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七绝.大寒</p><p class="ql-block">滴水成冰极致寒,</p><p class="ql-block">北风利剑出行难,</p><p class="ql-block">江山银被蜡梅舞,</p><p class="ql-block">冬去春来百卉繁。</p> <p class="ql-block"> 祝英台近.大寒</p><p class="ql-block">小寒终,斗指丑,冷日顶峰至。娇瑞香开,小鸡可孵遂。兰花君子情高,鹰飞大捕。山矾放,泽腹坚溃。</p><p class="ql-block">怎寒逝?尾牙祭、吃年糕,去寒吉祥味。穷运消除,窗裱糊新纸。制作腊肉和肠、风干美食。无禁忌,赶婚迎喜。</p><p class="ql-block">(程垓体)</p> <p class="ql-block">今天,1月20日,农历腊月廿一,星期一,3点59分52秒大寒。近几年大寒时间如下:2021年1月20日,农历腊月初八,星期三,4点39分42秒大寒;2022年1月20日,农历腊月十八,星期四,10点38分56秒大寒;2023年1月20日,农历腊月廿九,星期五,22点7分8秒大寒;2024年1月20日,农历腊月初十,星期六,16点29分</p><p class="ql-block">20秒大寒。</p> <p class="ql-block">一、大寒概述</p><p class="ql-block">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极言大寒之冷。这个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期。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它是一个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 </p><p class="ql-block">虽然在冬至节气是北半球太阳高度最低的时候,但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却是在冬至节气以后的小寒、大寒节气,尤其是大寒节气;这是因为冬至节气以后,太阳光的直射点会逐渐的北移,但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始终还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始终处于散失的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冬至之后,北半球的温度还在持续降低,在大寒节气时段温度降到最低。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南北地区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一些沿海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p> <p class="ql-block">二、大寒期间气象变化</p><p class="ql-block">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中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全年最低气温出现在大寒节气内。</p> <p class="ql-block">三、大寒三候及对应花信三候</p><p class="ql-block">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p> <p class="ql-block">”一候鸡始乳”,大寒节气开始,光照增加,母鸡可以孵小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候征鸟厉疾”,鹰隼之类的征鸟盘旋于空中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p> <p class="ql-block">“三候水泽腹坚”,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变得厚实坚固。</p> <p class="ql-block">大寒三候有对应花信:“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三花形态清隽且花香馥郁,在清冷的空气中格外诱人。</p> <p class="ql-block">瑞香花是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的一种本土花卉,是一种美丽的常绿灌木花。被称为“睡香”,可知,瑞香花开花是极其芳香的。而这种香是集合百花的混合香,因此,它也被称为“夺香花”,除此之外,大寒节气,百花凋零,但是瑞香花却开得娇艳,因此,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祥瑞,“瑞香”一名,便是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兰花是人们最为熟悉的花卉之一,它与梅、菊、竹并称为“四君子”,是十大名花中的君子之花,兰花的种类有很多,如寒兰、春兰、建兰、墨兰、慧兰等。</p> <p class="ql-block">山矾花也在大寒节气开放,是一种小巧精致,同时又淡雅高洁的花,也被称为“郑花”“玚花”。古代的诗人们喜欢称其为“玉蕊花”。北宋时期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写诗赞扬山矾花道:“北岭山矾取次开,清风正用此时来。”</p><p class="ql-block">山矾花还代表着浪漫的爱情,代表着爱情的此志不渝,是一种挚情之花。</p> <p class="ql-block">四、大寒期间农事活动</p><p class="ql-block">大寒时节,在农业生产中要掌握好冷暖变化规律,根据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等,合理种植农作物,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在小寒大寒节气温度降到最低。在北方地区,这时期田地已被冰雪覆盖,没有农活。南方地里没有冻结,农事活动尚可进行。 </p><p class="ql-block">由于中国南北地域跨度大,所以,同样的小寒节气,不同地域会有不同的生产农事。冬天的北方地区白茫茫一片,冰天雪地,基本上没办法种植作物。大部分地区田间已经没有太多的农活,都进行歇冬。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在南方地区则要注意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并做好防寒防冻、兴修水利等工作。</p> <p class="ql-block">五、大寒习俗</p><p class="ql-block">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年节恰在立春前后,大寒一到年味渐浓。大寒节气往往与岁末时间相重合,期间的一些民俗多了些辞旧迎新的意味。这节气期间,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腊味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作为年尾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都在“忙”——忙过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风俗。