司食堂"。1949年5月7日,嘉兴解放,烟雨楼真正回到人民手中。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切实承担起对烟雨楼的保护、维修和利用,烟雨楼经过多次大力整治和修葺,更加呈现出江南名楼的风采。1961年和198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两次公布烟雨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务院公布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烟雨楼进行落架大修2005年初整个工程完工、烟雨楼重新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一楼,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一楼,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二楼,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二楼,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二楼,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二楼,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南面东西两侧,有两株栽种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的银杏树,树龄已有470多年,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前的银杏树(西侧),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前的银杏树(西侧),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前的银杏树(东侧),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清晖堂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嘉兴知府许瑶光先在湖心岛渡口大石埠台阶上建一座门厅,命名清晖堂,取古人“山水含清晖”“清晖在山川”之意。</p> <p class="ql-block">来许亭建于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时任嘉兴知府许瑶光任期届满、赴京述职前,嘉兴士绅在烟雨楼西北处建亭设宴,为其饯行,并将亭子取名“来许亭”,意为希望他重来嘉兴。许瑶光为官务实、平易近人,在位期间为嘉兴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深受百姓爱戴。</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碑亭(东)。乾隆皇帝曾经六下江南,八次登临南湖湖心岛,岛上至今完好保存着两块御碑和乾隆的十四首诗。其中,西御碑分别刻有乾隆第一次和第二次南巡至此留下的诗句,东御碑刻有乾隆第二次和第三次南巡至此留下的诗句。诗中将南湖美景作了详尽的描绘,充分显现出乾隆皇帝对南湖的喜爱与留恋。</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碑亭(西)。乾隆皇帝曾经六下江南,八次登临南湖湖心岛,岛上至今完好保存着两块御碑和乾隆的十四首诗。其中,西御碑分别刻有乾隆第一次和第二次南巡至此留下的诗句,东御碑刻有乾隆第二次和第三次南巡至此留下的诗句。诗中将南湖美景作了详尽的描绘,充分显现出乾隆皇帝对南湖的喜爱与留恋。</p> <p class="ql-block">米芾诗碑。米芾书。米芾,字元璋,号襄阳漫士,世称米南宫,太原人。其书法深得王羲之笔意。他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同称宋代四大书法家。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嘉兴知府许瑶光得米书墨迹,视为珍宝,请人摹刻碑上。</p> <p class="ql-block">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太史董其昌督学江南来嘉兴。应时盛行放生施善,董太史觉得嘉兴以范蠡湖作为放生湖只是一泓池水,太小,因此建议把南湖作为放生湖,并手书鱼乐国三字,同年刊成石碑立于烟雨楼北。</p> <p class="ql-block">董其昌是明代文学家兼大书画家,他题书的“鱼乐国〞石碑保存至今,成为烟雨楼的名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北面庭院,假山耸峙,花木扶疏。假山原为明末著名造园家张南垣构建。</p> <p class="ql-block">此山系太湖石叠成,岩壁石洞,山谷蹬道,奇峰突兀。</p> <p class="ql-block">石山的形状各看其用,宛如虎、豹、狮、象等,神态生动,维妙维肖,在结构、布局、造型、对景上有独到之处。</p> <p class="ql-block">民国七年(1918年)重建烟雨楼时,本地园艺师沈石荪重作布置。</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 <p class="ql-block">南湖湖心岛景色,摄于2018年1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