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推进中小学新质课堂建设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理念引领与培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组织学习活动: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新质课堂”相关理论的学习活动,如专题讲座、研讨会等,邀请专家深入解读“新质课堂”的内涵、特征和意义,帮助教师理解其核心要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开展校本培训:以校为本,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通过集中培训、分组研讨、线上学习等多种方式,让教师深入学习“新质课堂”所倡导的“三以”“三新”“三重”等理念,即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评促学;新教学设计、新教学方式、新教学手段;重兴趣培养、重问题解决、重思维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二、教学实践探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鼓励创新教学方法:支持教师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情境教学法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优化教学设计:引导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进行创新,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系统化和整合性。例如,可以打破学科界限,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让学生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评价体系改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摒弃传统的单一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加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学习档案袋等方式,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对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变化进行动态评价,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教师专业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开展教学反思与交流:鼓励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自己在“新质课堂”建设中的经验和不足,并通过校内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案例分享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组织教学竞赛与观摩:举办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如优质课比赛、教学基本功大赛等,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外的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借鉴其他学校和教师的优秀经验和做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技术支持与资源整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平台、教育软件等,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堂上则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探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例如,邀请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等走进校园开展讲座、指导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