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解放战争时期灵石县城的三次解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赵麟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期间,灵石县城曾先后解放三次,第一次是1946年秋,为了惩罚蒋介石、阎锡山撕毁和谈协定发动内战的罪行,由太岳军区野战部队四纵队十一旅、八纵二十四旅、二十二旅发动同蒲战役。由陈赓、孙定国同志指挥,在太岳一分区部队配合下,于8月23日解放霍县城后,挥师北上,由十一旅担任主攻,旅长李成芳、政委胡云贵指挥,二十五团,三十八团进攻灵石县城,屯襄独立团(三十三团前身)主攻富家滩。战斗6个小时,于8月25日(农历七月二十九日)拂晓攻占灵石县城,敌保安团(前身挺进队)团长李子法,县长刘国珍率残部从西山逃往孝义。后太岳部队移交独立营守卫县城,我政权积极开展宣传活动,40天后根据战略需要主动撤出。</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解放是1947年春,我太岳军区二十二旅在汾孝战役结束后,为接应保卫延安撤出的后方人员到晋冀鲁豫边区,由旅长查玉升、政委朱佩宣指挥,由六十四团(新七团)攻占田家庄碉堡向东门进攻,六十五团(新八团)打静升,截击援城之敌。六十六团(新九团)从玉成桥向南门进攻。战斗8个小时,于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九日)凌晨再次解放灵石县城。敌保安六团团长李子法和县长刘国珍仓皇逃往介休,副团长关朝元等被生俘。我军完成战略任务后,过五、六天再次主动撤出。</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即最后一次解放灵石县城是1948年夏。距今整整40个年头了。兹将解放经过记述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敌我形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5月17日临汾解放以后,阎军在山西仅仅据守太原、大同两座孤城和晋中15座县城。阎锡山提出"保卫晋中",积极部署防守。守备在灵石县城的敌四十五师一团(原保安十二团)团长李子法和县长刘国珍经过前两次解放县城的直接较量,犹如惊弓之鸟,感到晋南全部解放,灵石为时不远。当时敌一营调守介休,更感力量减弱。于是将团部和二营撤到两渡镇,三营撤到徐家山驻扎,随时准备北逃。同时为了掩盖自己的逃跑行为,提出"坚壁清野"的口号,通过间邻长向老百姓下命令:"全部离城"。县长刘国珍感到大势已去,早已借病躲到太原。上级委派敌云义乡乡长武耀英为代县长,他带政府人员也到两渡附近。民卫军司令马宜川带人马住在两渡,灵石一时成为空城。监于前两次解放县城后,有些人给解放军办事,被敌人扣捕关押或乱棍打死,因此青壮年除编人民卫军者外,大都躲到乡下亲友家中,城内居民只有些老弱病残者看门。日子长了,也有些悄悄回城的,但到晚上谁也不敢出门。阎顽军政人员白天不断有人携带武器进城活动的,但不到天黑就逃回驻地村庄。</p><p class="ql-block"> 如5月18日小股敌人冒充解放军到十里沟抢拉老百姓的牲口,被一个熟人认出露了真相,没有拉走。黑夜有人带枪逃跳进老百姓院里抢东西,还自称是"八路军"。我华北兵团在临汾解放后就地休整20天。一面派人佯装兵团主力浩浩荡荡向风陵渡开发,公开征集船只,宣传支援西北战场以迷惑敌人。6月7日至10日,兵团八纵和十三纵大军连夜出发,秘密从根据地岳阳(安泽),沁源进军,有一路曾经我县西许﹣﹣马和﹣﹣介休秦树,分别到祁县和平遥东山隐蔽起来。6月9日太岳军区部队开始由临汾沿同蒲线北上,经韩信岭向灵石县城推进。6月10日吕梁军区部队向汾阳、孝义交界的高阳镇集结,借以吸引阎军主力南移或西进。阎军果然中计,组织"闪击兵团"三个军十三个团奔向高阳地区围攻吕梁部队。同时命令李子法带部队全部驻守介休,马宜川、武耀英带地方军政人员撤上西山,活动在候木、军营坊,文殊原、北庄一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占领县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月9日,岳北军分区召集灵石县武委会主任李旭,公安局长卫华,以及县长李学敏、县委书记王连生等在沁源古城村开会部署配合晋中战役解放灵石县城。6月10日在马和组成指挥部,由县长任总指挥,县委书记任政委,公安局长,武委会主任,县大队长钟益山,教导员艾培武任副指挥。