所谓“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农历新年这段时间,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p> <p class="ql-block">(一)尾牙祭</p><p class="ql-block">尾牙祭是中国南方一些地方在大寒至立春期间的风俗。‘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此乃人们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土地神的称号众多,其来历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所祭“天、地、社、稷”中的社、稷之神有关。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人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所谓二月二(古时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年尾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做牙”,亦称“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民间有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p><p class="ql-block">对雇工来说,尾牙可不好食,因为雇主往往会在餐桌上决定雇工来年的去留,故有“吃头牙粘嘴须,吃尾牙面忧忧”一说。尾牙餐很丰盛,硬菜少不了一只鸡。过去不好明说解雇,便用鸡头示意,鸡头朝谁表示解雇谁。因为有这种“潜规则”,为了让辛苦一年的雇工好好用完年终大餐,有的好心雇主会将鸡头朝自己或是直接去掉鸡头。</p><p class="ql-block">现代企业流行的“年会”即是尾牙祭的遗俗。</p> <p class="ql-block"> (二)糯米饭</p><p class="ql-block">在广东地区,大寒时节有吃糯米饭的习俗。糯米饭是一种由糯米和各种配料制作而成的美食。这些配料包括腊肉、腊肠、虾米、香菇等,既美味又富有营养。</p><p class="ql-block">制作糯米饭的过程并不复杂。</p><p class="ql-block">首先,需要将糯米淘洗干净并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将腊肉、腊肠等配料切成小块,与糯米一起放入蒸锅中蒸熟。最后,将蒸好的糯米饭与各种调料混合均匀,就可以食用了。</p><p class="ql-block">糯米饭不仅口感糯滑香甜,还具有温补脾胃、益气养血的功效。在大寒时节食用糯米饭,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寒冷,增强体质。</p> <p class="ql-block"> (三)腊八粥</p><p class="ql-block">在大寒时节,人们通常会熬制腊八粥来食用(腊八粥不止腊八喝,整个腊月都宜食用)。</p><p class="ql-block">腊八粥是一种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品,包括五谷杂粮、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这些食材不仅富含营养,还寓意着丰收和吉祥。</p><p class="ql-block">腊八粥的熬制过程十分讲究。人们需要提前将各种食材准备好,并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将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熬制。在熬制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防止糊锅。</p><p class="ql-block">当粥变得浓稠时,就可以出锅食用了。</p><p class="ql-block">腊八粥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驱寒保暖、滋补身体的功效。在大寒时节食用腊八粥,不仅可以暖身暖胃,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p> <p class="ql-block">(四)大寒消寒糕</p><p class="ql-block">大寒消寒糕是一种与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相关联的传统食品,尤其在北方地区深受欢迎。</p><p class="ql-block">大寒作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人们需要通过食物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而消寒糕正是这样一种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美食。</p><p class="ql-block">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其制作原料主要包括糯米粉、红枣、桂圆、核桃、生姜和红糖(红糖的量不同,可以起到染色深度的不同)等温热滋补的食材。</p> <p class="ql-block">消寒糕不仅口感软糯香甜,而且营养丰富,具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在大寒时节食用,不仅能驱散身上的寒意,还能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此外,消寒糕还蕴含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大寒消寒糕是一种集美味与养生于一体的传统食品,它不仅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五)八宝饭</p><p class="ql-block">八宝饭是一种由糯米和各种干果、蜜饯等配料制作而成的美食。在大寒时节食用八宝饭,寓意着吉祥如意、生活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制作八宝饭的过程相对繁琐。首先,需要将糯米淘洗干净并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将干果、蜜饯等配料切成小块备用。接着,将糯米放入锅中蒸熟后取出晾凉。最后,在碗底铺上一些干果和蜜饯,再放上蒸熟的糯米压实,最后倒扣在盘子上即可食用。</p><p class="ql-block">八宝饭不仅口感香甜软糯,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糯米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可以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同时,干果和蜜饯等配料也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帮助人们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p> <p class="ql-block">(六)杀年猪、制腊味美食</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在大寒时节,一些农村家庭会举行杀年猪的活动。