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创中篇小说 全文3万6千400余字)</p> <p class="ql-block">站在下游打捞的人群中,有人见到上游处有人沉入了水里,就赶来下水救人,等到在水中找着志远,把他拉上岸来,已经是全无气息了。头上、脸上、嘴上到处都是泥沙。有人跑去找腊梅,腊梅赶到河边,一副冷冰冰的尸体躺在湿地上,无情的暴雨恣意地倾泻在他的身上。腊梅发疯般直冲过去,“扑”地一下摔到地上,她也不予理会,哭叫着爬到了志远的身上,悲伤地大声嚎哭,哭叫声宛如一道道闪电,划破天际,敲击着人们脆弱的心灵,使他们忍不住流下痛苦的眼泪。</p><p class="ql-block">腊梅在大雨中就这样拼命地哭嚎,流干了眼泪,哭断了声音。大伯阳光带着侄子志刚来到的时候,她几乎没有了意识。鉴于志远尚未成家,算不上成年,又在外伤亡,按当地风俗,不能进祖坟山,也不能在家停放几天再出柩的。阳光父子将志远穿上衣服,背着走到外面的乱坟岗里,草草挖一个坑埋掉。而腊梅当时还在死命地阻挡大伯背人,被别人拉住才阻止不了。在雨水里哭了太久,直到自己发烧昏厥,被同村人背回家。在家里生了几天病,请医生来家打针吃药,几天后她的病情才好起来。</p><p class="ql-block">病好后的腊梅,像是变了一个人,整个人精神萎靡,头发凌乱,加上那破烂不堪的衣服,简直比流浪汉还不如。人也神神叨叨,说话有头没尾,东一句西一句的。吓得三个孩子整天守在她身边。志高也是不去读书了。看到她这个状态,大伯阳光带着女人来劝她。大伯语气比较生硬,要她不能一走了之,如果你这样做,你那几个孩子怎么办,是不是也让他们跟着你去?你这样做就是到了那边,你也没有脸面见自己的男人和公公……嫂嫂以前还对她心怀怨恨的,现在苦口婆心地开导、劝说。又有周围邻居们说长说短,慢慢地把腊梅的心收了回来。</p><p class="ql-block">腊梅挣扎着虚弱的身子,又随着队上的社员外出劳动了。志强每天看牛、砍柴;美珍在家做着家事。队上分的粮食远远不够,不管你如何变红薯饭、南瓜饭或是别的什么,队上的田地只有那么多,产的粮食有限,不到年底,家里能吃的所剩无几,大米颗粒全无。镇上能借的人家已经反复借了无数遍,能借到的就只有那么一些人。有钱有粮的人家不肯借,条件不太好的人家怕你还不上。有的人家不借给你都是正常,关键是还用鄙夷的眼神看着你,说着让你难受的话语。腊梅也不敏反驳,只能陪着笑脸,怅然离开。走投无路之下,她只能出去乞讨。</p><p class="ql-block">刚开始两天,拿着碗在镇里乞讨,到吃饭时一家家走去。镇上有些人认得腊梅,第一次去多少还能给点,但镇上穷人居多,能给的人少。第二天再去就很少有人肯给,讨了一天,也不够三个孩子吃一顿。腊梅决定去县城试试。</p><p class="ql-block">与孩子们一讲,志高、美珍都不作声;志强说好。就决定带志强去。</p><p class="ql-block">腊梅生平第一次去县城,竟然是去讨饭。她不知道县城到底有多远,就一大早安排好家里,背着背篓,带着志强出去。讨饭是要在大家吃早饭的时间才能乞讨,你一大早跑别人家门口,别人非骂你不可。腊梅什么都不知道,就这样一路朝城里走去。</p><p class="ql-block">到了吃早饭的时间,腊梅拉着志强走到别人家门口,低着头伸出碗:“求你可怜可怜我那挨饿的孩子吧。”对方看一眼她们母子二人,返身回去装上一点饭回来,倒在腊梅的碗里。腊梅忙叫志强吃,志强也不多说,端起碗就吃起来,尽管没有菜,但那热腾腾的白米饭,本身就什么都香,边吃饭边往下家走。一家两家三家……有人给饭,有人给菜,更多的什么也不给。那年月,出去逃荒要饭的不少,能给别人吃的人,一般都是心善家里多少还有点粮菜的,更多的则是有心无力。腊梅就这样不停地乞讨,如果稍有剩余,她就用报纸把饭包裹,放到背篓里。自己实在饿得不行,才肯用筷子挑一点点来吃。人在极端贫穷的困境里,是顾不上干净不干净这类事的。有时候运气好,有人家会给一两块肥肉的,那简直就是全天下最美好的食物了。也会有人给一个糍粑,或一点白米的。</p><p class="ql-block">到了晚上,腊梅早已是累得精疲力尽,找一根小木棒撑着,带着儿子回家。白天有家里条件稍好的人家,养着狗。狗一见生人,“汪汪,”“汪汪汪”狂叫不停,吓得腊梅母子心率加快,志强躲在母亲身后,等狗被主人呵走,两个人才敢移步,内心里还在“怦怦”跳过不停。天黑走在路上,过屋边时狗子见了,叫声更大,只是离得远,手上又有棍棒,心里不再那么惧怕。</p><p class="ql-block">到了家里,志高和美珍早已是前胸贴后背,眼巴巴地望着路外。