当时县大队下辖两个连,200多人,两个区分队100多人,民兵轮战队100多人,连公安队武工队近百人,总共五、六百人,配备相应的武器装备。</p><p class="ql-block"> 此时,太岳军区部队全部集结在静升镇地区待命。6月11日夜,派出富有经验的侦察班10人各带步枪手枪到水峪村公所,由武装村长燕向恒带领民兵10人各带长枪﹣支进城进行武装侦察。走到东门外,只见城门大开空无一人。从东街到鼓楼底,再从北街出北门,沿街关闭门户,黑灯熄火,不见行人。走到新店上碰上接应部队,通过口令对答接了头交待了情况,半夜返回水峪。6月12日,指挥部决定完全由县大队等地方武装解放县城。必要时再让太岳部队增援。当时兵分三路,一路于傍晚靠近城区埋伏,一路由梁家吃塔过桥上西山往北搜索,一路在东山田家庄、苗旺向西山警戒。拂晓,燕家园一路在山头与敌哨交火。由于敌人分住在文殊原周围村庄,互不配合,所以围攻、接火一小时左右敌人未敢抵抗即分头向西溃逃。根据战略任务我军没有狠追。即收缩包围圈,于13日早晨9点,总指挥部和全部人马进城。在没有一兵一卒伤亡和城区一枪未响的情况下,宣告县城胜利解放。</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期间,灵石县城曾先后解放三次,第一次是1946年秋,为了惩罚蒋介石、阎锡山撕毁和谈协定发动内战的罪行,由太岳军区野战部队四纵队十一旅、八纵二十四旅、二十二旅发动同蒲战役。由陈赓、孙定国同志指挥,在太岳一分区部队配合下,于8月23日解放霍县城后,挥师北上,由十一旅担任主攻,旅长李成芳、政委胡云贵指挥,二十五团,三十八团进攻灵石县城,屯襄独立团(三十三团前身)主攻富家滩。战斗6个小时,于8月25日(农历七月二十九日)拂晓攻占灵石县城,敌保安团(前身挺进队)团长李子法,县长刘国珍率残部从西山逃往孝义。后太岳部队移交独立营守卫县城,我政权积极开展宣传活动,40天后根据战略需要主动撤出。</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解放是1947年春,我太岳军区二十二旅在汾孝战役结束后,为接应保卫延安撤出的后方人员到晋冀鲁豫边区,由旅长查玉升、政委朱佩宣指挥,由六十四团(新七团)攻占田家庄碉堡向东门进攻,六十五团(新八团)打静升,截击援城之敌。六十六团(新九团)从玉成桥向南门进攻。战斗8个小时,于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九日)凌晨再次解放灵石县城。敌保安六团团长李子法和县长刘国珍仓皇逃往介休,副团长关朝元等被生俘。我军完成战略任务后,过五、六天再次主动撤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即最后一次解放灵石县城是1948年夏。距今整整40个年头了。兹将解放经过记述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敌我形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5月17日临汾解放以后,阎军在山西仅仅据守太原、大同两座孤城和晋中15座县城。阎锡山提出"保卫晋中",积极部署防守。守备在灵石县城的敌四十五师一团(原保安十二团)团长李子法和县长刘国珍经过前两次解放县城的直接较量,犹如惊弓之鸟,感到晋南全部解放,灵石为时不远。当时敌一营调守介休,更感力量减弱。于是将团部和二营撤到两渡镇,三营撤到徐家山驻扎,随时准备北逃。同时为了掩盖自己的逃跑行为,提出"坚壁清野"的口号,通过间邻长向老百姓下命令:"全部离城"。县长刘国珍感到大势已去,早已借病躲到太原。上级委派敌云义乡乡长武耀英为代县长,他带政府人员也到两渡附近。民卫军司令马宜川带人马住在两渡,灵石一时成为空城。监于前两次解放县城后,有些人给解放军办事,被敌人扣捕关押或乱棍打死,因此青壮年除编人民卫军者外,大都躲到乡下亲友家中,城内居民只有些老弱病残者看门。日子长了,也有些悄悄回城的,但到晚上谁也不敢出门。阎顽军政人员白天不断有人携带武器进城活动的,但不到天黑就逃回驻地村庄。</p><p class="ql-block"> 如5月18日小股敌人冒充解放军到十里沟抢拉老百姓的牲口,被一个熟人认出露了真相,没有拉走。黑夜有人带枪逃跳进老百姓院里抢东西,还自称是"八路军"。我华北兵团在临汾解放后就地休整20天。一面派人佯装兵团主力浩浩荡荡向风陵渡开发,公开征集船只,宣传支援西北战场以迷惑敌人。6月7日至10日,兵团八纵和十三纵大军连夜出发,秘密从根据地岳阳(安泽),沁源进军,有一路曾经我县西许﹣﹣马和﹣﹣介休秦树,分别到祁县和平遥东山隐蔽起来。</p><p class="ql-block"> 6月9日太岳军区部队开始由临汾沿同蒲线北上,经韩信岭向灵石县城推进。6月10日吕梁军区部队向汾阳、孝义交界的高阳镇集结,借以吸引阎军主力南移或西进。