他们会将自家养的猪杀掉,然后制作成腊肉、腊肠等美食,为过年做准备。</p><p class="ql-block">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还寄托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和感恩之情。</p> <p class="ql-block">(七)赶墟(赶集)</p><p class="ql-block">在大寒时节,一些地方还会举行赶墟(赶集)活动。人们会趁着这个机会购买年货、添置新衣等物品,为过年做准备。同时,赶墟活动也是人们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好机会。</p> <p class="ql-block">(八)除尘、贴年红</p><p class="ql-block">大寒时节,家家户户会进行大扫除,将家里的灰尘和垃圾清除干净,换上新的窗帘、床单等物品,让整个家焕然一新。同时,人们还会贴、挂喜庆物品,营造一种喜庆祥和的氛围。</p><p class="ql-block">贴年红是大寒时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活动。人们会在家门口贴上对联、窗花等喜庆物品,以增添节日的气氛。这些喜庆物品不仅美观大方,还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期盼。</p> <p class="ql-block">(九)洗浴 </p><p class="ql-block">大寒时节,人们还会进行洗浴活动,寓意着洗去一年的晦气和不顺。在古代,洗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仪式活动,可以驱邪避害、祈福迎祥。在大寒时节进行洗浴活动,不仅可以让人们保持身体的清洁和舒适,还可以让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充满希望和信心。</p> <p class="ql-block">(十)数九</p><p class="ql-block">“数九”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之一。它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p><p class="ql-block">大寒时节正值“三九”严寒,人们会通过数九的方式来计算寒冷的程度,并期盼着春天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六、大寒谚语</p><p class="ql-block">◇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小寒大寒,冷成冰团。</p><p class="ql-block">◇小寒不寒,清明泥潭。</p><p class="ql-block">◇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不寒寒大寒。</p><p class="ql-block">◇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p><p class="ql-block">◇小寒大寒,滴水成冰。</p><p class="ql-block">◇大寒小寒,无风自寒。</p><p class="ql-block">◇大寒不寒,春分不暖。</p><p class="ql-block">◇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p><p class="ql-block">◇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p><p class="ql-block">◇大寒大寒,无风也寒。</p><p class="ql-block">◇大寒不寒,人马不安。</p><p class="ql-block">◇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p><p class="ql-block">◇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p><p class="ql-block">◇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p><p class="ql-block">◇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p><p class="ql-block">◇小寒大寒,杀猪过年。</p><p class="ql-block">◇过了大寒,又是一年。</p><p class="ql-block">◇该冷不冷,不成年景。</p><p class="ql-block">◇大寒到极点,日后天渐暖。</p><p class="ql-block">◇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p> <p class="ql-block">七、大寒起居养生</p><p class="ql-block">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亦是进补好时节。大寒正是一个由冬到春的过渡时期,饮食起居应随之“转轨”。大寒是冬季六节气之一,此时天气寒冷已极,故名大寒。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 </p><p class="ql-block">(一)安心养性,怡神敛气</p><p class="ql-block">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p><p class="ql-block"> (二)注意御寒,务必保暖</p><p class="ql-block">由于天气寒冷,上了年纪的人,一般都有肌肉萎缩和动作缓慢的现象,因此,选择宽大松软、穿脱方便的冬装很重要。而在内衣选择上,以吸湿性能好、透气性强、轻盈柔软、便于洗涤、穿着舒适的纯棉针织物为宜。 </p><p class="ql-block">(三)早睡晚起,劳逸结合</p><p class="ql-block">大寒时节,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为了避免寒风的侵袭,理应做到早睡晚起,劳逸结合,外出时也要根据自身情况添加保暖衣物。如果室内经常开暖气或空调,除了要经常开窗通风外,最好再通过使用空气加湿器等方法,提高空气中的湿度。 </p><p class="ql-block">(四)多吃苦味,以助心阳</p><p class="ql-block">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因此冬天的饮食原则是减咸增苦,抵御肾水,滋养心气,以保心肾相交,阴阳平衡。 </p><p class="ql-block">(五)顺应变化,进补收尾</p><p class="ql-block">“过完大寒,正好一年。”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正处于从冬季的闭藏过渡到春季的升发中,人们的饮食也应顺应这一变化。冬季进补到这时需收尾。为了逐渐适应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可适当吃些白菜、油菜、胡萝卜、菜花等味甘的蔬菜。</p> <p class="ql-block">本文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专此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