腊梅将讨来的饭用碗分给他们两人,志高先还不愿吃,看美珍狼吞虎咽的,也赶忙吃了起来。志强早累得不行,躺床上睡觉去了。腊梅自己更累,看着孩子饿狼似的样子,心里一阵阵的酸痛。</p><p class="ql-block">第二天起来,志强还在睡觉,叫醒他再去,他却躺床上再不肯去了。腊梅无奈,只能叫美珍去。美珍觉得丢丑,不肯去。腊梅就逼着她,她也没办法,只能跟着母亲同去。</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日子坚持了十多天,要过年了。队长告诉腊梅,政府给了贫困人口二十斤谷子,一家分了一斤肉,拿着盖了章的条子可以去粮店称谷,去肉食店称肉。腊梅喜出望外,很快将谷子打成米,称肉回来。就不再出去讨饭了。</p><p class="ql-block">过年对于绝大多数的人家来说,都是高兴的事情,但困难时期对于穷困的人却无喜可有。志高美珍没有任何的高兴样,腊梅则要考虑不让孩子乱走,毕竟过年不要让人家不高兴。只有志强蹦蹦跳跳,开心得像只小蜻蜓一样。</p><p class="ql-block">过完年天气变暖,屋外的荒野焕发了新绿,草木披上了柔嫩的新装,野草野菜在阳光的照样下显得格外惹人。腊梅出去做事时总会带回许多野菜。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靠吃野菜过日的人已经很少,腊梅可以自在地采摘。山上的野果味道不太好的,也没多少人去吃,腊梅都可以采摘。</p><p class="ql-block">熬到麦子收割,青黄不接的日子算是过去,腊梅那愁闷的心情可以稍稍舒缓。被生活锤打了这么多年,腊梅知道,任何时候自己不努力,靠谁都没用。自己命再不好,可为了孩子,也只能苦苦支撑。小时候靠爸妈,后来靠男人,再后来多少也有志远相依,现在还有谁?只有自己,活了大半辈子,还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现在想想,人活着不是为自己,是为了履行职责与义务。孩子没成大,自己就不能死。只要自己没死,就必须往死里干。以前还常常惦记娘家,牵挂弟弟,这些年自己活得太累,没时间没精力回娘家去看他了,希望他活的好,一切就够了。</p><p class="ql-block">腊梅就没命的劳动,与男社员做着同样的工作。现在的她身子很虚弱,手脚门路尚能勉应付,重体力活就很困难,挑一担东西,别人一口气走上好几里地,她只能歇三四次。其他社员也能理解,本身她的工分变少,家里又太困难。志高也开始参与队上的劳动,工分不高,也能减轻家里的一些负担。看着志高劳动的情景,腊梅的心很疼痛,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人都要生存,要生存就只有先承受苦难,熬过苦难,才能得到幸福。</p><p class="ql-block">社会形势终于好转,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农村经济得到了恢复,解放劳动力,允许农民拥有自留地,化肥农药供应充足,粮食产量得以提升。</p><p class="ql-block">再过几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也就是责任到户,农民再一次分到了山、田,人们再一次激发了热情,很多荒山被开垦出来,种上了各类农作物,农田植物茁壮成长,家家户户粮食丰收,市场上商品成堆,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p><p class="ql-block">分田到户,已经是1980年的年尾。从听到凤阳小岗村农民承包,到镇上生产队分田到组,再分到户,其速度还是很快的。腊梅一生认不了几个大字,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不很关心,只知道家就是自己的天下,家里事就是自己人生最大的事。家里每失去一位亲人,就是她一次锥心刻骨的刺痛,让她永远无法遗忘。而分田到户,解决了农民最根本的生存问题,也是每个人的人生大事,她不可能不铭记于心的。</p><p class="ql-block">这一年,她已经年满5旬,苦难消蚀了心中的梦想,岁月刻下了脸上的道道皱纹,昔日青丝化为满头花发。被生活磨平棱角的腊梅,内心尽管期盼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可脸上全无惊喜。她知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道理。她只想憋着劲把田地做好,把家管好,让孩子顺利长大,每天能开开心心的生活就好。