阎军果然中计,组织"闪击兵团"三个军十三个团奔向高阳地区围攻吕梁部队。同时命令李子法带部队全部驻守介休,马宜川、武耀英带地方军政人员撤上西山,活动在候木、军营坊,文殊原、北庄一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占领县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月9日,岳北军分区召集灵石县武委会主任李旭,公安局长卫华,以及县长李学敏、县委书记王连生等在沁源古城村开会部署配合晋中战役解放灵石县城。6月10日在马和组成指挥部,由县长任总指挥,县委书记任政委,公安局长,武委会主任,县大队长钟益山,教导员艾培武任副指挥。当时县大队下辖两个连,200多人,两个区分队100多人,民兵轮战队100多人,连公安队武工队近百人,总共五、六百人,配备相应的武器装备。</p><p class="ql-block"> 此时,太岳军区部队全部集结在静升镇地区待命。6月11日夜,派出富有经验的侦察班10人各带步枪手枪到水峪村公所,由武装村长燕向恒带领民兵10人各带长枪﹣支进城进行武装侦察。走到东门外,只见城门大开空无一人。从东街到鼓楼底,再从北街出北门,沿街关闭门户,黑灯熄火,不见行人。走到新店上碰上接应部队,通过口令对答接了头交待了情况,半夜返回水峪。</p><p class="ql-block"> 6月12日,指挥部决定完全由县大队等地方武装解放县城。必要时再让太岳部队增援。当时兵分三路,一路于傍晚靠近城区埋伏,一路由梁家吃塔过桥上西山往北搜索,一路在东山田家庄、苗旺向西山警戒。拂晓,燕家园一路在山头与敌哨交火。由于敌人分住在文殊原周围村庄,互不配合,所以围攻、接火一小时左右敌人未敢抵抗即分头向西溃逃。根据战略任务我军没有狠追。即收缩包围圈,于13日早晨9点,总指挥部和全部人马进城。在没有一兵一卒伤亡和城区一枪未响的情况下,宣告县城胜利解放。</p><p class="ql-block"> 当时,正值夏收时节,为了保卫夏收,断敌粮源,一面积极建立地方政权,向群众宣布:废除"兵农合一",本年实行"谁种谁收谁负担"的政策,宣传动员群众返回家园,农民收夏,商人开业。一面号召流散的阎顽人员向我公安机关登记投诚,并派出公安人员和识别队在要路口盘查行人。同时,各地涂掉墙上敌人的标语,写上我方的标语。</p><p class="ql-block"> 6至7月间,一段时间,我地方武装在西山游击剿匪,为了防止敌人突袭地势低洼的县城,我行政人员白天在城工作,夜晚返驻蒜峪一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扫除残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月中下旬,晋中战役已经爆发,子洪口、张兰、洪善等地大战,同蒲路全部截断,到七月初晋中各县先后解放。阎锡山空投命令,让困守介休的李子法四十五师残部连夜从汾阳一带撤回太原,7月12日介休和平解放。</p><p class="ql-block"> 残敌马宜川等还在高庙山、双池、老虎山一带窜扰。7月27日(农历六月二十一)马宜川带领残敌乘虚奔袭康城,抢劫我贸易局货物,返回在碾则焉原上,被我武委会主任李旭带领的县武装和民兵伏击,激战一小时,缴获17骡驮货物和大量枪支弹药,残敌向西逃窜。</p><p class="ql-block"> 8月上旬,由吕梁军区九分区司令员黄忠学,政委马佩勋带领分区部队第十团(即原灵孝独立营,灵汾独立营)三分区独立营,调集蒲县独立营,孝义县大队,中阳民兵轮战队、洪赵民兵轮战队,灵东县大队和灵西地方武装民兵共三千余人,分进合击西山残敌。</p><p class="ql-block"> 以碾则焉为中心指挥激战,将残敌彻底打垮,马宜川走投无路带着几个护兵逃到三湾口跳入汾河。阎顽代县长武耀英、民卫军副司令杨考卿、参谋长郑书鹤及其他军政人员均被我军俘获。随即在碾则焉召开庆祝胜利大会,宣告灵石全境解放。</p><p class="ql-block"> 经过清查、检举、登记河西地区公安局收回步枪53支,机枪两挺、手枪四支、冲锋枪一支、轻炮三门,电话机四部。125名阁顽人员登记投诚。</p><p class="ql-block"> 9月16日,(中秋节前一天)灵西县政府进城与灵东县政府合并,建立统一的灵石县人民政府。从此,灵石县彻底解放,开始整顿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生产,历史揭开了全新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p> 责任编辑:
梁志友 韩 雅 任恒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