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圣地——塔尔寺

晨 箫

<p class="ql-block">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城鲁沙尔镇,距省会西宁市25公里。初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最初被称为“札什伦布寺”,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经历多次扩建修缮,成为重要的藏传佛教寺庙。它与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伦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并称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多殿式布局。建筑群分布在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呈现层层叠起的布局,共有9300余间(座),占地面积达45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大金瓦寺、大经堂、弥勒殿等。融合了汉族和藏族的建筑技艺,如金瓦寺、经堂等采用传统汉族建筑形式,有三檐歇山式屋顶等特。屋顶的藏式飞檐、鞭麻墙等则是藏族建筑风格的体现。建筑外墙和内部殿堂都有精美的彩绘,图案包含佛教故事、神话传说、抽象花纹等,色彩鲜艳,展现了佛教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主要建筑,大金瓦殿:位于寺院中心,是塔尔寺的主殿,藏语为“赛东钦莫”,意为“大供养处”。始建于1379年,建筑面积456平方米,三檐歇山宫殿式建筑,琉璃瓦墙、鎏金铜瓦屋顶,殿内主供纪念宗喀巴大师大金塔。 </p> <p class="ql-block">大经堂:藏语为“措钦都康”,是全寺僧众集体颂经和举行重大佛事活动的场所,也是显宗学院的经堂。始建于公元1612年,建筑面积2750平方米,土木结构藏式双层平顶建筑,内供众多佛像、佛经、佛塔等文物。 </p> <p class="ql-block">小金瓦殿:藏语为“赞康钦莫”,译为“大护法殿”,始建于公元1692年,为两层正殿,单檐式屋顶覆盖着镏金铜瓦。殿内供奉着“身、语、意、事业、功德”五位护法神塑像等。 </p> <p class="ql-block">弥勒佛殿: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殿内塑弥勒12岁身量像,塑像全部镀金,弥勒佛左右各有一塔,分别为塔尔寺第一任法台俄色嘉措的灵骨塔和塔尔寺创建者仁钦宗哲坚赞的灵骨塔。 </p> <p class="ql-block">文化艺术三绝:壁画多以矿物颜料画在布幔上,内容主要为时轮、佛等;堆绣是用各色绸缎、羊皮、棉花等在布幔上堆绣成佛、菩萨等图案;酥油花是用酥油塑造各种形象的雕塑艺术。</p> <p class="ql-block">文物收藏:寺内藏有丰富的文物,如各种法器、千姿百态的佛像和浩如烟海的藏文、蒙文和满文佛经及碑刻,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等方面的学术专著。</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以其深厚的宗教底蕴、精湛的艺术成就,成为了青藏高原上一颗永不褪色的明珠,吸引着无数人前来瞻仰和膜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