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八咏楼

【流梦~】

<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9日 星期日 晴</p><p class="ql-block"> 冬日暖阳,适逢周末。某人说带我去古子城逛逛金华文庙。古子城去了N次了,文庙倒是没去过。于是我们准备从彩虹桥去古子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剧透剧透</p><p class="ql-block">八咏楼里多了许多高科技</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风景美美,年味浓浓!</p> <p class="ql-block">  路过八咏楼,就准备去登登八咏楼。记得上次去了登八咏楼时还是陪儿子去的呢。现在可以免费登八咏楼,当然不会错过,看看里面有啥变化。</p> <p class="ql-block">  八咏楼原名玄畅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八咏街中段,处于古子城城垣遗址西南角,选址是旧时金华的至高点。</p><p class="ql-block"> 八咏楼始建于南朝齐隆昌元年(494年),由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时任东阳郡守的沈约主持建造,建筑在南宋、明万历等时期屡次重建,现存建筑为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重修。</p><p class="ql-block"> 八咏楼坐北朝南,建于高8.7米的石砌台基上。共四进,依次为楼阁、前厅、二厅和楼屋。八咏楼又被称为"诗楼",沈约、严维、李清照等诗人都曾登楼赋诗。南朝齐隆昌元年(494年),东阳郡太守沈约作《登玄畅楼》。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作《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p> <p class="ql-block">登高望远</p> <p class="ql-block">  幸遇导游讲解:</p><p class="ql-block"> 江山胜迹、两浙名楼。八咏楼坐落于金华城南一隅。远望南山连屏,近观双溪蜒流,背倚的则是金华古城千年之胜景。自南朝建楼至今,八咏楼历经了隋唐置婺州、两宋繁盛、明清隆兴。它是金华人文建筑的典型代表,更是金华城市发展的见证者。</p><p class="ql-block"> 八婺首府</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金华府婺州辖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称八婺。金华府城是浙江中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八婺首府。</p><p class="ql-block"> 金华府城素有“东南部鲁,文物之邦”的美誉。在悠久历史长河中,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如金华子城、八咏楼、天宁寺、城隍庙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依山傍水的金华古城,名楼众多,其中以八咏楼为杰出代表。南齐隆昌元年(494),东阳郡太守沈约登楼并赋诗八篇,后称"八咏"诗。自古亦多有文人登楼望远,赋诗咏怀。沈约、李白、白居易、黄庭坚、苏轼、李清照、赵孟類、王世贞、林则徐等名家为之赋诗,传唱至今已逾百首。诗歌中的八咏楼,堪与王勃的滕王阁、崔颢的黄鹤楼、范仲淹的岳阳楼相媲美,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传不朽。</p> <p class="ql-block">  自南朝沈约建八咏楼以来,江山胜迹,代代相传。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英雄人物慕名前来,登楼临风,不绝如缕,为八咏楼注入了厚重的人文内涵。脍炙人口的隽永诗篇、古色古香的金石碑铭、浩气长存的英雄事迹,赋予八咏楼独特的文化品格。历经千年,依然闪耀着璀璨的人文光芒。</p> <p class="ql-block"> 巾帼文教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为北宋文学家李格非之女,其夫为北宋宰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夫妻二人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著有《金石录》。金兵入据中原后,赵明诚病死,李清照流落江南。绍兴四年(1134),李清照避居婺州,投靠时任婺州知州李冠(赵明诚妹婿)。</p><p class="ql-block"> 当她登上八咏楼、望着一江春水,身世浮沉之感,涌上心头,赋下《题八冰楼》,这是她感怀咏史的代表作。《武陵春》是她在金华的又一代表作,词境悲苦,感人至深。</p> <p class="ql-block">  朱大典(1581-1646),字延之,号未孩,金华白沙乡长山村人。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覆亡,福王朱由崧于南京登基,史称南明,朱大典召为兵部左侍郎。清军南下,福王被擒,朱大典退守金华府城。清顺治二年(1645),鲁王朱以海监国,命朱大典辖金华、兰溪等县,领导浙西的抗清力量。</p><p class="ql-block"> 忠烈千秋</p><p class="ql-block"> 顺治三年(1646)三月,清兵围攻金华,朱大典据城固守,誓不投降,终于寡不敌众。城陷前夕,朱大典召集家人、幕僚三十二人,围坐指挥部﹣一八咏楼的火药库旁,点燃炸药,以身殉国。</p><p class="ql-block"> 朱大典的英雄气节,感天动地,乾隆四十二年赐谥"烈愍公",入祀忠烈祠,并在城内建"表海崇勋"牌坊。</p> <p class="ql-block">碑林</p> <p class="ql-block">桐树门遗址</p><p class="ql-block"> 据《(康熙)金华府志》记载,桐树门为金华子城城门之一,在星君楼(八咏楼)下。子城共四门,东为熙春门,南为保宁军门,西为桐树门,北为金华门。</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八咏楼,我们沿着八咏街继续闲逛。</p> <p class="ql-block">  休文井位于八咏街中段北侧,八咏楼东约45米处,建造年代不详,金华市级文物保护点。该井因与修建八咏楼的沈约(字休文)有关,故名休文井。据光绪《金华县志》载:"戚志:在府学门墙东相传沈约(字休文)为郡守时乘驴入井而故名。"因休文井位于"府学"前,是古代"府学"的饮水之井,哺育了千千万万怀有状元梦的莘莘学子,所以民间又称其曰状元井。</p> <p class="ql-block">  黄宾虹故居于2013年对外开放。目前陈列馆内分四个展厅,通过照片、作品、文字、书籍、多媒体等方式向参观者介绍黄宾虹的生平与成就。</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黄宾虹故居,我们继续沿着八咏街欣赏美景。</p> <p class="ql-block">  八咏街是位于古子城南城垣遗址与飘萍路之间的一条东西向传统商业步行街。清光绪《金华县志》称南街,又称黑街巷,为原婺州古城的闹市街道,全长约660米,宽3-8米,内有状元坊、育婴堂旧址、徐家古里等清乾隆、道光历史建筑。八咏老街现已成为古玩一条街,两侧的仿明清建筑再现历史风貌,整条老街都是经营古玩字画、木雕、玉石、钱币、工艺品等的店铺。</p> <p class="ql-block">  栏路井位于八咏街的最东端,正名为瑞安井,这一带古名叫瑞安坊,在明代的《戚志》中就有关于瑞安井的记载。拦路井对街巷起到了有效的管理和保护作用。同时,拦路井的蓄水功能对八咏街周边的木结构建筑起到了公共消防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逛逛古子城,品尝品尝刚出炉的金华酥饼,美味!</p> <p class="ql-block">落日余晖</p>