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昵称:米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号码:35543033</span></p> <p class="ql-block">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家是魂牵梦绕的地方。儿子曾在电话里告诉我,“电视上看见了家乡的柳树,好亲切又热目”,我知道他想家了,这些牵挂萦怀着儿子多少情感乡愁啊。</p><p class="ql-block"> 常年孤身海外,举目无亲,每当过年了是最思亲想家的时刻。2002年5月12日,儿子出国去了爱尔兰,离家后的第一个春节,少了儿子的携程,我和老伴又一如既往,去了盘绵市二界沟镇婆家过年,每逢佳节倍思亲,年三十晚上阖家欢乐幸福团圆时,让我想起了远在国外的儿子,此时此刻他还在工厂辛苦地打工吗?</p><p class="ql-block"> 年味浓郁的小渔村,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映红了窗外,长空星远,后半夜一点了,我在等着儿子的电话。</p> 右一儿子聚餐 <p class="ql-block"> 电话铃声响起,万里之遥传来儿子的亲切话语,“妈妈过年好”!这一句亲情地问候,穿超万水千山,清晰的仿佛就在身边,他说为了排队打电话,足足等了有40多分钟,整个首都“都柏林”的电话亭,都站满了中国留学生。</p><p class="ql-block"> 中国年凝聚着海外游子的基因血脉 ,是华夏文化的元素体现。“一会儿我们几个朋友一起聚一聚,去华人开的饭店吃点饺子,也算过年了”。中国人过年不论你身处何方,吃饺子、拜年,这是老传统,连老外都知道,所以工厂的老板提前给我们放了假。</p><p class="ql-block"> 儿子在洗洁工厂打工,半年来他工作踏实能干,得到老板的亲睐,被提升为带班长,年前又涨了工资。</p> 家乡营口辽河 <p class="ql-block"> 儿子出国三年后的2006年春节,是小哥几个过得最舒心快乐的年三十,这一年儿子换了工作,去了高档酒店当大厨,还有一份超市收银工作,薪资收入高,儿子和朋友“洪涛”合租了一个别墅。</p><p class="ql-block"> 住宿条件的改善,一改往年想聚餐也没个地方,好善乐施的儿子提前通知了几位老乡,共同庆祝狗年春节,“洪涛”开出租车,他提前收了工,和朋友一起和馅子、忙乎着包饺子,儿子厨师,八个热菜四个冷盘很快摆上了桌。</p><p class="ql-block">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肉穿肠过,喜悲自上头,儿子说过去不理解,人一旦离开故土就爱国的道理,异国他乡真的如一只风筝孤单飘泊,那种无助心酸,被人欺凌的愤懑,才懂得祖国好,故乡情,悉数哪个出国人没有一把辛酸泪。</p> 右三儿子北爱旅游 <p class="ql-block"> 儿子国外过了5个春节,年三十晚上众望所归,留学生不管多忙,路途住的多远,都会风风火火,急急匆匆地赶来聚餐,一起包饺子吃饺子,这份渊源这种心节,是中国饺子的团圆之意,它能带给远离家乡的孩子们些许的慰籍。</p><p class="ql-block"> 举杯泪水流,也只有身在海外,才知家园亲人是永远的乡愁。他乡虽好,家是心灵的驿站。我也同理,孩子离家后,每次都将儿子打来的电话详情记录下来,留下当天的日历,今日翻开恍如昨日,五本日记,426个电话,串连起流走的岁月,字里行间寸草春晖,殷红血缘,悠悠乡情。</p><p class="ql-block"> 今年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儿子又开始张罗着蛇年的聚会,这是他们几个朋友,从出国到回国沿袭了十几年的老习惯,光阴荏苒,觥筹交错间,让往事再一次回归。</p> 营口辽河大桥 文字/米元/图片/网络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欢迎师友莅临指导</span></p> 征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