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1月19日,我携婆婆与孙女奥利奥一同前往东莞虎门的【鸦片战争博物馆】参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座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解放路113号的博物馆,是为了纪念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而建立的。1957年,东莞县人民政府在此地的林则徐销烟池旧址开始筹建林则徐纪念馆,1972年更名为“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馆”,1985年又重新定名为“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并增设了“鸦片战争博物馆”的馆名。它如今是中国的一级博物馆、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先进单位。博物馆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馆区内有陈列大楼、具有炮台韵味的门楼、抗英雕塑群像、林则徐销烟池旧址、林则徐铜像、虎门销化鸦片纪念碑、露天陈列的抗英大炮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纪念馆实行预约制,游客凭身份证即可免费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入口的门楼宛如一座炮台,游客可以登楼。楼上有【林则徐销烟池旧址】的银色大字,楼下则刻有【虎门林则徐纪念馆】、【鸦片战争博物馆】的字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进门后,一组绛红色的雕塑映入眼帘。五位渔民打扮的民众手举刀叉,气势如虹,他们视死如归,誓死捍卫家乡的气概令人动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进门左手边有一块石碑【林则徐虎门销烟记】,碑文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林则徐虎门销烟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清道光十九年(1839)正月,钦差大臣林则徐奉旨抵粤禁烟,爱国官兵民众鼎力支持,同年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挖池两口,以石灰卤水,将所缴获英美等国的鸦片237万余斤当众销毁。观者甚众,群情激荡,拍手称快。为缅怀前贤,谨铭石为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另一块石碑【销毁鸦片烟池】上刻有如下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至二十五日,两广总督林则徐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把收缴英、美鸦片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在此海滩全数销毁。烟池每个纵横十五丈余尺(合二千五百平方米),四旁档椿钉板,池底平铺石板,前设一涵洞,后通一水沟,池岸周围广树栅栏。浸化之法:先由沟道车水入池,搬盐成滷,所有烟土逐个切成四瓣,投入滷中,泡浸半日。后将烧透石灰抛下,须刻便如汤沸。再由民伕各持铁锄木耙来回搅截,务使颗粒悉化,待退潮时,启放涵洞,煙渣随浪送出大洋,然后用清水洗涤池底,不任涓滴留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对销毁鸦片方法的简要说明。让游客有直观的认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销烟池如今依旧闪耀着历史的厚重感,仿佛在默默铭记着那段充满血泪和抗争勇气的岁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许多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前来参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莞被称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主要源于虎门镇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发生地。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这一壮举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意志。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它直接引发了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也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就此开启,而这一切的开端就在于虎门销烟这一标志性事件,所以东莞是中国近代史开篇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馆内陈列着不少当年守卫海岸的大炮,虽已历经岁月,但依然动人心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些大炮见证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反抗强权的英勇事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林则徐铜像屹立于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林则徐,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1785年8月30日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他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力主禁烟。1839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被派往广东禁烟。在广东期间,他坚决打击鸦片贸易,收缴并销毁大量鸦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虎门销烟。这一壮举展示了中国人民反抗鸦片侵略的坚定意志,维护了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林则徐还积极了解西方,组织翻译西方书刊,如《四洲志》,这使他成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军事上也有诸多作为,加强沿海防御,抵御外国侵略。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病逝于潮州普宁行馆,终年66岁。他的事迹和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纪念碑亭中的石碑上文字已模糊不清,主要是游客随手触摸所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鸦片战争博物馆外观庄严肃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馆内收藏了1310幅照片和120幅油画,这些作品真实地记录了鸦片战争时期的人物、事件、场景等,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直观的视觉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鸦片之害的诗句令人深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虎门销烟过程令人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进出口的雕塑引人注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结束时设立了观众互动区,有知识问答、烟土销毁、游客留言等项目。我给的留言是:中国的苦难自鸦片始,中国的抗争自销烟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林则徐铜像后面就是纪念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我深受触动,“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刻骨铭心。当年,从皇帝到民间,为禁烟付出了诸多努力,让外国人具结便是手段之一。然而,鸦片却愈禁愈多,这背后是清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全面落后。政治上,封建体制腐朽,官员贪污成风,执行禁烟令大打折扣;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难以抵挡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冲击;军事上,武器装备陈旧,战术落后,无法与英军抗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这段沉痛的历史,是警钟长鸣。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国家唯有不断发展、革新,在各领域保持先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我们不能忘却曾经的苦难,更要将这份历史记忆转化为前行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后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五年级的孙女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日记,记不明白的地方来我手机上看照片,问清楚,说明参观后对她还是很有收获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