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大处

子博

<p class="ql-block">  北京西山八大处,位于中国北京市石景山区。</p><p class="ql-block"> 八大处公园包括三山、八刹、十二景。三山指的是翠微山、虎头山、青龙山;八刹指的是分布于三山之间的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王堂、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八座寺庙;十二景指的是八大处公园内的十二种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  长安寺为八大处的第一处,目前未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灵光寺为八大处公园的第二处,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66年—779年)1900年,灵光寺曾为战火所损毁,而后重建的灵光寺为坐北朝南,纵向布局,南部为大悲院和金鱼池院,北部分别为方丈院、塔院、居士院和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  灵光寺中佛舍利塔原为辽咸雍七年(1071年)所建的招仙塔,已毁于八国联军,只剩下塔基。1958年—1964年春,为供奉从招仙塔基中发现的十一世纪“释迦灵牙舍利”,灵光寺内新建了一座高51米、八角十三层檐的佛牙舍利塔和附属殿堂。目前释迎牟尼的灵牙舍利全世界仅存两颗,一颗存于斯里兰卡,但其被金所包裹,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灵牙舍利,一颗存于灵光寺,因此,灵光寺也成为了全世界佛教僧侣信善顶礼膜拜的地方,具有极其重要的宗教地位。</p> <p class="ql-block">  大悲寺为八大处第四处,位于翠微山半山腰,三山庵西北部。三山庵始建于元代,具体建造时间不详,原名为隐寂寺,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重建后改名大悲寺。乾隆六十年(1795年),再度重修。</p> <p class="ql-block">龙泉庵为八大处第五处,又名龙王堂,位于翠微山大悲寺西北部,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寺庙整体朝东,为二进式院落。</p> <p class="ql-block">  三山庵为八大处的第三处,位于翠微、虎头、卢师三山之间,灵光寺东北部,俗名麻家庵。</p> <p class="ql-block">  香界寺为八大处第六处,原名为平坡寺,位于翠微山龙泉庵西北部,创建于元代,明洪熙元年(1425年)重建,并更名为大圆通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再度重修,赐额圣感寺。乾隆十三年(1748年)再修后改为香界寺。香界寺是八大处的主寺,也是八大处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寺庙。香界寺殿宇为五进式,依山而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藏经楼。</p> <p class="ql-block">  八大处传说按主题又分为主题为惩恶扬善的“招仙塔的传说”“金马驹的传说”“关老爷斩虎的传说”“关老爷大战火龙王的传说”;主题为歌颂美好爱情的“圣水井与情人柏的传说”;主题为改造自然、共建美好家园的“关公劈山引水的传说”“夏夫人施粥救百姓的传说”“傻汉子摔盆生千树的传说”;主题为帝王轶事的“金鱼池的传说”“卧龙松的传说”“香妃魂飘香界寺的传说”等。其中“卢师山和大小青龙的传说”因有碑文典籍记载而尤为出名。2021年,八大处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p> <p class="ql-block">2024.10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