</p><p class="ql-block">田地到了手,不等于粮食能丰收。没有种子,田里长不出禾苗;没有牛耕,禾苗难得茂盛;没有肥料农药,庄稼不可能丰收!粮食不丰收,家里就没有钱还别人的欠款!自从男人死后,这么多年所有的欠债都是她一人经手,每到年底,她都要借一批新债,去还掉一批旧债。她总是低着头觍着脸,一家一户地去乞求别人。有人冷落她嘲讽她,她也假装傻傻地应着“是是是”。有时带着志高,志高年少气盛,就会生气,而此时她又严厉的训斥自己的孩子。回到家给志高讲道理,志高才能慢慢理解母亲的苦心。唉,人在矮檐下,岂敢不低头!为了孩子,腊梅付出了多少苦辛!</p><p class="ql-block">借钱买种子,然后小心地培养秧苗。种子不够,秧苗缺少,腊梅又到处去问别人谁有多余的秧苗,等别人的田种完,腊梅才能补完自家的田。看到自己田里插完了秧,腊梅心里的石头也算落了地。</p><p class="ql-block">志高已近成年,艰苦的环境塑造人坚强的品德,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作为男子汉,这个家靠自己承担,母亲体弱,弟弟太幼,自己必须担起全部的责任。每一天他都奔波在田地里。美珍也很懂事,做着所有的家务事,还出去和哥哥一起劳动。志强在学校读书,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尽管他没有远大的志向,从小的生活环境,也让他感受到自己家在社会上的卑贱,看到母亲的艰辛与无奈。</p><p class="ql-block">农村政策不断好转,农民有了更多自主权,大家劲头很高,想着各种方法做着挣钱、挣粮的事情,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腊梅家又养了猪,长势良好,田地里庄稼呼呼往上长,今年收成肯定比往年好!</p><p class="ql-block">收割稻谷时,人们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这是发自内心的开心的笑,是搬走了心里的石头,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的灿烂的笑容,惹太阳都跟着笑了起来。太阳一笑,感染得大地披上金装,触目所见,一遍热闹欢腾,美丽无比的壮美画卷!腊梅一家也加入到这欢乐的场面之中。她们家今年获得了大丰收,粮食增产,猪膘肥体壮,还掉了不少欠款。转眼到了年底,家有余粮,手中有钱,绝大部分的人都穿上了新衣服,声音变得高大,见了面,热情地招呼着“去我家喝一杯”。小朋友们高兴得不得了,穿着新衣,拿着吃食,成群结队到处乱跑,看热闹,玩游戏,没有一丝的烦恼。镇上各处,不时传来“呯”“呯呯”的鞭炮声响。人们的好日子真正来临了。</p><p class="ql-block">日子一年年好起来,人们手里的钱越来越多,镇上的房子也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今天这里变了一所新房子,明天那里又耸起了一栋新楼房。几年时间里,镇里的新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景观。腊梅家已经还清了所有的外债,但是居住的房子越来越破旧,志高、美珍年龄也越来越大,到了该婚嫁的时候。腊梅还得为儿女的婚事操心。志强在县城读书,快要高中毕业,能不能考出农村,找一个轻松的事做,她毫无所知,心里总是空空的。</p><p class="ql-block">她的身体越来越差,不论在孩子面前如何伪装,掩盖不了自己虚弱的身体。做事稍微久点,全身就会疼痛,呼吸艰难,一旦躺下,爬起来很是困难。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快要死了。死并不可怕,只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三个孩子都未成家,一旦撒手,孩子们不知会怎样。尤其是志强,高不成低不就,要是自己死了,很可能他会回家做事,那前面读的书就白读了。因此无论怎样,自己都要活下去,而且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体不行。在孩子面前,她总显出开心的样子。只有志高对母亲有所了解,但是他不能告诉弟妹实情。</p><p class="ql-block">(未完转下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